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糉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而南北方的端午節卻有很多差異,正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粽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端午節,南方和北方的不同習俗:

1、吃粽子

首先是粽子的不同,南北方飲食文化一個顯著的差異就是“南甜北鹹”,但是南北方的粽子卻突破了這個樊籬,南方吃鹹粽、北方吃甜粽。

南方粽子形狀多姿——三角形、火炬形、錐形、方形,外表的玲瓏就先吊足了吃貨們的胃口。南方粽子餡料豐富,完全可以和北方的水餃相媲美,如鮮肉、火腿、臘肉、蛋黃等,鹹味是南方粽子主打,早上來個鮮肉蛋黃粽,吃兩個還是會意猶未盡。

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粽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粽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北方人也愛吃粽子,粽子蘸白糖,甜甜糯糯,十分可口。平時超市裡粽子就持續供應,到了端午節,各種各樣的蜜棗、豆沙、八寶粽子,更是一夜之間充斥市場,選擇多多。

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粽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2、南船北馬

我國自古有“南船北馬”之說,南方端午賽龍舟,北方則有踏柳賦詩的習俗。古時,每當端午來臨,北方的地方官府都會邀請城中士大夫騎馬至郊外,宴飲賦詩,紀念屈原,這種活動被稱為“踏柳”。發展到現在,端午踏柳吟詩的習俗在北方依然存在,有些地方會舉行大規模的端午愛國詩文活動,大家聚集在一起吟誦詩文,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粽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3、辟邪的方式不同

南方:插艾條,搶龍水

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這是南方的過節習俗,目的是辟邪。以往汨羅江畔的居民,還有“搶龍水”的風俗。村民們挑著水桶,來到汨羅江邊搶水,誰搶到第一桶水,用這桶“龍水”洗頭,頭髮就會變得更好,洗臉能達到明目的效果,給孩子們洗澡還能驅邪。

北方:佩戴五毒銅錢

端午節北方有佩戴鍾馗祛五毒銅線以辟邪的習俗,不過現在逐漸被小孩子五毒肚兜的習俗替代。有的地方流行姑姑姨姨送,有的地方流行祖母或外祖母送。

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粽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五毒肚兜顏色鮮紅,上面繡著蜈蚣、蠍子、蛤蟆、老鼠和蛇五種毒物,據說可以驅毒辟邪。

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粽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五色絲線也是人們端午辟邪的一種方式,將紅黃藍等五色絲線編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腳腕上,美觀精緻。

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粽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而在亳州一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炸糖糕,在門上插上艾草以招福去邪。

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粽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粽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粽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也許,端午食粽,樂趣不在於吃。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談笑風生,已經成了端午節最流行廣泛的活動了。

端午節!如果你只知道吃粽子,屈原都要被氣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