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的十大錯誤觀點或應用

一、區塊鏈可以減少環節,所以提高效率

“數字貨幣轉賬比銀行卡支付減少了交易環節,所以提高了效率。”這種觀點廣泛流傳。

先上雙方流程圖:

区块链技术的十大错误观点或应用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銀行卡支付5個參與方,而數字貨幣轉賬只有3個參與方。

但是參與方少不等於步驟少。事實上礦工們代表了超過40萬的礦工,一筆交易每個礦工計算和存儲一次,步驟遠超銀行卡支付。

中國、美國、歐盟比效率,肯定是中美高。可能很多事中國已經幹完了,歐盟還在爭取達成共識呢。分中心與中心化比效率,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二、區塊鏈系統節省成本

“銀行系統投入很大;比特幣系統投入不大。”

假設比特幣系統礦機總數100萬(保守估計),每臺1萬元,整個系統投入為100億。如果我幫你搭建一個支付系統,每筆交易確認需要10分鐘,每秒最多能完成3.5筆交易,我收你1000萬,你肯定得罵我太黑了。而比特幣搭建這樣一個系統花了100億,還在到處宣傳節省成本。

三、不可篡改=真實

區塊鏈用多種技術保證記錄不被篡改,比如比特幣中使用了數字簽名、HASH算法、默克爾樹、分佈式記賬等等技術。但是記錄不可篡改不等於真實,比如我上傳一條記錄“我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我目前沒獲過獎,憑咱這文采,將來……嗯,將來也沒戲,所以這明顯不是事實。但是隻要這條記錄上傳到區塊鏈,區塊鏈就保護它不被篡改。所以不可篡改不等於真實。

四、區塊鏈傳遞的是價值

五、區塊鏈提高跨境支付速度

提到這個觀點的時候,都會拿當前跨境支付系統SWIFT來對比。SWIFT系統產生於1973年,那時候還沒有互聯網呢,歷史積累以及各國外匯管制的原因導致跨境支付通常需要一週或更長時間。其實跟SWIFT系統對比還無法充分體現區塊鏈跨境支付的速度優勢,如果是唐朝的時候一個香港人借了菲律賓朋友一筆錢,想要還錢還得漂洋過海,鑑真東渡日本用了10多年吧?

最近阿里也在蹭區塊鏈跨境支付的熱度,馬雲大大應該問問自己的技術人員,同樣的交易流程,如果用非區塊鏈技術來實現,是不是就慢得像SWIFT一樣?

六、數字貨幣是P2P交易/區塊鏈技術是去中介化的

去中心化不等於去中介化。數字貨幣交易中有一個所有礦工組成的中介。所以嚴格來說數字貨幣並不是P2P交易,是有第三方作為中介的,但是沒有中心。

七、區塊鏈用於知識產權保護

八、雲計算+區塊鏈

雲平臺是一箇中心,區塊鏈布放在雲平臺上,也就是所有的節點都由一箇中心控制,這是一個典型的私有鏈。

九、EOS是公鏈,因為超級節點是全網選舉產生的

EOS是典型的聯盟鏈架構,超級節點是分中心,普通參與者是下一級。但是非要說自己是公有鏈,理由是超級節點是全網選舉產生的。美國總統也是全民選舉產生的,難道美國總統的領導模式是區塊鏈的公有鏈?

十、匿名能增強安全性

直接上圖

区块链技术的十大错误观点或应用

你在這種環境下覺得安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