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里外的十年青春

五百里外的十年青春

7月5日,“走出杨凌看示范”全媒体采访团就跟随着翟梅枝教授的足迹,来到了被誉为“核桃之都”的商洛市,一起见证了了翟梅枝教授的“小肩膀”如何扛起了商洛核桃这个大产业。

五百里外的十年青春

五百里外的十年青春

2007年是商洛核桃产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这一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式在这里建立了核桃试验示范站。“刚建站的时候我们示范推广工作真的很难,农民虽然很需要新品种、新技术,但是他们却舍不得锯老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决定采用高接换优的方法改良当地核桃品种。”翟梅枝说,所谓高接换优就是保留原有核桃树主干,以嫁接的方式改良核桃品种,以达到连续丰产及抗病的效果。

五百里外的十年青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核桃树高接换优技术在当地一试用就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嫁接后的核桃树当年就能挂果,次年就能丰产。今年42岁的王峰栽植着6亩核桃园,他也是商洛市第一批接触到翟梅枝教授高接换优技术的种植户,勤学好问的他很快就掌握了这项技术,并在当地组建起了专业的嫁接队,做起了杨凌科技的“二传手”。“高接换优技术对核桃产业提质增效非常明显,掌握了这项技术后,我们嫁接队不光为商洛当地的种植户进行服务,甚至将这项技术传递到了河南、湖北等地,我们嫁接队队员年收入都能达到了4万元以上。”一提起高接换优技术王峰就赞不绝口。 十年间,翟梅枝教授及她的团队通过“带着农民看,教会农民做干”的方法,在优良品种选育、施肥试验、丰产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商洛地区核桃种植户“趟”出了一条标准化高效栽植的新模式。在杨凌科技的带动下,商洛核桃也因其产量高、口感佳、商品性好等特点被国内外越来越多人认可。

目前,商洛市95%以上的人口都在从事核桃产业,示范推广面积达到了326万亩,年产值达到了28亿元,商洛核桃产业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商洛核桃发展辉煌成就的背后也彰显出了杨凌农业科技“产学研”推广模式的华彩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