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内有这样的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语言朴实,富含哲理。这种“半称心”的生活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态,被林语堂先生称为“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半称心”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点缘分,人和人相处靠的是一点诚意,人和人相交靠的是一颗真心。岁月需要回忆,朋友需要相聚;缘分需要偶遇,生命需要延续;该来就来该去就去,无所谓灯红酒绿。无论时光如何绵延,让真情永远;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让宽容永远;无论快乐还是忧伤,让祝福永远

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当下。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生活从来都不会停止推你向前,保持专注,别因为后悔而放慢脚步。微笑,原谅,遗忘,然后继续向前!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活法,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有的人一辈子逆来顺受,也有的人放浪不羁,还有的人自甘平庸,但也有人孜孜以求。无须评判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其实,任何一种活法都是人的自由选择,只要从心出发,活得适意而满足,求仁得仁,是谓幸福。

心缺自尊,言行必卑贱;心缺敬畏,言行必随便;心缺诚实,言行必虚妄;心缺涵养,言行必粗陋;心缺教化,言行必无礼;心缺知识,言行必愚钝;心缺良善,言行必恶毒;心缺美德,言行必下流。心是一杆秤,秤出的是自己的言行;言行是一面镜,映出的是自己的心灵。

选择了一种信念,就有了一种坚定的行为;选择了一种行为,就有了一种积极的态度;选择了一种态度,就有了一种舒畅的感觉!面对困境种挫折时,勇敢的对自己说“我能行”,勇于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做生活中的乐观者、强者!

真正的善良不是软弱更不是退让,而是从不去主动伤害别人,不会纠缠不休,懂得适可而止。 为人处世以诚相待,不欺骗,不撒谎。以诚恳善良的心去面对真心对你的人 。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当有人逼迫你去突破自己,你要感恩他。他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也许你会因此而改变和蜕变。当没有人逼迫你,请自己逼迫自己,因为真正的改变是自己想改变。蜕变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每一次的蜕变都会有成长的惊喜!

坚持,不是为了感动谁,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我知道,一路奔跑,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也就平了;再难的事,做着做着也就顺了;再疏远的人,交往交往也就亲了!每次重复的能量,不是相加,而是相乘,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重复和坚持的力量!成功之道,贵在坚持。

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功,那是牺牲了安逸换来的。不要羡慕别人的才华,那是私底下的努力换来的。不要羡慕别人的成熟,那是经历与沧桑换来的。可以欣赏,不要嫉妒,因为那都是别人应该得到的。你应该关心的是,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生活?而你为此又付出了多少努力? 心的距离在于感受,自我收益=自身价值!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