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座太監墓的發掘,一個世界性謎團得到證實,質疑者被打臉!

2010年中旬的一天,我國考古學家在南京市江寧區發現了一座明朝時期的古墓。根據墓中的文字記錄我們知道了,此墓的主人是明朝的大太監洪保。

隨著一座太監墓的發掘,一個世界性謎團得到證實,質疑者被打臉!

洪保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說過,但說到另一位,大家肯定非常熟悉了那就是鄭和。鄭和一生之中曾經七次下過西洋,而洪保就是鄭和的副使,因此他的身份地位是很高的。

隨著一座太監墓的發掘,一個世界性謎團得到證實,質疑者被打臉!

隨著洪保墓穴的發現,有兩個歷史疑團也隨之被解開。那就是鄭和當初下西洋到底是七次還是九次?根據出土的墓碑上所記錄的文字得知,他們當初是九次下西洋的。

隨著一座太監墓的發掘,一個世界性謎團得到證實,質疑者被打臉!

現如今普遍認知裡,1405年是鄭和他們首次下西洋的時間,但文字卻記錄著,鄭和下西洋初次的時間是1403年,但是這次下西洋卻沒有算在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次數里。而在1424年,鄭和還去過一次蘇門答臘島,這次也是沒有計算的。

而第二個具有爭議的事件是,他們乘坐的船到底有多大?鄭和傳中描述的是長138米寬56米,而這個面積比現在的足球場還要大一些。這件事情西方許多學者卻一直懷疑,他們認為,在我國明朝時期是根本沒有這個能力建造那種規格的船的,即使做了也無法出海,所以他們斷定鄭和傳寫的是錯誤的。

隨著一座太監墓的發掘,一個世界性謎團得到證實,質疑者被打臉!

外國學者的質疑,我國的學者雖然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但是因為一直沒有這方面非常明確的證據,就是當初設計這些船的設計圖紙和遺留下來的船隻沒有被發現,所以我國學者也很無奈,以至於有些我國的考古學家竟然也認為鄭和傳記載的不實,認為他們所乘坐的船最多也就一千多噸的排水量。

隨著一座太監墓的發掘,一個世界性謎團得到證實,質疑者被打臉!

但隨著洪保墓的發掘,這個事情得到了強有力的證實,洪保的墓誌銘明確的寫著當時他們的船是有2500多噸排水量的。

隨著一座太監墓的發掘,一個世界性謎團得到證實,質疑者被打臉!

因此,隨著這座古墓的發掘,打消了以前所有的質疑。鐵證如山擺在了質疑者的面前,他們不得不對以前錯誤的言論感到羞愧。他們之所以質疑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在明朝時期,其他國家的發展水平和我們國家相比差距不是一點半點,所以他們認為他們做不出來的,我們也不可能做的出來,但是他們的想法大錯特錯。

隨著一座太監墓的發掘,一個世界性謎團得到證實,質疑者被打臉!

現如今洪保墓已經被相關的工作人員細心的修復好了,並且也允許遊客進入其中去參觀,讓我們後人能夠了解明朝時期我們是有多麼的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