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同期上升89.52%,如何科学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宁婕

当前我国处于手足口病高发期,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4月份全国报告手足口病116941例,而5月份则快速上升至387135例,可见爆发的速度非常快。

家长们如何在高发期科学地帮助孩子预防手足口病呢?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首先得继续为手足口病疫苗打Call。目前的手足口病疫苗为EV71疫苗,可以预防EV71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绝大部分的重症手足口病是EV71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更重要的意义是防止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其实轻症的手足口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重症的发生,而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6月~5岁宝宝就可以接种EV71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需要打两针,两者间隔一个月。


注意环境卫生和手卫生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而手足口病隐性感染比较高。手足口患者有典型症状还容易识别,但你不知道孩子身边谁是隐性感染者,因此做好环境卫生和手卫生对预防手足口病尤为重要。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三种途径传播,一是粪口途径,二是接触传播,三是呼吸道飞沫传播。

粪口途径是指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粪便可排出病毒,直接或间接接触粪便及其污染物,通过进食食物、喝水把病毒吃入造成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接触患儿的粪便或被疱疹液污染玩具等物品,患儿的口腔分泌物、鼻咽分泌物短期内也可以携带病毒,如果接触了被污染的玩具、毛巾、餐具等用具却不洗手而进食,这样不卫生的环节也可以造成感染。还有直接接触疱疹液,疱疹液就是孩子起的皮疹里面个别会出现疱疹的情况,而且疱疹一旦破溃,里面的病毒含量还是非常高的,它的传染性也是比较强的,一般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粪便排毒量比较多,口咽部、鼻咽部分泌物也有一定的病毒。


此外,手足口病也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高峰期要避免出入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打喷嚏、咳嗽时要掩住口鼻。


婴幼儿期“手—口”接触行为频率非常高,因此平时饭前、便后、外出归家后一定记得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奶具、门把、毛巾等等)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图片来自网络)


悬壶小儿科

1.注射EV71 灭活疫苗

目前我国唯一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是EV71 灭活疫苗,此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因为此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罪魁祸首,所以预防重症病例尤为重要。不管这个重症会不会发生在自己家宝宝身上,接种此疫苗基本上就吃了个定心丸。

2.注意孩子个人卫生

由于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所以在流行期(4到6月),尽量不要带宝宝去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用物要充分洗手,不要吃生食、喝生水。

3.平时注意观察

手足口高发季节,家长平时要多检查宝宝手心、脚心以及口腔有没有异常,量一量体温有没有发烧。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护理。


医声护事

1、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严重类型手足口

EV-A71型灭活疫苗在国内上市已经有些时间了,这种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是属于易感人群,如果要接种要接种家长要记得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疾控中心鼓励家长最好是让孩子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有的家长可能要问了,如果手足口病毒是CV-A16类型的,是不是这个疫苗就不能预防了?答案,是的。那家长又要问了,那为什么现在只研发了预防EV-A71型的疫苗呢?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临床上发现手足口的重症及死亡病例多是由EV-A71型病毒所致。不过以后CV-A16型的疫苗也会研发成功进行上市的。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手足口

我们知道手足口病毒属于肠道病毒,那么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养成,孩子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因此,家长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孩子与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密切接触。特别是幼儿园和学校,务必做好孩子的手卫生工作。

欢迎阅读悟空问答,我是儿科药师梅贰康,专注于儿童用药安全科普多年,我对药品和育儿的解读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期待您的点赞、关注、分享和评论。

儿科药师梅贰康

北京市疾控中心7月4日发布的最新疫情显示,北京市手足口病已处于中高度流行期。今年6月,北京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014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9.52%,比前一月上升114.19%。

家长看到这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会有莫名的担忧,会担心手足口病会波及宝宝。那么,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科学预防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可以通过食物、水、唾液、空气等媒介经肠道、呼吸道或者是皮肤接触在人群中传播,该病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5岁以下宝宝为高发人群,一般是2-5岁的宝宝发病。

手足口病,作为传染病,宝宝还是以预防为主。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家长最少少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玩耍,如果要去玩耍,最好别到处乱摸,并带上湿巾,勤给宝宝擦手,因为宝宝有吃小手的习惯。

家里和幼儿园都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洁,如果幼儿园出现手足口病患儿,应让家长带回,等痊愈了再返校。谢绝手足部患儿来访,也避免去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玩耍;宝宝的玩具和衣被多到户外晾晒。

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让宝宝均衡饮食,别喝生食、生水,应熟食,并多喝温白开;早睡早起,充足睡眠;增加户外运动,使宝宝有足够的免疫力抵御手足口病。


睿爸育儿

北京市疾控中心7月4日发布的最新疫情显示,北京市手足口病已处于中高度流行期。今年6月,北京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014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9.52%,比前一月上升114.19%。


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家长们该如何帮助孩子科学预防手足口病呢?

一,手足口病对孩子们健康危险吗?

手足口病1万个孩子里面可能有4~20个容易被传染上,而真正危及生命的,1万个里面大约有0.6~5个。手足口病是人肠道病毒感染(很多种类型),传染性相对来说是较强的,预防非常重要。所以,手足口病不能掉以轻心,但只要了解其基本的科普知识,家长们也不要太过惊慌。


二,如何科学预防手足口病?

1,哪些人易患手足口病?


任何年龄都 可能感染手足口病,只是表现不一样,严重程 度不一样。成年人表现一个普通的感冒自愈。但该病以5岁以下孩子为主,3岁及以下发病率最高。因传染,具有多种类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可以反复患手足口病。


2,一般预防措施

(1),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特别是大人、孩子都要勤洗手。


(2),不要喝生水,烧开了的水特地凉了可以喝。少吃生冷食物(没有被保护的冷食物),手足口病期间口痛的孩子可以把食物特地的冷却后再吃(防病毒细菌感染)。


(3),在夏秋高发季节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4),孩子的玩具和接触的东西进行定期清洁消毒。

3,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我国研发的手足口病疫苗,专家们推荐接种,效果 较好,一般可以到所在的社区卫生所或疾病控制中心进行咨询或接种。可用于6个月~5岁的孩子,这个疫苗不是可以预防所有的手足口病,主要是针对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接种这个疫苗,发病率可以下降,或发病的严重程度明显减轻,主要是预防严重型的手足口病。


三,孩子患了手足口病,该怎么办?
1,手足口病的表现

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子,发热一般不顽固,大多为低、中热,高热孩子一般退热药效果好。也可有孩子还有咳嗽、纳差、流鼻涕,精神差,偶有腹痛、腹泻但病情轻微等。


2,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或进医院?
(1),普通型手足口病

对于大多数手足口病孩子,一般的实验定检查不是必需要的,即不需要看医生,在家隔离,注意给口痛的孩子饮食冷却后再吃或喝,这样保证儿童的水份充足,发热可以吃点退热药。一般护理得当,7~10天可以自愈,再隔离1周,病毒的传染性大大降低,即至少隔半个月就可以上学了。


(2),重型手足口病
极少数孩子,表现为恶心呕吐、持续高温、精神差、尿少、严重纳差、烦燥、或嗜睡、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发花、口唇紫绀等,及时就医住院治疗,一般这些严重型的患儿尤其易出现在3岁以下的儿童,发病3~5天以内发生,所以前5天家长严密观察病情。

余千兰

预防手足口病:

接种EV71疫苗注意手卫生

由于EV71可造成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病例,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建议6个月到5岁以内儿童接种EV71疫苗,“我们观察到,这个疫苗是相当安全的。一般接种两针,中间间隔4周,保护率可以达到95%,免疫效果可以持续5年左右,建议1岁左右接种,就基本覆盖了最容易出现重症、死亡的年龄段。”

要预防手足口病,手卫生非常重要。徐翼提醒,除了孩子要注意饭前便后清洁双手以外,大人的手部卫生也不能忽略。“提醒家长们,外出回家照顾孩子前,一定要清洁好双手。”

另外,患上手足口病后,孩子应该居家隔离至少两周,“过了两周之后,飞沫里病毒量会显著下降,但是大便中排毒的时间会长达三四周甚至更长,因此处理手足口病患儿的便便要及时,并且要注意清洁。”


大洋网


儿科恩铭

我记得以前我妹小孩也得过手足口。那时候我带小孩回娘家,而我小孩还不到两个月,当时不懂,一听我妹小孩得了手足口,吓得不轻,怕我小孩被传染。恨不得连夜离开娘家,还叫我妹要隔离她孩子,要消毒什么的,把我妹给说哭,说我孩子就宝贝,她孩子就不宝贝,躲她孩子跟躲瘟疫似的。现在想想也许当初换了处理方式,也就不会跟我妹关系闹僵很久了。

不过手足口对于很多父母来说,真的可谓是谈"虎"色变!只因手足口是一种传染病,传播速度之快,让人防不胜防。而且2~5岁是高发人群,对于家有小宝宝的爸爸妈妈来说,宝宝每生一场病,都是一次煎熬。如果我们知道病情的来龙去脉,或许就更能从容应对一些。


手足口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最常见的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手足口是自愈性疾病。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


手足口的症状?

手足口病症初期会表现得与普通感冒类似,像发热、厌食等。之后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每个孩子症状不同,有点皮疹数少,有的多,但基本上都是手足口部位较多。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多数患儿感染症状轻微,多是一周内自愈,预后良好。只有极少数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如何预防?

1. 打疫苗。我国目前市面上有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可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

2. 注意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洗衣物,宝宝的奶瓶奶嘴餐具和玩具等物品也要勤清洗消毒。

3. 注意饮食。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4. 手足口高发季节尽量避免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得了手足口怎么办?

宝宝得了手足口,爸爸妈妈也无需过多担心,不要心慌自乱手脚,方能做好宝宝的护理工作。

其次,做好卫生和衣物用具的消毒工作。宝宝的,大人的,家里的方方面面。

最后,避免宝宝接触其他儿童。


茱小猪

我家大宝在4岁的时候也得过手足口病,是在6月份,当时也很注意卫生的,幼儿园里也没有听说哪个小朋友得了手足口。我们发现之后,又有一例被发现,当年,他们幼儿园一共是两例手足口。

手足口的状态是手掌、脚掌、喉咙处、舌头上有红色的疙瘩,最后溃烂,很疼,吃饭都不方便。当时有专门的医生每天去家里查看病情,监督吃药,大约2周才好。手足口病期间,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就是防止传染别人,一直圈在家里不能外出。


我分析当时得手足的原因时家里买了一只小鸭子,大宝很喜欢,总是和它一起玩。小鸭子身上带着手足口病毒,传染了大宝。所以,在这个夏天,不要随便给宝宝买小动物。此后,一直没有再得过手足口,现在已经12岁了,已经过了危险的年龄段。

手足口是一种肠道疾病,传染性很强,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都会传染病毒。所以注意卫生、不到有可能感染的地方去,对预防手足口是很有帮助的。


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如果宝宝在外面玩,不小心接触了公共设施,回家一定立即用肥皂洗手。如果和小朋友牵手,或者大人很喜欢拉了宝宝的手,都要及时洗手。

注意餐具、玩具的消毒。仔细清洗后,餐具用开水烫一下再用,玩具可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衣物被褥也要及时太阳晾晒。

饮食要注意

饮食要清淡,多喝水,不吃生冷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


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观点,如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两个宝宝的妈妈,也是经验丰富的育儿问答达人,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信息。

凝妈悟语

手足口病这种多发于五岁以下儿童的高传染病每年处于上升的趋势,根据今年6月北京市相关手足口病报告,已经达到了4014例,比去年同期上涨89.52%,这是个相当恐怖的比较,对于现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家长们一定要学会科学的帮助孩子预防手足口病。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一、积极接种EV71疫苗:

EV71疫苗是我国创新研发的新型疫苗,是一款唯一能够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


二、隔绝病毒侵入:

①注意好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换衣服、生活用品勤消毒。

②避免去人多聚集空气质量较差的公共场所,同时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聚集机构也要加强对病毒的预防。

③加强日常饮食营养,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肉类等,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加强体质增加抗病能力。手足口病病毒主要是通过消化道进入到人体,建议不要喝冰水与冷的食物,引起肠胃不适降低脾胃功能,让病毒有机可乘。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引起各位家长的重视,让孩子们都远离手足口病的困扰。

点击右上角关注《美女药师伴你健康行》让我们一起关注儿童的健康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