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歷史上一直處於最強大國家或強大的國家之一?

羅昕楠

上下五千年,中國在大多數時間裡,一直是世界上的強國,甚至可以說是世界的老大。更特別的是,中國的文明和血緣從未中斷。即便在最危機的時期,中國的文化傳承也從未中斷。

究其原因,個人認為,關鍵在於大一統。不是地理的一統,而是文化的一統。一國的地域,可能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只要文化傳承不斷,就會薪火相傳。

中國的強大,最關鍵的是上下一統。可以對比歐洲。歐洲想統一,但進化論過去、現在還是可以預見的未來,都無法實現。但對於中國來講,早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完成了,如果再延遲的話,最遲到漢武帝時期,也完成了文化的奠基儀式。所以,美國最反對歐洲的統一,統一的歐洲是美國最可怕的敵人。相對應的,它也最怕自身的分裂。分裂的美國,就是當下歐洲各國的真實再現。但不論是歐洲還是美國,當下缺少的,恰恰是文化的認同。

文化的統一,鑄造了思想的統一 ,地域的統一。王朝更替,地域變換,但只要入主中原,必然追求天下一統。這個一統,不是地理上的一統,更是文化上的認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不論怎麼改變,文化基因不變,這才是中國歷史上一直處於最強大國家或強大的國家之一的真正基因。多說一句,中國未來的強盛,科技的強盛是基礎,是前提,但如果要得到外國的真正認同,還是要靠文化上的強盛。就像過去,我國對東北亞的輻射。真正在文化上得到認同,才是真正的強盛。


厚石

我想有三點,是使得我們強大的必然原因。

第一:人種本身的優秀和強大!

第二:民族性優越!

第三:地理環境塑造了我們!

包括整個東亞,受中國中原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區域。


人本身的優越:

腦力:中國人和中原文化印象的東亞人的腦力和智力在全球範圍內是最高的。可以在下圖裡面,看到越是紅色代表腦力越高。

東方人的智力,平均在106以上。高於黑人和白人。

膚色:華夏人的膚色,雖然被成為黃種人,但是我們日常中的膚色明顯是白色的,但是和歐洲人病態的殭屍白,有明顯的區別。和黑色的,讓人聯想的疾病的顏色也不相同,可以說非常悅目。

身體:中國的人的身體爆發力在平均上確實不如黑人和白人。所以,我們很難產生優秀的田徑運動員和籃球足球等運動員。

但是,中國人身體素質能力比較綜合,在柔韌度和平衡、協同等方法,明顯高於黑人和白人。這就是說,我們在整體的社會生產上,明顯具有優勢。

而在打獵、和熊搏鬥、以及攀爬城市高樓上,平均起來,確實不如白黑人。


民族性

從我們的神話傳說時代開始,我們的民族性就很強大。僅談大禹治水,其他大多不論。

傳說世界範圍的大洪水,華夏文明的傳說是: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將洪水治好,從此黃河中下游,就誕生了我們更輝煌的文明。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創造了偉大的文明。

而西方宗教神話裡面,他們的面對大洪水,是等著上帝營救,一隻大船,就只能裝上少數的人,而多數人,是會被犧牲的。

客觀的說,自救和等待上帝救援,無所謂高低。只是,如果上帝遲遲不來,華夏男兒就是自己的上帝。

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是塑造人的最重要因素。

這個世界上,國家會有生滅、統治者會有生滅、家族有生滅、乃至文化也有生滅。但是地理環境在我們人類有文明以來的歷史上,變化並不劇烈。我們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

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是最早孕育我們華夏人的地方,我們從西方崑崙山脈下來,一身的彪悍和肅殺氣息,使我們徹底的統治了這片土地。於是我們的祖先說出了這樣的話:"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我們有這個自信。

我們以東海為我們的戲水池,南海可以任我們衝浪。

河套平原是我們的養馬場,北方的蒙古高原任由我們賽馬。

青藏高原的吐蕃人,只敢在我們虛弱的時候走下雪山。

帕米爾以外想要進入中原的狂熱者,只能對著蔥嶺嘆息。

長城是3000年來的奇蹟,京杭大運河像海一樣寬廣。這不奇怪,因為我們生來有海的氣概。


戳一戳,關注我


奇縝君

中國歷史上一直處於最強大國家或強大國家之一,我認為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淵遠流長有很大關係。

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綜合體系,這種體系凝聚了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加上秦始皇以來的大一統思想根深蒂固,讓五千年來的中華大地,雖然紛爭不斷,但卻不斷地有一統東亞的王朝出現,同時因民族認同感強烈,加上漢民族人口眾多,縱算被少數民族征服,也最終被整個華夏民族同化了,並不斷讓中華民族凝聚力得到進一步得到加強。


正是在這種中華傳統文化下的古代中國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也一直是世界其它國家嚮往的地方,從西方人所著的《馬可波羅遊記》就可看出來。尤其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更是改變了世界,推動了世界的文明進程。


但是這四大發明最終卻成就了西方的強盛,拉開了近代中外的巨大差距。當大清還在閉關鎖國中陶醉於“天朝上國”之際,1840年西方國家利用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刷術印製的郵票已經聯通了世界,利用指南針導航帶著改進火藥造出的洋槍洋炮打上門來,由此中國進入了百年的屈辱史

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學會了忍辱負重、不甘落人後的優秀品質,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讓華廈之船免於傾覆,並揚帆遠航,終於再次迎來了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湘平古珍郵館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一直處於最強大的國家或強大的國家之一,理由很多,筆者只從經濟體量舉三例為切入點分析問題:

例一,夏朝時代的大禹治水,大禹的父親也是治理水患的責任人,但是他只從小區域的水流方向入手,釆用築堤防水的方式,結果效果不佳,大禹吸收民間意見,釆用疏的辦法,採用較多的洩水方式,利用水向低處流的特點,在華夏大地地表西高東低的情況下,以事半功倍的辦法解決問題。由於華夏大地的人口基數多,人類智慧得以及時總結歸納出來造就了大禹治水的成功。

例二,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過程中,產生了中華文明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思想解放運動,造就出一個思想寶庫,文化寶庫,軍事政治鬥爭寶庫,當秦國的商鞅變法總結出國家由弱變強的理論後,中國就出現了一個領土達百萬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央集權制統一大國,而這又導致綜合國力的強大,使國家能夠建造萬里長城,連通九州的馳道,秦朝派出五十萬大軍經四川南下經歷貴州到達兩廣,又構成了當今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納入了中國的南方版圖的來源,至於秦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更成為中國二千年來長盛不衰的關鍵性要素。

例三,歷時二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強大又造成了大運河的開鑿和唐朝首都的城市建設的深度開發。大運河是連接現今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總長2700公里,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個水系的一條水上運輸的大動脈,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唐朝建設的長安城,是漢朝長安城面積約兩倍多,是同時期的拜占庭帝國都城的君士坦丁堡的面積的七倍,是同時期巴格達城的6倍,是古羅馬城的5倍,人口超過百萬,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城內九條縱向幹道,寬度都超過40米,全城大致成方形,毎邊長都至少九公里長,城內面積接近100平方公里。

中國歷史上成為最強大國家或強大國家之一,毫無疑問。


大偉140797056

誰說的一直強大?遠有北宋,近有晚清!真正強大的只有初期的清朝。

何為中國?56個名族組成而來的大家庭,你是想說哪一個名族很強?這麼多民族都是從古代不同的國家演變而來,什麼匈奴人、契丹人、蒙古人、党項人……要怎麼去定義古代的中國呢?從秦朝起?不好意思秦人也是遊牧民族。那從漢朝起?漢之後三國、五胡十六國哪個算中國?還是都算中國?


你是又想說唐?當時的吐蕃、突厥、阿拉伯帝國難道比唐弱?宋朝皇帝都被抓了,遼人幾次兵臨首都哪兒強了。元朝有多少人承認他是中國的朝代?明朝也可以算是強大,但也只有短暫的十幾年。隨著西方國家的崛起,西班牙、葡萄牙帝國稱霸世界。我認為初期的清朝才是最強大的!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在歐洲大航海時代還未成熟之際,大清騎兵就已經橫掃東亞大陸打下了遼闊的疆土!清初的強盛讓世界各國為之膽寒避而遠之。然而到了中後期閉關鎖國的影響,加上西方工業革命被後起之秀的英法等國遠遠甩在了後面。只能說生不逢時此時換作任何朝代,也都只是個捱打的份!


清朝是這個蒙受中國近代恥辱的時期,所以人們刻板地認為清朝很弱。但不能否定的是清初的強大,因為他比中國歷史上的任何朝代版圖都要大,也比任何朝代更穩定更太平!再看近代中國人口基數的提升勉強躋身大國之列但不能稱為強國。直到如今改革開放後,中國才能被稱為強國!


荒野歷史

這有一個歷史基礎的問題,這個歷史基礎不是秦朝,也不是夏朝,也不能簡單的說是炎黃時代,而是整個新石器時代,打下的基礎。

我們姑且不定論人類和智人起源於何處,但是,我們是能夠確切的知道人類和智人不是起源於美洲。然而,公元1000年前後,美洲已經擁有4000萬人口,和當時世界最發達的地區北宋初年的人口是相當的,足見人類的遷移和交流在遠古對人類數量和分佈的影響之大之根本。

四萬年前的中東(包括埃及地區),剛剛進入舊石器晚期和晚期智人時代,這個時候,這一地區是當時人類生產力水平最高的地區,時代的漫長性和生存方式的非定居性,為遠距離遷移準備了極大的可能性。而最領先的生產力水平,直接導致了,這一地區人口的全世界的大擴散。這為人口和經濟,及其生產力中心的轉移又準備了條件。遷移人口的生產力水平是直接建立在中東最高水平基礎之上的。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東亞人類大規模強勢活動出現的時間較晚,就認為他們的生產力就落後,進化發展就沒有深厚的根基。

當時間來到新石器時代,出現了對動植物的培育的探索。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珠江流域,雲貴高原優越豐富的生物和地理條件大大增加了人類對動植物培育成功的可能性。就是在這個時代,東亞地區逐漸超越了中東地區成為人類新石器時代最領先的地區,人口和經濟的世界重心發生了轉移。東亞地域的人口從佔世界的2%達到了20%,東亞地區可後幾千年時間人口始終佔世界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就是這個時間導致的。這為超級規模的氏族聯盟的誕生準備了條件。中國五千年天下觀的產生,就是源於這樣一個領先的時代形成的龐大社會組織習慣之中。


世界發展等比周期律

首先,強大的國家主要有以下因素:國土面積,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發展水平,文化,z政治制度等。

1,國土面積,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歷經各朝各代的統一、分裂、統一,最後形成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這個時期,總的來說國土面積是不斷擴大的。其中,在元朝時期,中國的國土面積達到頂峰。

2,自然資源,中國無論廣闊的國土面積還是無垠的海洋,都蘊藏著豐富的各種資源,無論是民以食為天的各種魚類還是經濟發展的礦石,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都在同時期的世界名列前茅。

3,人口,中國的人口一直處於穩步增長的趨勢,人口眾多意味著勞動力和消費力的巨大,而勞動力和消費都可以反過來促進經濟發展,比如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迅速發展的條件之一就是眾多的勞動力和消費市場.

4,經濟發展水平,從古至今,經濟發展主要由消費,投資,生產,技術的變革等因素促進,前面說到中國巨大的人口國土面積等資源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保證,記得有人說過,在過去2000多年,中國的經濟有1800年世界第一。

5,文化科技,首先,中國是唯一的文化文明沒有斷裂的文明古國,不管是四大發明還是數不勝數的史家資料,都是世界文明中最璀璨的花朵之一。

6,政治制度,中國五千年政治制度的發展走過了,皇帝專權向中央集權的道路,無論是權力制度還是國家行政區域的管理劃分總的來說都是與時俱進的,比如三省六部的出現等,這些上層建築的自我完善不斷促進經濟的發展。

7,國防力量,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期,國防力量大小首先取決於人口數量和經濟發展水平,當然這兩者是互相促進的,工業革命後,科技在軍事中的力量越來越重要,所以我們幾億人口的大清打不過幾百萬人口的英國。

8,一個國家的強大,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這個國家的名族凝聚力,名族信仰,我常常想中國今天的世界地位不值得我們驕傲自滿,我認為中國現在的一切都是歷史的正常回歸,中華民族復興任重道遠,我們一起努力吧!


讀書排位筆記

這樣過於自信是不是有點阿Q?清末八國聯軍侵華的奇恥大辱這麼快就忘了嗎?

為什麼這樣呢?一個國家一直都是重要角色,意味著分量吃重。在世界舞臺上分量吃重,有這麼幾種情況:軍事實力強大;.地理位置很關鍵;文化軟實力強大;.經濟實力強大,等等。但怎麼說呢?分量吃重,並不意味著強大,更何況,強和大不能完全等同。以色列很強,但它並不大;加拿大很大,但也不見得多強。

明白了這個之後,再來說為什麼中國從古至今都是the big one,就容易理解了。

1.軍事力量強大,尤其是漢唐時期。

這個跟中央集權有關,城邦國家打仗也不是不能大勝仗,但大部分時候都很悽慘。斯巴達勇士夠強了,也夠悲催。中央集權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是組建強大軍隊的重要前提之一——當然,也不是唯一條件。

2.地理位置關鍵。中國地理東南靠海,北方是戈壁草原,西北是西藏高原喀喇崑崙山脈屏障,在農業時代,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天敵主要來自北方草原。堵住了北方缺口,大部分時間裡面都可以安心發展。而這樣好的地理條件,還有很多出產,經濟往來多,我們能守住交通要道,自然就成了大角色,一旦守不住,國勢就衰落。清朝末年分為經略大陸派和經略海洋兩派,是因為海洋經濟時代已經來臨,地理形勢已經變化。(亨廷頓)

3.文化軟實力強大。中華文化圈佔據世界人口最多,面積也非常大的一塊,按照亨廷頓的文明衝突理論,中華文明圈也是當前最重要的文明之一,其他的是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日本文明和印度文明。

4.經濟實力強大。中國在歷史上相當長時間內GDP都是世界第一,這個不用多說。

5.人口眾多。得益於儒家文明,中國人孩子多,清朝康熙年開始的人口大爆炸至今,人口一直最多。人口多,哪怕是經濟實力不強,因為體量大,如果中央力量強大,仍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所以在國際競爭當中,哪怕不是最強,也還是大角色。


這五點當中,軍事和經濟實力變化起伏比較多,所以也不是沒有捱打的時候,不能說一直強大吧。


西奈山的火柱

答案只有一個,民族性!

中華民族的主體華夏族,是在黃土高坡上的小小部落,一開始他與中國境內的其他部落相比沒有多大優勢。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華夏部落將其他部落打敗、兼併。戰勝了無數次的天災人禍,才掌控了東亞最肥沃的土地。

他依靠的就是遠勝於同時代的民族性格。主要包括:堅韌、包容、尚武和崇文!

1,堅韌

逐鹿之戰前,黃帝大軍被蚩尤大軍殺得屢戰屢敗,直到逐鹿之戰才一舉打敗了蚩尤,隨後黃帝在泰山封禪,這裡是蚩尤的大本營,泰山封禪表示黃帝確立對東夷部落的統治。

黃帝和蚩尤連續幾年的大戰,很難想象在遠古時期,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情況下,他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過了1000多年,大洪水來了,經過幾十年的治理,華夏人又戰勝了洪水。聯想到其他民族對洪水的無奈,可見華夏族的堅韌。

2,包容

逐鹿之戰後,一部分東夷人逃亡到南方的熱帶雨林,剩下的人則成了華夏族的一份子。表現了華夏族的包容精神。

在這種包容之下,越來越多的部落、族群心甘情願的和華夏族結合在一起,讓華夏族越發的強大。從而保持了對周邊的絕對優勢。他不強大沒天理了。

3,尚武

華夏族一直是個尚武的民族,他們崇尚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不向困難低頭,不對強敵妥協。

他們打敗了東夷,打敗了北狄,打敗了西戎,也打敗了南蠻。從立國之初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所以,即便在最貧弱的近代,每遇面對強敵,他們血液裡尚武精神一樣會爆發出來,仍然讓敵人不敢小視!

4,崇文

華夏族尚武但並不野蠻。大量的精英不僅作為征服四方的主力,也擔負著教化四方的重任。

比如周國太子周伯在蘇州地區改造當地部落,讓他們學習華夏文明,成為華夏族的一份子。

因為這麼多的優點,中國不成為強國是不可能的。即便在最弱的時候,也有重回巔峰的希望!

反觀其他國家,沒有包容心的羅馬,越強大敵人越多!曾經輝煌的埃及文明,不斷臣服於周邊的強國,導致在歷史中流逝!尚武的斯巴達人,不懂得以文養武,加過一直停留在野蠻狀態!古印度人則是缺少堅韌性格的典型,所以在強敵面前一敗塗地,成為不可接觸的賤民!


歷史風暴

中國所在地方,雖說是形勝之地,但也因為如此,周邊蠻族國家一直覬覦,從古至今打了不知道多少場仗,很多時候都堪稱滅國級戰役,伏屍百萬,流血漂杵。中國能夠屹立在世界東方,可不是上帝的饋贈,而是先民們用戰爭和犧牲將華夏文明從野蠻的腥膻中剝離開來,形成了文明的高地。

周邊蠻族國家在華夏文明輻射之內,卻又在引力之外。中國人也進行了很多征服戰爭,卻因為“義高於利”的文化屬性,使得華夏的征服是世界上最不殘忍的征服戰爭。姜太公當年征討的東夷、萊夷,在齊桓公時,已經稱為了齊國的僱傭軍了。秦晉“殽之戰”時,戎軍就已經是晉國的盟軍了。孔子就曾說“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如此就可以“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秦時宮闕漢時關)

在這些“無歷史厚度”的蠻族日復一日往復衝擊下,華夏文明逐漸形成了民族自覺,發展到春秋末期,秦、楚、吳、越等國都追認其開國始祖為華夏先民,發展其歷史意識的自覺,與諸夏爭奪話語權,主動融入了華夏文明圈。

直到此時,華夏民族雖已形成,但在世界上,華夏民族並非是一流強國。同期的亞述帝國、波斯第一帝國等西方國家發展水平也不低,甚至中東、西亞的這些國家早於中國攀升了科技樹,掌握了鍊鐵的技術。在埃及第十五王朝時,就已經有了戰車。這些都說明,當時的地中海一帶的文明,因為起步時間早於中國,在這一時期,其文明程度是超過中國的。即使如此,中國也處於第一梯隊,而且由於中國發展出來的禮樂文化,使得中國逐漸走向了與世界其他地區文明都不同的發展道路。中國最早在西漢時期就在人口規模上、經濟體量上超過了其他任何文明,一枝獨秀,中間雖屢有曲折反覆,但大體處在世界前列,一直維持到了近代。

(清明上河圖部分)

那麼中國是憑什麼開始超越這些具有先發優勢的國家呢?

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統一的意識形態。

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很早就在意識形態上達成統一的國家,發軔與周王朝,在西漢時期達成統一。中國人統一的意識形態,即是中國人的歷史共同記憶的記憶。周王朝的“禮樂制度”、倫理制度、宗法制度為後世的中國人所繼承,併成為文化的核心因子,不管遭遇到什麼挫折危難,都能依靠堅守這種統一的文化意識形態,重新凝聚完成復興的力量。所以中華文明才能夠長盛不衰。

其二、大一統的政治體制。

這種政治成熟,正是使中國發展速度超過了西方的制度原因。秦始皇終結了周王朝分封制度,開啟了封建專制制度。這種定於“一”(統一文字、度量衡)的文化屬性,使得中國在2000多年前已經形成了國家政令統一,流官治理。這種政治體制下,中國能夠調集更多的資源參與國際競爭,在於蠻族的較量中能夠處在有利的位置。

如今的歐盟想要做的事,比如歐盟憲章里約定的權力和義務的問題,在2200多年前,秦始皇就已經通過統一和征服戰爭完成了。

其三、龐大的人口和經濟體量免於被征服的命運。

中國處於歐亞大陸的最東端,沒有受到太多外來者的侵佔和攻擊。其實的中國的地理位置並不算優越,因為在大陸的北方是一片廣袤的草原,來自蠻族的衝擊幾千年來一直沒有停息過,有過多次對中華文明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的早熟使中國的經濟很快達到其增長的潛在水平,進入穩態之中。同時,由於處於主流意識形態的孔孟之道崇尚多子多福,中醫又有較為發達和成熟的保健、保障生育技術,所以人口增長很快,很長時間以來都是世界第一,即使在勢力衰弱時,也難以被異族徹底征服和殖民。

(秦始皇定“一”,首開大一統)

也因為中國沒有優秀的鄰居,中國自古形成了“中央之國”的本位文明,沒有和外界發生直接的交流和衝突,形成了類似於“文明孤島”的效應。與蠻族的戰爭和和平,實在難以稱得上交流,他們對華夏文明是索取,而華夏民族向他們學習則是自願性質(如胡服騎射,這樣使得華夏文明只能自我演進,長期以來堅持的傳統文化,形成自洽、穩定的文明體系,也就難以發生英國式的工業革命。

如今的中國為什麼能迅速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強大在於文化的兼收幷蓄與對外開放,在於制度的創新,在於經濟的活躍,在於教育的興盛,在於科技的進步。近代以來中國遭遇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國的傳統文化迸發出了自我革新和自我變更的強勁動力,發奮自強、以夷為師,不斷探索,才最終帶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巨大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