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爲何用無頭人守陵?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她傳奇的一生被人們多次解讀,就連她的陵墓也成為千古之謎,吸引人們前去探索。武則天死後打造了61尊古像為其“守陵”,石像被統稱為“六十一王賓石造像”,又稱“六十一蕃臣像”,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一陵葬兩帝”,在中國歷史上皇帝的陵墓中,也是獨一個。乾陵的選址聽上去非常高大上,據說由當時掌管大唐陰陽和天文曆法的太史令、風水大師李淳風和當時的風水大師級人物袁天罡共同參與,才最後確定的。那麼,到了今天為什麼是六十一尊無頭像為其守陵呢?

武則天為何用無頭人守陵?

傳說明嘉靖34年,陝西發生了一場特級大地震,因為當時是半夜,80多萬人死去,震中距離乾陵不到100公里,因此陵墓也受到了極大破壞。有三個守陵人失蹤,59個守陵人的頭部經歷近千年的風吹日曬,本為就是最脆弱的部位,就成了無頭人了。這個說法應該是比較靠譜的,到了現代陝西當地的農民還在地中控出了兩個石像頭,與無頭守陵人的脖子基本吻合。

武則天為何用無頭人守陵?

還有人認為在明朝末年,當地曾發生過一場大面積瘟疫,死傷者不計其數。當地百姓認為是守靈石像在作怪,百姓群湧而起,就把他們的頭去掉了,就成了大家現在看到的模樣。認為這樣才能制止瘟疫氾濫。還有說是地震,陝西華縣一帶發生了激烈地震,距乾陵只要100多公里,歸於震中地帶,乾陵也因而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即是歷史上聞名的關中大地震。

武則天為何用無頭人守陵?

閱歷1000多年的風風雨雨,乾陵地面的雄偉修建現已化為烏有,只要司馬道兩邊120多件無窮的石刻群雕還能讓人感受到乾陵舊日的雄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