三位諾貝經濟學家獎得主推薦《解讀中國經濟》

《解讀中國經濟》|

關於作者

林毅夫,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曾在世界銀行任職,是世行歷史上第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具有深厚的西方經濟學素養,論文引用率在華人經濟學家中名列前茅。同時,他長期研究中國改革,對中國經濟的內在運行機制有著獨到的見解,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福格爾認為是最有資格解讀中國奇蹟的人。

三位諾貝經濟學家獎得主推薦《解讀中國經濟》

關於本書

本書是林毅夫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全面覆盤。他曾在北大開設了一門廣受好評的課程,叫做中國經濟專題,覆蓋範圍十分廣泛,從中國在前現代社會的經濟成就,講到工業革命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發生的“李約瑟之謎”,再到近代的落後,社會主義革命和趕超策略,最後到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對改革前景的預測。林毅夫去世界銀行擔任副行長時,將這門課的內容整理出書。在2014年再版此書時,增補了數據,並命名為《解讀中國經濟》。

核心內容

中國在1978年前實施趕超戰略,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但也使人民長期掙扎在溫飽邊緣,促使鄧小平反思並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判斷,推動了改革開放。中國的漸進式改革不被西方經濟學家看好,但符合自身的資源結構和比較優勢,實現了長達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雖然目前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仍存在多項有利條件,把握好這些條件,中國經濟至少還有高速增長到2030年的潛力。

一、如何評價趕超戰略?

新中國剛建立時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為了快速轉變成一個先進的工業國,國家領導人借鑑了蘇聯經驗,實施趕超戰略,以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為核心。林毅夫認為,發展中國家希望趕超發達國家是一個非常合理的願望,但是,要在這些國家發展重工業,不能依靠市場的力量,必須依靠政府的干預,因為重工業資本高度密集,先期投入高,建設週期長,關鍵技術和設備還需要從國外進口,而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資本短缺的問題。因此,實施趕超戰略,需要政府壓低原材料價格和工人工資,使得辦企業的成本下降。為了維護這些企業的運轉,國家還必須想辦法提高它們的利潤,讓企業積累資金,進行下一步的投入。為此,國家將企業國有化,給予企業壟斷地位,保證它們獲得高收益,還對企業進行直接干預,剝奪自主決策權,由國家計劃安排生產,將資源最大化地動員起來用於工業發展。

用經濟學的眼光看,這套制度安排對市場和價格造成了扭曲。林毅夫把這樣一套制度安排總結為“宏觀上扭曲價格信號,行政上計劃配置資源,微觀上剝奪企業自主權”的三位一體的體系。從1953年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到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在這套體系中進行的。在這段時期,有一半的基礎投資用在了重工業,工業產值提高得很快,到1978年已經接近50%,產業結構也非常接近發達國家。工業快速發展最明顯的證明,就是我國在60年代試爆了原子彈,在70年代衛星上了天。

當然,這種拼盡一切資源追求逆襲的打法肯定有很多不利後果。比如說,重工業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不能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因此既不能轉移農村的剩餘勞動力,還要將城裡的待業知青下放到農村去,人民的生活水平長期沒有提高。對此,林毅夫有一句精妙的總結:改革開放前的經濟,不是以人為本的經濟,而是以原子彈和人造衛星為本的經濟。

三位諾貝經濟學家獎得主推薦《解讀中國經濟》

二、中國經濟為什麼能實現長達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

中國在改革開放前優先發展重工業,成功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但是,這種重積累、輕消費的發展戰略付出了沉重代價,成為了後來改革開放的導火索,推動鄧小平反思,並作出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著名判斷。

眾所周知,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界並不看好中國的改革。他們認為,中國的漸進式改革不徹底,採取計劃和市場並存的雙軌制比完全的計劃經濟還糟糕。當時,俄羅斯、捷克、波蘭等國家,採取了西方經濟學家激進改革方案,實施快速、全面的私有化和市場化。經濟學家預言,這些國家在渡過經濟短暫下滑的過渡期後,會實現快速增長。然而,事實卻是這些國家改革後的經濟出現了長期疲軟,和中國經濟的持續強勁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

林毅夫提出了一個比較優勢理論來解釋這個謎團。他的理論建立在兩個概念上,第一個叫做要素稟賦結構,另一個叫做自生能力。要素稟賦指的就是一個國家天然擁有的各種資源,像是資本、勞動力、土地、礦產等等,而要素稟賦結構就是這些資源相對的比例。對這個概念有一個簡單化的理解,那就是一個國家中的資本和勞動力的比率,因為這兩種是最常見、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它們的比例可以簡單扼要地勾勒出一個國家的要素稟賦結構。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的關鍵,是發展和本國要素稟賦結構符合的產業,這樣才能在競爭中擁有比較優勢,而通過強行趕超建立起來的企業,會缺乏自生能力。

林毅夫認為,西方經濟學家之所以預測失敗,是因為他們的理論建立在發達國家的經驗上,沒有意識到在計劃經濟體中通過政府幹預建立起來的企業沒有自生能力,像離不開保護罩的苗子,這個罩子就是通過政策扭曲的價格環境,如果貿然把這個罩子揭開,一步從計劃經濟跨越到市場經濟,會造成大量企業破產和大規模失業,導致經濟崩潰和社會動盪。而中國改革採取的是慢慢消化歷史負擔的方式:一方面,對那些不符合資源稟賦結構但對國計民生影響重大的企業,繼續給予必要的保護,逐步從計劃向市場並軌;另一方面,將自由市場機制引入到可以充分發揮中國勞動力優勢的產業,符合中國的資源稟賦結構,結果就是充分激發了比較優勢,催生出大量具有自生能力的企業,成就了中國製造和世界工廠的奇蹟。

三位諾貝經濟學家獎得主推薦《解讀中國經濟》

三、中國經濟還會繼續高速增長嗎?

近些年來,認為中國增長不可持續的聲音越來越多,這個現象的背後,是中國經濟增長從2010到2013年持續減速了四年的現實,這在改革開放後還是第一次出現。林毅夫則認為,中國經濟仍然有著高速增長的潛力,如果合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中國經濟平均每年8%的增速至少可以持續到2030年。

首先,他明確反對中國經濟下行是內部問題的這種觀點,認為這個趨勢是國際環境不景氣導致的。

其次,面對國際經濟形勢的不景氣,中國必須轉向內需,特別是投資。作為一箇中等收入國家,中國存在很多高質量的投資機會。比如說,中國的基礎設施跟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環境問題也急需改善。林毅夫估計,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比重不算高,而且中國地方政府借債主要為了投資,因此淨負債相對更低。此外,中國還有民間儲蓄率高、外匯儲備充足這兩項優勢,這也使政府有能力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最後,中國還存在許多產業升級的機會。中國現階段積累了過去根本不敢想象的資本量,同時,勞動力也變得越來越稀缺,意味著中國資源稟賦結構在不斷向發達國家靠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認清每一個階段的比較優勢,更新發展方向。比如說,從原來的引進技術到現在鼓勵自主創新,不斷向產業鏈上游移動,積累更多的資本,通過發展、升級、發展、升級這樣一種迭代過程,實現將人均資本量提升到發達國家水平這樣一個目標。

金句

1. 當林毅夫站在江邊,聽到那滔滔的水聲,不禁發出了“大丈夫若不像李冰父子為後世子孫千萬年之幸福,貢獻一己之力量,實在有愧此生”的感嘆。

2. 改革開放前的經濟,不是以人為本的經濟,而是以原子彈和人造衛星為本的經濟。

3. 通過政府幹預建立起來的企業沒有自生能力,像離不開保護罩的苗子,這個罩子就是通過政策扭曲的價格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