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之家」建設「十條」出台,實體化、便利化將實現

為更好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4日從山東省總工會獲悉,山東出臺新時代“職工之家”建設十條意見。

其中提出,擴大建會建家覆蓋面,促進新領域新業態新組織職工入會進家。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實施“新領域、新業態、新組織建會入會集中行動”,以縣(市、區)為單位,對“兩新”組織、各類園區、特色小鎮、創業平臺、樓宇商圈、專業市場、貨運物流、合作經濟組織等八大領域拉網排查,採取單獨組建、區域聯建、行業統建、黨群共建等模式,最大限度擴大組織覆蓋。爭取到2020年底,八大領域建會率和八大群體入會率均達到70%以上。制訂職工之家建設三年規劃,力爭到2020年底,全省80%以上的基層工會達到全總提出的“六有”目標。

加強職工之家陣地建設,實現職工之家建設實體化、便利化。堅持“會、站、家”一體化建設,指導基層工會在整合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按照方便、就近的原則,突出職工聚集的重點區域,科學佈局和規劃建設區域性職工服務陣地和文體活動陣地,爭取用兩年左右時間,基層陣地達到“八有”標準,即有活動場所、有統一標識、有文體設施、有職工書屋、有管理制度、有活動計劃、有經費保障、有人員管理。

採取直選和掛職方式,選好配強基層工會主席。積極穩妥推行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工會主席直接選舉,努力破解基層工會主席角色定位問題。今年在每個市選取一個縣(市、區)、一個開發區進行試點,2019年全面推開。在全省開展工會幹部掛職非公企業“第一主席”工作,自2018年下半年起,從省、市、縣、鄉四級工會中選派1000名幹部,派駐到當地未建立工會或工會工作薄弱的非公企業掛職“第一主席”,著力解決非公企業工會存在的突出問題。

充實基層工作力量,打造專業化、職業化工會社會工作人才隊伍。與省人社廳、民政廳聯合出臺《關於加強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到2020年,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達到4000人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