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熱映,藥神原型陸勇卻說,那並不是真正的他

今天上午,陸勇在社交媒體發佈了長文。

“總體來說,電影拍的很好看演員演得很到位,很感人,他們是第一批關心我們的電影人,這也是第一部以白血病人求藥為題材的影片,我作為一個近20年的“資深”白血病人,感謝他們對我們這群人的關注。”

“我是電影的原型,從劇本創作伊始,劇作者就在和我聯繫。看完電影,我不知道我是糊塗了,還是他們糊塗了。那個“程勇”,除了“勇”字和我的一樣,其他哪都和我不一樣。我沒打老婆,沒賣神油,我沒有賣藥賺錢,我沒有為救病人而對抗法律。我是幫助了很多人,但我始終在法律的框架內行事,沒有違法。我也不想當什麼英神,電影最後千人相送的場面,是我最不喜歡的場景,因為它太誇張反而讓人覺得不真實。”

電影《我不是藥神》熱映,藥神原型陸勇卻說,那並不是真正的他

2002年,陸勇被確診為“慢粒細胞白血病”,醫生建議服用諾華生產的正版格列衛。在當時,一粒正版格列衛0.1克,差不多2000多元一克,是黃金價格的十倍。家境殷實的陸勇,也只不過吃了兩年。

後來,陸勇在歐洲慢粒論壇中看到,印度仿製藥的價格,只是正版的六分之一。幾經周折,陸勇託人在日本藥店買到了仿製藥,又通過仿製藥包裝上的聯繫方式,終於與印度取得了聯繫。

這樣的印度仿製藥,一盒的價格只要3000塊錢。巨大的差價,也讓他開始幫病友們代購仿製藥。於是,陸勇,這個“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成為了無數病患心目中的“藥神”。

由於境外匯款手續繁瑣,為方便病友購藥,陸勇通過某寶購買了信用卡。不過這也為他自己埋下了禍端。

2014年,因“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罪”,檢察機關對陸勇提起了公訴。而被陸勇幫助過的病患們坐不住了,因為他們想不通,一不賺錢二不傷人三不是假藥四救活了窮人,憑什麼要坐牢呢?近千名白血病患者寫信,請求對陸勇免予刑事處罰。

“因為我吃不起那個正牌的(瑞士進口)。”

“我一年藥費就七萬二,我的工資當時才兩千多,一年不到三萬,我怎麼能承受,我沒辦法承受。”“我家裡也沒有電腦,我也不會上網(不會買)。”

“他承擔了這個責任,他救了自己的命,還救了其他患者的命。”

2015初,檢察機關撤回起訴,陸勇被無罪釋放。

電影《我不是藥神》熱映,藥神原型陸勇卻說,那並不是真正的他

其實,每個人的心底,都有著自己的善意和慈悲。

老人講,在古代,藥店都會掛上一副對聯:但願世間人無病,寧可架上藥生塵;橫批:天下太平。而如今的藥店,卻只會貼著:買五贈二,八折優惠。

道理上講,應該抵制仿製藥,因為會打擊新藥研發的積極性,導致未來的無藥可用。但是病患在前,誰又能真的寧死也不用仿製藥呢?

畢竟,有病沒藥歸為天災,有藥沒錢只是人禍。

電影《我不是藥神》熱映,藥神原型陸勇卻說,那並不是真正的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