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家不能太任性

很多特殊職業對技能和職業道德有很高的要求,從業人員需要取得權威機構頒發的執業證書,醫護人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醫護人員掌握著病人的健康甚至生死,除了過硬的技術,還需有高尚的道德。過去的2000多年裡,醫學院學生都要背誦“希波克拉底誓言”,“不傷害他人”是其核心原則。

化學家不能太任性

時至今日,絕大多數生物醫學科研院所都設立有“倫理委員會”,對領域內的科研項目進行倫理審查。與之相對的是,化學、物理學等其他自然科學以及工程科學界卻往往沒有這樣的道德傳統或者倫理審查機構,“科學無禁區”、“技術無罪”等等觀念深刻地影響著這些領域內的科技人員。但是,這種忽略科學倫理的趨勢可能是極為危險的,一些學者認為科學技術界應當學習醫學界,建立內容和形式上的道德規範。

從誕生之日起,化學就是一個時常與危險相伴的學科,化學家在創造新物質和探索分子世界的同時,還需要面對傷害風險,更有甚者會危害他人乃至社會的安全。數據造假論文抄襲,實驗室事故致人傷亡,或者利用自己的化學知識開辦毒品作坊,此類負面新聞雖然不多,但每次都發人深省。不少有識之士呼籲,化學倫理學的建立已成為當務之急。

化學家不能太任性

學術誠信倫理

這個問題其實是整個科學界的困擾,並不僅僅是化學。廣義上的學術不端行為包括剽竊、偽造數據、實驗缺乏重複性、濫用經費、躲避監管、忽視實驗人員健康和安全、騷擾學生或下屬等。有些行為,實際上已經觸犯了法律。

大多數的學術不端都和發表論文有關。一個最著名的例子要數美國貝爾實驗室的Jan Hendrik Schön的學術欺詐醜聞。本世紀初的Jan Hendrik Schön已經是納米電子學領域的超級巨星,直到有人發現他的3篇完全不相關的論文中使用了同一張圖。更詳細的調查發現,這3篇論文只是冰山一角。他的學術不端行為次數之多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包括多達16次的偽造、複製和刪除數據等,由此導致的論文撤稿包括8篇Science 和7篇Nature!難怪有不少媒體稱呼他為“世界級的大騙子”。

化學家不能太任性

另一個讓人口瞪目呆的例子來自一位名為Pattium Chiranjeevi的印度化學教授,他在2003年至2007年間有70多篇論文涉及剽竊和偽造數據!國內的類似問題也不乏報道,雖然後續的調查行動往往不了了之。

這裡的重點並不是要專門批判哪位研究者,學術不端是整個學術圈的陰霾。2018年的一項匿名調查中,比利時71%的生物醫學研究者承認至少有一次學術不端行為。[2] 2009年的一項綜合調查中,有2%的科學家承認有過偽造或修改實驗數據的行為,33.7%的科學家承認有過其他有問題的學術行為。[1]

化學家不能太任性

對於這種現象,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倫理學教授Christophe Copéret解釋道:“今天的科學家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學術界主要根據他們的論文來評判學術水平和決定資助項目。”科學家發表高影響因子論文的壓力山大,“publish or perish”,這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

忽略研究成果的“黑暗面”

創造新物質是化學家的重任,兢兢業業的化學家為人類社會貢獻了大量有用的物質和材料,推動社會的進步。但有的時候化學家為某個有益的目標創造新物質,但沒想到它會成為災難。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多氯聯苯(PCBs),這種有機物在20世紀20年代首次生產。它不易燃、化學性質穩定、電絕緣性好,廣泛應用於印刷電路板等行業。50年後,人們發現多氯聯苯太穩定了,在環境中很難降解,會積累在動物和人體內,最要命的是它還有致癌性!

大名鼎鼎的諾貝爾也碰到過這種情況。諾貝爾靠發明炸藥致富,最早炸藥用在採礦、建築等行業,但很快就被用於戰爭。將自己的發明用於殺人顯然不是諾貝爾的本意,不過,這世界上也有故意助紂為虐的化學家。德國化學家Fritz Haber因為在開發合成氨工藝中的傑出貢獻而獲得19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他所創立的合成氨的“哈伯法”沿用數十年。但在一戰中,他擔任德軍化學武器廠的廠長,負責生產氯氣、芥子氣等化學武器,可謂臭名昭著。而利用化學知識製造毒品的犯罪行為在世界各地都時有發生,“絕命毒師”層出不窮。

化學家不能太任性

有個冷笑話,為什麼搞化學的不容易發財?因為發財的方法都寫進刑法裡了。所以,化學家在合成某種物質時應當儘量考慮產物及合成技術被濫用的可能性。

幾項面臨倫理困境的新技術

時下一些非常熱門的研究領域也面臨著倫理問題。

太陽能地球工程,是一個聽起來非常科幻的項目。科學家觀察到火山噴發會向平流層注入大量二氧化硫,然後轉化成反射性的硫酸鹽氣溶膠,減少地球接受的太陽輻射從而降低地球溫度。受此啟發,科學家們計劃將反射性顆粒運送到大氣層,或者製造巨大的太空反射鏡,減少地表輻射的強度。如果這些項目可以成功,可以認為是一種強力的氣候控制系統。這些項目從技術層面講並非高不可攀,最大的問題是科學家還無法確保人類有能力解決潛在的氣候災難。依照“蝴蝶效應”的理論,擋住一些陽光看起來不要緊,但誰知道會不會帶來無法控制的巨大災難呢?

化學家不能太任性

圖片來源自網絡

或許,對於新技術的應用要更加謹慎一些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實際行動維護化學倫理

今天的政府和化學家都對化學倫理學風險有了一定認識,並紛紛採取行動。不同政府、科學協會、專業團體、大學、公司等都編寫自己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2015年,國際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編制了140條化學方面的行為守則,後來又逐步完善成“海牙道德準則(The Hague Ethical Guidelines)”,致力於促進和平使用化學,保護環境和維護實驗室安全。2016年,美國化學會(ACS)據此制定了“全球化學家道德規範(Global Chemists' Code of Ethics)”。[3] 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適用於多國的化學家道德規範,化學家的行為有了參考。

除了制定規範,對化學家進行這方面的培訓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對年輕化學家,要讓他們的腦子裡繃起“道德”這根弦。到目前為止,ACS舉辦了三場關於“全球化學家道德規範”和相關主題的國際研討會,已有8000多名化學家受益於這三項培訓。國際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等機構也在持續進行相關研討會,化學家們通過具體案例分析討論如何避免化學被濫用。

化學家不能太任性

大學是不可忽略的戰場,那裡培養未來的化學家。傳統的化學高等教育很少有專門的倫理培訓,可能有一些老師會偶爾提幾句,不夠系統也不夠專業。一些歐洲和美國的大學已經開始解決這個問題。五年前,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化學系推出了科學、工程和技術倫理課,這是一門選修課,可供任何學生選修。今年,這門課約有50%的學生來自化學系,30%來自其他科學和工程學科,20%來自人文學科。該課程主要探討科學研究的潛在的副作用或危害。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化學研究的思想是自由的,但化學成果需要合乎人類共同的倫理學規範。只有化學家在心中豎起里正確的倫理觀,才能讓化學更好得服務人類社會。

1.https://www.chemistryworld.com/feature/ethics-in-chemistry/3008982.article

2.https://www.chemistryworld.com/news/anonymous-survey-sheds-light-on-research-misconduct/3008610.article

3.https://www.acs.org/content/acs/en/global/international/regional/eventsglobal/global-chemists-code-of-ethics.html

(本文由氘氘齋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