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验案

中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验案

伤津损肾(表里同病)症验案

郭某,女,26岁,1983年12月4日诊。诉前日受凉后而致发冷发烧。头疼四肢困乏无力,近2天病情加重,腰背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头痛发热恶寒加重等。口干而渴,心烦燥。体温38.5℃,曾在乡村诊所诊疗无效而来就诊。见脉数有力,舌质红,苔薄白而微燥。体温38.5℃。化验:尿蛋白(++),白细胞(++),管型(+)。

诊断:风水(热邪侵袭,表里同病)。

治则:清热解毒,生津润燥。

处方:金银花15g,黄芩12g,连翘20g,栀子10g,麦冬15g,生地15g,知母12g,丹皮12g,柴胡15g,菊花10g,细辛6g。2剂。水煎服。

热入营血(伤肾广泛损络出血)症验案

1986年1月24日诊:精神萎靡不振,两眼睑充血,左眼球结膜充血,两上肢前臂均有片状瘀血斑。左下肢外侧自髋关节至踝关节外侧均呈弥漫性瘀血斑。大便黑而干,小便色红通畅。实验室复查:尿呈深红色全程血尿,尿蛋白(++),镜检红细胞(++++),白细胞(++),血压140/90mmHg,体温37.5℃。脉沉细数无力。舌质红绛,舌面干燥无苔,触之无津。

辨证:(热入营血)尿血。

治则:活血凉血止血,养阴清热。

方药:当归10g,生白芍12g,麦冬30g,栀子12g,山萸肉30g,焦生地30g,丹皮12g,牛膝15g,干地龙30g,蒲公英30g,连翘20g,田三七(外包研细粉,分次冲服)10g。2剂,水煎频饮,昼夜兼服。

1月26日诊:上药服2剂后,舌质仍红绛,但较前有津,尿由深红变为淡红色,神志较清,血压120/70mmHg,效不更方,守原方继服3剂。

后病情稳定,血常规正常。尿蛋白(±),其它项目均转为阴性,再以原方增损,以巩固疗效。(郭俊田)

链 接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