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夯实基础 净化村庄 培育乡风

一排排整齐的小楼房坐落有致,门前院后打扫得干干净净,鸟鸣鸡叫,风景秀丽,一派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画卷......

西秀区:夯实基础 净化村庄 培育乡风

这里是西秀区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西秀区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保留村寨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按照“山水名城、特色乡镇、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统一规划、合理改建,坚持一村一特,一特一景,确立“产业带动”、“生态旅游”、“精品可塑”、“特色文化”四个类型,按照普及版、提高版、升级版三个档次分类分步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实现全区193个行政村全覆盖。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风文明和民主管理日益提高,有效推进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西秀区:夯实基础 净化村庄 培育乡风

夯实基础:立足地域特色,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一是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保护中开发和建设,在传承中创新,在保护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特色民居等传统建筑的同时,按照古朴、实用、和谐、自然的原则,同步开展道路维修、文化活动广场新建、房屋立面改造、产业机构调整等工作。二是积极整合“六项行动计划”项目资金4.02亿元,建成“美丽民居”640栋,硬化通组(寨)道路344.93公里,人行步道111.97公里,普通桥梁5座,活动场所11.2万平方米、排污沟3.7公里、公厕8座、休闲亭16个、风雨长廊5个、寨门4个、文体设施1个、堰塘4个、小型水利工程6个,太阳能路灯2369盏、护栏1337米、垃圾箱32个、果皮箱45个,绿化1.2万株,实施农村水利项目35个、电网建设项目13个、通信网络全覆盖项目12个。三是投入资金8000万元,建设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配备垃圾车、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实现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系统全覆盖。投入资金4.6亿元,分期建设全区14个乡镇360座村级污水处理站。目前已建成轿子山、旧州、大西桥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鲍屯、九溪等11个村级生态污水处理站。

西秀区:夯实基础 净化村庄 培育乡风

净化村庄: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助力脱贫攻坚

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和各级力量的帮扶作用,西秀区把当前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丽乡村等工作结合起来,重点对“四清”工作(“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墙”、“清庭院”)、“四化”工作(“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体流域治理、户外广告治理、危房改造、改厨改厕工作等整治。各乡镇、各村(居)、各自然组组织各村(居)支两委干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农户及“一村七岗”,区直各单位包保干部、连户干部、突击队员、攻坚队员,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村级大扫除活动,整治村寨大环境,打扫农户房前屋后、室内、院落卫生,

教育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落实“门前三包”责任,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群众的自主意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中来,营造全区干群齐心、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西秀区:夯实基础 净化村庄 培育乡风西秀区:夯实基础 净化村庄 培育乡风

培育乡风:加强移风易俗和典型引领,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示范引领,点连线,线成面,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发展。对大西桥中所村、鲍屯村、旧州甘棠村、黄腊龙青、杨武民族新村等示范村进行升级打造,挖掘特色亮点、提炼文化内涵;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机制,加大农村滥办酒席、铺张浪费、迷信活动、黄赌毒等突出问题的宣传教育、整治打击力度,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和舆论监督。深化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和“最美家庭”“十佳慈母”“十佳贤妻”“十佳孝女”评选活动,全面启动“美丽农家”“、“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激活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细胞。开展“明礼知耻 崇德向善在农村”主题活动。充分利用道德讲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积德榜、乡贤榜等宣传阵地,以“道德模范基层宣讲、故事会、树榜、建榜”等方式,宣传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着力推进农村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最美基层村干部陈大兴、李承亮,好村民石林珍等荣登“贵州好人榜”、“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在全区广泛宣传学习身边典型,凝聚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各村精神文化传承基因,提炼核心思想,形成一村一个主题,一带一个风貌,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西秀区:夯实基础 净化村庄 培育乡风

通过不断夯实基础、净化村庄、培育乡风,西秀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逐步实现了村寨美向庭院美、民居美到家风美,从整体到局部,从外部环境到内在精神,以点连线,连线成面,全面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发展。

(西秀区文明办 金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