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古風長詩:屈原

古風長詩:屈原

屈 原

劉建樞

公元之前三百年,戰國爭雄起狼煙。

趙武靈王習騎射,聲威名動雁門關。

天恐失衡文武道,羋姓屈氏誕屈原。

集體歌唱連獨創,一代詩祖耀楚天。

敏而好學人聰慧,博聞強記辭令嫻。

相承未失風雅頌,風騷從此開新篇。

九歌宗祖英雄跡,山川神祇喻自然。

憂世傷時嘆愁苦,蕩志愉悅思賦閒。

九章涉江思美人,哀郢懷沙不了情。

惜誦抽思惜往日,橘頌品德悲回風。

日月星辰詢天問,陰陽神話何構成?

追求真理需探索,漫漫修遠求可行。

何獨文化舉巨擘,人格規範冠一生。

幼時居住樂平裡,自小即得好名聲。

古風長詩:屈原

出身貴族無自傲,家教有方知憫窮。

不是懷王偏信任,初仕便能正視聽。

左徒即任方弱冠,遠見契約齊楚盟。

反壅舉賢禁朋黨,賞罰分明重農耕。

改革立法祛時弊,泱泱楚國趨振興。

小人女子一己利,無能偏能嫉賢能。

商於有惑六百里,懷王遭蒙遠屈平。

蘇秦拜相結合縱,張儀施法促連橫。

靳尚子蘭聯後室,掩跡向秦兩用兵。

八萬命住黃泉去,敗軍之將囚秦營。

亡羊補牢未為晚,良臣一人媲干城。

重用屈原好齊楚,仰嗟模稜難成功。

黃棘結盟約秦楚,屈子冤枉驅離郢。

熊槐自負入咸陽,索地未果一命亡。

空令左徒生嗟嘆,王命當是國之殤。

昏庸人生昏庸子,當時便宜楚襄王。

失和復失五萬眾,強秦豪取十六城。

懷王命隕三年整,舉國迎葬如父兄。

非是楚無英雄漢,實乃君王太平庸。

襄王六年接秦信,欲與楚國決雌雄。

熊橫軟弱不思戰,謀劃割地保和平。

三閭大夫閒差事,為國敢將直言傾。

虎狼之國最貪佞,既忘先王即不忠。

子蘭唯恐生威脅,二次流放嘆零丁。

行吟澤畔遇漁父,嗟其落魄枯槁形。

伶俐原可解憂困,問爾何不佐王廷?

子曰眾醉吾獨醒,舉世皆濁吾獨清。

漁父心悲言相勸,隨波逐流可偷生。

屈子怒不同凡鳥,寧死不作曲意迎。

懷瑾握瑜誰能見?正冠振衣志從容。

漁父無奈拍舷去,滄浪濯足亦濯纓。

奸佞當道氣數盡,江山危在飄搖中。

願以一死警後世,求索窮途兩無終。

三朝元老兩昏君,冤哉悲乎屈子魂;

子蘭不忠鄭袖亂,冤哉悲乎屈子魂;

蘇張連橫還合縱,冤哉悲乎屈子魂;

端午申遺何從去?冤哉悲乎屈子魂!

干將自毀國運敗,教人如何不思君?

敢於一死報社稷,教人如何不思君?

楚辭離騷懸日月,教人如何不思君?

節操彪炳同橘頌,教人如何不思君?

抱石懷沙汨羅江,激起國人淚千行。

嗟爾好人多薄命,唏噓斯日正端陽。

自此歲歲有相供,文化節日綿延長。

蘆葉糯米青白配,正氣昭然可流芳。

五彩絲絨力柔韌,縛住蒼龍不令狂。

千舟競發大江裡,告慰英魂莫彷徨。

詩詞歌賦孰作主?騷客感懷祭華章。

屈子一去不復返,宋玉唐勒綻螢光。

問誰驚動漢司馬?瑾玉比潔悲吊湘。

莫道詩心無承繼,李白浪漫標盛唐。

此生願做汨羅鬼,一片丹心文天祥。

應憐楚地有楚騷,猶如手執殺人刀。

艾蕭太盛淑蘭少,一躍衝向萬里濤。

文章自古天下事,最是難得葆情操。

文章自古天下事,興衰待看風向標。

文章自古天下事,中心思想佐王朝。

文章自古天下事,振聾發聵嘆離騷。

橘樹滋蘭涵若冠,洞庭風雨九凝高。

休雲萬苦醒無解,雄黃美酒酹滔滔。

休雲身後無人問,祠廟墓崗共仰韶。

碧血千載豔如玉,五月猶撼楚江潮。

詩詞歌賦俱懷溯,香草美人亦妖嬈。

桂舟艾草微吟遠,告慰神州盡舜堯。

劉建樞:筆名“一牛”、“歌行”。上世紀七十年代從事“知青新聞報道”,而後歷經行政.事業.企業部門,並具體在醫院.機關.廠礦.學校等部門工作過。愛好文學,尤喜詩詞,結集出版過詩文集“沂河村軼事”及合編出版過“沭陽方言”。詩詞長篇歌行及小令尤多,寫史.計貶,諧趣多風格,在縣市國家級刊物上均有發表。現為江蘇省詩詞協會會員,地方非遺項目傳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