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的起源竟是鎮鬼符咒,在網上看到的這篇文章也不知對不對?

內容如下:

對聯的淵源應該遠溯到桃符。據東漢末年應劭的《風谷通義》記載:黃帝書稱,上古時候,有神荼和鬱壘兄弟二人能捉鬼,兄弟兩人住在東海度朔山的一棵特大的桃樹下,檢閱百鬼,對那些“妄為人禍害”的鬼,就用蘆葦繩索捆起來喂老虎,於是後來的縣官常常於除夕扎桃人,執繩索,並在門上畫虎,藉以嚇鬼壓邪。後來人們大概感到扎桃人和畫老虎費事,為簡便起見,就以“桃符”來代替桃人。這種插桃符的風俗,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產生。

所謂桃符,據漢代的《淮南子》記載:就是古人過年時懸掛在門的兩邊,上面畫著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鬱壘像的一寸多寬,七八寸長的桃木板。後來桃符簡化,就只畫上符咒,或者只寫上“神荼”和“鬱壘”的名字,或者只寫上求神滅禍的簡單吉語,再發展就是寫兩個對偶的句於其上。這種桃符,每年除夕更換一次。

對聯的起源竟是鎮鬼符咒,在網上看到的這篇文章也不知對不對?

正式春聯產生於何時呢?可以確考而又保存下來的一副,乃是五代時期後蜀國君孟昶寫的一副五言聯。據《宋史·蜀世家》說:孟昶每年除夕,都命學士為此題桃符,置於寢門左右。在蜀未歸宋前一年的除夕,孟昶“令學士辛寅遜撰詞,昶以其不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此,有不少的對聯研究者就認為,作於公元九六五年的這個十字偶句就是最早產生的一副對聯。

對聯的產生,從文學自身發展的規律來考察,對聯是由對偶句發展而成的。說準確些,它是在詩、賦、駢文的創作實踐中,對偶藝術臻於成熟時的產物。

對聯的前身是對偶句。對偶句式、句法早在殷周之前就已存在。如《尚書·益陳謨》雲:“滿招損,謙愛益。”《皋陶贊》雲:“罪疑惟輕,功疑惟重。”對偶句在先秦古籍中已是屢見不鮮,這在《詩經》和老子的《道德經》中尤其多。劉麟生在其《中國駢文史》(1937年商務版)中曾說:《道德經》中裁對之法已經變化多端:有連環對者,有參差對者,有分字作對者,有復其字作對者(如“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有反正作對者(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之類)。他還說:“古今作對之法,詩經中殆無不畢具。”(灝東說,要多看看《詩經》啊)他列舉了正名對,同類對,連珠對,雙聲對,疊韻對,雙擬對,本句對,順句對,隔句對,錯綜對,整章對的例句。這種例句,在古代人民群眾的口頭諺語中也有很多。如《史記》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便是。再如:“看菜吃飯,量體裁衣”,“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對聯的起源竟是鎮鬼符咒,在網上看到的這篇文章也不知對不對?

人們自覺地和廣泛地運用對偶藝術到詩文到詩文的創作中,始於西漢的司馬相如等賦家。漢代有一種半詩半文的文學“賦”發展起來,這種文體很講究文采和韻律。到魏晉時期,賦體作品日益駢偶化,產生了駢體文。”駢”字原意是指兩匹馬並駕齊驅,各偶字近義。駢文全篇大都是用字數相等、意義相關、音調諧和的對偶句組成的。到南北朝,駢儷之風盛行,如唐代劉知幾《史通·敘事》所說:“大抵編字不只,捶句皆雙,修短取均,奇偶相配”。這個時期的作家們,對於對偶聲律更加註重考究,把前人的對偶藝術發展到新的階段,在駢文和詩歌中出現了大量的屬對精工的作品。至些,對聯產生的條件完全具備,而沈約、劉勰等人的聲律說的出現和廣泛傳播,則是對聯產生的強有力的催化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