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起源竟是镇鬼符咒,在网上看到的这篇文章也不知对不对?

内容如下:

对联的渊源应该远溯到桃符。据东汉末年应劭的《风谷通义》记载:黄帝书称,上古时候,有神荼和郁垒兄弟二人能捉鬼,兄弟两人住在东海度朔山的一棵特大的桃树下,检阅百鬼,对那些“妄为人祸害”的鬼,就用芦苇绳索捆起来喂老虎,于是后来的县官常常于除夕扎桃人,执绳索,并在门上画虎,借以吓鬼压邪。后来人们大概感到扎桃人和画老虎费事,为简便起见,就以“桃符”来代替桃人。这种插桃符的风俗,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产生。

所谓桃符,据汉代的《淮南子》记载:就是古人过年时悬挂在门的两边,上面画着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郁垒像的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后来桃符简化,就只画上符咒,或者只写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或者只写上求神灭祸的简单吉语,再发展就是写两个对偶的句于其上。这种桃符,每年除夕更换一次。

对联的起源竟是镇鬼符咒,在网上看到的这篇文章也不知对不对?

正式春联产生于何时呢?可以确考而又保存下来的一副,乃是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写的一副五言联。据《宋史·蜀世家》说:孟昶每年除夕,都命学士为此题桃符,置于寝门左右。在蜀未归宋前一年的除夕,孟昶“令学士辛寅逊撰词,昶以其不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此,有不少的对联研究者就认为,作于公元九六五年的这个十字偶句就是最早产生的一副对联。

对联的产生,从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来考察,对联是由对偶句发展而成的。说准确些,它是在诗、赋、骈文的创作实践中,对偶艺术臻于成熟时的产物。

对联的前身是对偶句。对偶句式、句法早在殷周之前就已存在。如《尚书·益陈谟》云:“满招损,谦爱益。”《皋陶赞》云:“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对偶句在先秦古籍中已是屡见不鲜,这在《诗经》和老子的《道德经》中尤其多。刘麟生在其《中国骈文史》(1937年商务版)中曾说:《道德经》中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如“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有反正作对者(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之类)。他还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灏东说,要多看看《诗经》啊)他列举了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本句对,顺句对,隔句对,错综对,整章对的例句。这种例句,在古代人民群众的口头谚语中也有很多。如《史记》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便是。再如:“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对联的起源竟是镇鬼符咒,在网上看到的这篇文章也不知对不对?

人们自觉地和广泛地运用对偶艺术到诗文到诗文的创作中,始于西汉的司马相如等赋家。汉代有一种半诗半文的文学“赋”发展起来,这种文体很讲究文采和韵律。到魏晋时期,赋体作品日益骈偶化,产生了骈体文。”骈”字原意是指两匹马并驾齐驱,各偶字近义。骈文全篇大都是用字数相等、意义相关、音调谐和的对偶句组成的。到南北朝,骈俪之风盛行,如唐代刘知几《史通·叙事》所说:“大抵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这个时期的作家们,对于对偶声律更加注重考究,把前人的对偶艺术发展到新的阶段,在骈文和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属对精工的作品。至些,对联产生的条件完全具备,而沈约、刘勰等人的声律说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则是对联产生的强有力的催化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