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看完往期的極簡藝術史,萃花嚇了一跳,原來我寫了花鳥、山水(還連寫3期),連冷門的界畫都寫了,竟然唯獨落下了中國畫三大畫科裡出現最早的人物畫!

如果你早就發現了這一點,請千萬相信,萃花只是單純地記性不好,絕對沒有歧視人物畫的意思,這不是乖乖來補功課了。按照慣例,還是先來看圖。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新石器時代萌芽

人物畫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還沒有青銅,當然也沒有絹帛、紙筆,人們只能在陶器上進行“繪畫創作”,稱為彩陶。

最早的人物畫雛形,就出現在彩陶上: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上,可以看到一張充滿現代抽象風格的人臉;青海孫家寨墓地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上,有5個一組手拉手跳舞的小人。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人面魚紋彩陶盆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舞蹈紋彩陶盆

雖然造型極其簡單,但人們已經有意識地想要把一些畫面記錄下來,而且開始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維概括能力。

先秦誕生,線描出現

時間從原始社會來到階級社會,更為明確的社會分工讓專業從事繪畫成為可能,出現了畫家(當然那個時代叫畫匠或者畫工更合適)這個職業,隨之而來的是繪畫技巧的提高。

真正意義上的人物畫就誕生在這個時期。據史書記載,商王武丁曾經讓人把他夢中夢到的宰相畫出來,並“按圖索驥”尋找那位能勝任宰相的賢才。不過“通緝令”今天肯定是看不到了,目前現存最早的人物畫,是下面這兩幅充滿幻想色彩的戰國帛畫。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戰國 人物龍鳳帛畫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戰國 人物御龍帛畫

可以看出,至少從戰國時期開始,線描已經成為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

漢代蓬勃發展,繪畫載體擴展,線描、構圖能力提升

漢代是人物畫蓬勃發展的時期。一方面繪畫的介質空前豐富,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漆畫、帛畫、墓室壁畫等各種繪畫形式,幾乎都以人物為主要題材。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漢代畫像磚

另一方面,線條、色彩、構圖這些繪畫基礎要素已經初步成型,即使仍未脫離稚拙、也不夠精緻,卻為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人物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打虎亭漢墓壁畫線條流暢,色彩豔麗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馬王堆漢墓T型帛畫局部,構圖極為複雜

魏晉南北朝走向成熟,系統化、理論化

人物畫擺脫稚拙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以顧愷之為代表的一批文人士大夫參與到繪畫中來,不僅開創了“高古遊絲描”的線描技法。留下了《女史箴圖》《洛神賦圖》這樣的千古佳作。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東晉 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東晉 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

更重要的是,他們從繪畫實踐中總結出了系統的審美觀念和繪畫理論。《畫論》《敘畫》《畫品》等理論著作都誕生在這一時期,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當屬南朝謝赫的《畫品》。

謝赫在《畫品》中提出的“六法論”是一個初步完整的繪畫理論體系,在此後一千多年的時間裡,都成為鑑賞繪畫作品的重要標準。

“六法”指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

另外,由於佛教的廣泛流行,佛教畫成為魏晉南北朝人物畫的重要題材。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北魏 敦煌壁畫第257窟

隋唐五代鼎盛,政治紀實、大家頻出

唐代是封建社會的頂峰,同樣,人物畫也在唐代前後迎來發展的鼎盛時期。吳道子、閻立本、張萱、周昉、顧閎中、周文矩,基本上那個時代我們能叫得出名字的畫家,都以畫人物著稱,而且各有建樹、風格各不相同。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唐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局部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

吳道子長於白描,張萱、周昉擅長仕女,顧閎中精於描摹人物神情意態,周文矩首創戰筆描,至於閻立本,則是重大政治事件的御用“攝影師”。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五代 周文矩《文苑圖》

初唐時期,人物畫經常參與到政治事件中,承擔政治紀實功能,我們熟悉的《步輦圖》《職貢圖》放在今天大概就相當於記者發回的現場照片。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唐 閻立本《步輦圖》

兩宋轉折,風俗畫、簡筆畫出現

人物畫在宋代出現了兩個重要轉折。一是題材上突破了以道釋、宮廷貴族、歷史人物為主要描繪對象的傳統,開始出現耕織、漁牧、村醫、貨郎、嬰戲等平民階級的生活場景和社會風俗,並誕生了被稱為中國風俗人物畫高峰的《清明上河圖》。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宋 王居正《紡車圖》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宋 蘇漢臣《冬日戲嬰圖》

二是表現手法上,出現了寫意的簡筆水墨畫。人物畫(或者說中國繪畫)從誕生到宋代為止,一直都在解決怎樣畫得像也就是寫實的問題。到了宋代,大概是寫實已經發展到了極致,一些畫家開始尋求突破,從追求“形似”轉向“神似”。

南宋梁楷的簡筆水墨畫就是典型代表。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宋 梁楷《李白行吟圖》

元、明、清衰微,仿古風盛行,西洋畫法傳入

元代時社會動盪加上文人畫興起,山水畫成為主流,人物畫迅速衰落,並從此一蹶不振,一路衰落到晚清。元代流傳下來的人物畫作品,多以“仿古”為主,倒是民間繪畫大放異彩,尤其是山西永樂宮的道教題材壁畫,可以與敦煌壁畫相媲美。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元 趙孟頫《紅衣西域僧圖》筆意仿唐代閻立本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山西永樂宮壁畫

明代以人物畫著稱的有明四家中的唐寅、仇英,以及被稱為“三百年來無此筆墨”的陳洪綬。不過他們的畫作仍然以歷史題材為主,且技法上要麼學唐代,要麼學兩宋院體,要麼師法魏晉,仍然脫離不了“仿古”。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明 唐寅《王蜀宮妓圖》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明 陳洪綬《戲嬰圖》

明朝末年,利瑪竇來華,西洋畫首次傳入中國,明末畫家曾鯨吸收了西方肖像畫的畫法,開創了肖像畫風格的波臣畫派。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明 曾鯨代表作《王時敏像》

這種國畫技法融合西洋肖像畫畫法的創作方式,到了清代,隨著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的加入,更為成熟完善,成為人物畫創作的主流。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清 郎世寧《心寫治平》

乾貨分享——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史

清 冷枚《春閣倦讀軸》

來互動啊

看了歷朝歷代的人物畫,你最喜歡哪種畫風?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可以任意選擇一個朝代的畫家為你畫像,你會選誰呢?

更多內容,請關注”藝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