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围绕“AI”构建战略高地,人工智能渐成家电企业布局重点

电器微刊

行业|深度|视角

创新已经成为家电企业应对下行压力的新动力,对于高度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中国家电业而言,家电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将继续收获新的成果,转型和升级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家电企业在保持对材料、核心部件等领域持续创新的同时,也经历了物联网、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等技术的洗礼。2018年,人工智能家电层出不穷,主流企业几乎都有涉足。在人工智能底层技术不断完善的同时,各类前所未有的AI应用技术正在不断赋能家电。

站在AI概念大热的风口上,家电企业纷纷借此东风加快智能化转型,大到人工智能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小到智能音箱、机器人等产品不断涌现。对家电企业而言,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成为核心战略?人工智能家电又是如何改变用户生活?

头条|围绕“AI”构建战略高地,人工智能渐成家电企业布局重点

AI底层技术发展,带动家电科技创新

国外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 Markets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900亿美元。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令大小科技公司都获得一份无限量的创新收益。国外数据公司CBInsights最新的报告也显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启动资金总额中,中国企业占到了48%,而美国企业则为38%。中国初创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已经超越美国。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只是中国科技公司加速创新的热潮,更重要的是,还将推动整个家电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速度。

在长虹AI实验室负责人展华益看来,人工智能发展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3个阶段,当前处于感知智能阶段。现阶段,人工智能将对消费类电子、教育、交通、制造、金融、汽车等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人工智能开始和垂直行业深度融合,面向垂直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具体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家电里的应用更是如此。

“家电行业正在积极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满足消费者需求,打造更为智能的产品。”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表示,“整体来看,人工智能家电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发展成熟度仍不够高,处于应用层面的家电同样很难达到较高的成熟度。”

AI家电上线,加速融入用户使用场景

长虹更是人工智能家电的坚定推动者,如今已经推出了全系产品。长虹CHiQ电视运用了融入远场语音采集和声纹识别的人工智能技术。其中,远场语音采集让声音指令不必通过手机、遥控器输入,只需跟电视机说出语音指令即可,实现了更为流畅自然的交互过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则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模糊搜索。长虹空调不仅有“耳朵”,还有了“眼睛”。长虹Q3Ts人工智能智慧眼柜机是集图像、位置、手势、语音识别四合一体的全智能产品,不仅能听懂用户的话,还能看懂用户的手势,并可以根据用户在房间内的位置来调节吹风的方向;图像识别的应用,让这款空调可以辨别家庭成员,并可切换到关爱模式,避免冷风直吹的潜在危害。长虹旗下美菱冰箱充分结合水分子激活保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让冰箱从被动保鲜变为主动控鲜,从变频控温、智能交互到智慧控鲜,甚至还能帮用户搜寻菜谱。

在目前鏖战正酣的世界杯上,多个球星的进球背景被海信电视霸屏,海信人工智能技术战略也随之更加清晰地呈现。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海信的语音与图像识别技术已经把电视机“操控”提到新的高度。以交互为例,海信推出的世界杯官方指定电视机不仅可以自动识别近千名球员的肖像,还可以根据播放的画面自动判断场景,自动切换到最佳画质呈现。比如识别出正在播放足球比赛,电视机会自动转场到运动显示模式。可以说,海信在AI电视的“操控”上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技术积累。

“海信基于图像识别和大数据技术打造的全场景图搜交互功能,可以做到0.1秒图像识别、多人同步识别、95%主流明星识别和99%的商品识别,开启了电视机图像交互的新时代。”海信集团聚好看CEO于芝涛说,“海信全场景语音交互技术同时支持六大方言、声纹识别、33种人物关系多维问答等高级人工智能语音服务,并首次把人工智能与足球解说结合起来,可以对此届世界杯赛程、比赛时间、比赛结果、球员信息和球队数据等信息做到随问即答。”

除了在大白电和消费电子,AI也在赋能厨电和小家电。智能厨房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所有厨电企业发力的重心,产品的智能化需要紧贴着用户的需求走,为用户提供能够创造价值的产品。老板电器CTO王强认为,AI是家电行业发展的趋势,无论传统厨电还是互联网企业的布局都将人工智能技术当做重点。他认为,智能厨电的重点不应该仅限于推荐菜单、语音交互,要通过深度学习收集用户使用数据、习惯,了解用户的使用偏好,把标准化的菜谱变成用户喜欢的菜谱,通过控制火候的大小、吸油烟机与灶具的联动,达到智能烹饪的效果。据王强介绍,老板电器最新的ROKI智能烹饪系统,主打厨房生态系统,加入可以实时测温的智能锅,感知监测食材温度,助力精确掌握烹饪火候,结合云端算法,综合判断食材的熟化程度,降低烹饪加工的难度。

对于人工智能在家电行业的应用,展华益总结称,目前主要落地在人机交互领域。当前的主流交互方式为语音交互,包括语音识别、远场拾音、声纹识别、语音合成等应用场景,未来可能发展到视觉交互和多模态交互。目前较多的功能性应用主要为电视机的语音识别、声纹识别,冰箱的食品识别,空调的手势识别、人体感知等。技术特点都是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某方面并挖掘用户需求,形成一个实际的功能。

拓邦战略总监刘天喜认为,人工智能将给家电行业带来3个层面的变化。首先,家电设计会从面向单品转变为面向智能系统;其次,人工智能会增强网络效应;最后,加速产品创新迭代的速度。

颠覆家庭生活,AI赋能定义智慧家庭

采访企业普遍表示,AI赋能后的家电,会给用户带来颠覆性的体验和绿色健康的生活。TCL家电集团CTO邵怀荣博士表示,AI用在家电上是一种必然,聚焦在人机交互方面,带来了很多颠覆性的变革,包括操作、控制、检测运行状态等,都会提升用户体验。他以冰箱门开关频次为例,装上传感器,收集用户全天的使用数据、分析频次和喜好,了解用户的使用规律,可以做到节能省电。因为冰箱的工作原理,每次开门都会造成温度变化,而压缩机每次快速运转启动时非常费电,如果能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开门之前提前1小时运转压缩机,就可以做到节能省电。再以空调为例,了解用户使用习惯、家庭环境的温度变化、用户自身对温度的需求,对企业而言就可以更好地设计产品。据介绍,TCL在产品上体现了新的交互方式、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也投资了芯片企业,将人工智能的成果转化应用在C端产品上。大的战略依然是通过“产品+服务”,用创新技术,引导用户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邵怀荣坦言,AI对家电的影响主要是催生了一批新品类,包括智能音箱、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也给用户的交互方式带来了革新,比如语音控制等新奇技术应用。家电企业对AI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交互方式方面。另外,人工智能对行业的“研、产、销”也有影响,比如提高良品率、提升智能制造等,但家电企业在这部分应用的较少。

应用尚不成熟,AI技术有待深度挖掘

展华益认为,家电企业对AI技术的应用整体处于半成熟阶段,比如语音识别已成为当前智能电视的标配,应用非常成熟,而声纹识别、人体感知、手势识别等尚处摸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应用场景。因此,针对核心AI技术,长虹坚持以自主研发为主、对外合作为辅的方针,成立了AI实验室专门从事AI技术的研究工作,结合电视机、冰箱、空调、智能售卖机等产品的需求,在人脸识别、目标检测、声纹、TTS、NLP等方向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采访中多位企业负责人认为,人工智能在家电领域的应用确实有着广阔前景,但说成家电转型的核心技术,则有失偏颇。展华益认为,目前的AI技术只能解决某一个特定的问题,如检测、识别等,真正具备“思考”能力的AI技术还没有出现。这种具备“思考”能力的AI就是所谓的强AI,需要解决推理、常识等关键技术。

邵怀荣表示,虽然人工智能家电提升了用户体验,但体验是个“无底洞”,AI很难替代人类。尤其在模糊处理方面和人类的大脑无法相比,人类的思维很多时候是凭感觉判断,而非线性的思维逻辑。换而言之,AI具备的是逻辑思维,而没有感性思维,只能模拟关于“0和1”逻辑和行为,而人类是有灵性的。

科大讯飞有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人工智能的崛起奠定b 基础,也让中美两国成为世界上既拥有AI技术准备,又拥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构型的国家。目前,核心技术与产业的深度结合,让当下成为AI真正爆发的前夜。但是,家电企业目前应用较多的语音交互也并不完善和成熟。他说:“目前的语音交互在多人对话r 场景下,语音识别率很高,但离实际应用还有一些差距,它在质检、安全等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但是对于人类所希望达到百分之百的识别率来说,还有很多要提升的地方。”

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副教授尹首一表示,家电中的人工智能应该具备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一定的自主决策能力和环境自适应的服务能力等几个特点。以人工智能赋能家电行业的核心应该是“算法+芯片”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就家电而言,在提高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方面,算法和芯片都非常重要,二者必须协同设计才能满足需求。目前人工智能在家电中的应用还非常初级,停留在“增强的人机交互方式”方面,还没有能实现“自然的人机交互”。他强调,要想更好地赋能家电,人工智能算法应该向家电应用场景“迁移”。这里面涉及真实家电应用场景的数据收集问题,也涉及用户的隐私问题。没有高质量的数据,就很难提高真实家电应用场景下的服务能力。

姜风也强调,人工智能不是智能家电发展的全部。她认为,智能家电未来发展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工智能,二是物联网。只有实将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智能家电。这其中人工智能解决的是让机器更聪明、更懂你,物联网则让万物相连,为实现智慧生活打好基础。

也有企业代表坦言,家电企业不能盲目布局AI,只有全方的技术提升,才能保持家电企业在行业领跑及变革者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