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梅戏怎么样?怎么看待它的形成及其影响?

戏曲说

安徽黄梅戏是全国五大优秀剧种之一,因为其起源地有争议,这里就不提起源地是哪里了。

黄梅戏的形成时间大约是乾隆、嘉庆年间,这时候的黄梅戏还是民间小戏,一般在农村舞台上演出。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黄梅戏的民间演艺团体开始到安庆进驻,同时也对传统唱腔进行了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还大胆地取消了帮腔,开始用胡琴伴奏。

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建立期间,黄梅戏在安庆日益成熟,建立了完整腔调和体系,而且开始流传向全国。


新中国成立之后,新文艺工作者进入黄梅戏界,他们与老艺人相互学习,亲密合作。

以《天仙配》、《女驸马》等剧目为代表,使黄梅戏的舞台艺术发生的巨大变化,一批好戏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黄梅戏流行期间,全国基本上家家户户,甚至小孩子都能来两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等经典唱词。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对振兴地方戏的影响极大,正是黄梅戏的流行度,才让众多年轻人开始了解戏曲文化,进而发掘自己家乡戏的潜力。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台湾特别流行黄梅调电影,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十年间,港台地区拍了一百多部黄梅调电影。

黄梅调电影,又经过港台电影的传播,流行到了东南亚华语地区。

在当时,只要是古装文艺叙事作品,很少不用黄梅调来推进情节的,即便在后来,港台功夫武打影片全面兴盛之后,黄梅调的余温也仍然持续至80年代初。


最经典的是92年,台湾导演为了纪念黄梅调电影,拍了著名的《新白娘子传奇》,这也是近三十年来,黄梅调系列作品的巅峰之作。

最后说明一点,黄梅戏的成功及其影响力巨大,与表演黄梅戏的大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记住严凤英、韩再芬、王少舫、马兰、黄新德、吴亚玲、蒋建国、黄宗毅、杨俊、吴琼等等,这些大师的名字!


戏曲说

安徽黄梅戏深受人们喜爱,是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又名黄梅调,诞生于明未清初,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后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桐城县(现为桐城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桐城歌”或黄梅歌。这就是黄梅戏的前身。20世纪50年代黄梅戏是由桐城县罗家岭的严凤英唱红的,而罗家岭是纯正的桐城腔,黄梅戏婉转的唱腔,醇厚甜润,清新浓厚的乡土气息以及载歌载舞欢快表演形式并讯速崛起全国著名大戏,享誉中外。

安徽黄梅戏作为省文化名片,在国内外都很盛行,近些年来,培养一大批黄梅戏新秀,以安庆文化底蕴为依托,带动周边省市黄梅戏大力发展,黄梅戏今后如日生辉。经久传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