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究竟“神”在哪儿

作为商业片的成熟创作者,宁浩和徐峥的本次合作,将镜头对准了遭遇求医困境的群体,他们的尝试也收获了不俗的口碑。在向来以苛刻的眼光审视国产电影著称的豆瓣上,观众也给《我不是药神》打出了高达9.0的评分。不仅如此,市场也给制作者的诚意以回报,该片点映期间的票房已经过亿,打破了现实题材电影有口碑无票房的惯例。

《我不是药神》讲述徐峥扮演的保健品店老板程勇,因为认识慢粒白血病患者吕受益(王传君饰),误打误撞走上从印度代购廉价仿制药道路的故事。由于专利保护的相关规定,程勇的代购行为属于违法走私,最终被判5年,减刑到3年出狱。

虽然承受了牢狱之苦,但在正版慢粒白血病特效药格列卫2万多一瓶的价格环境下,程勇低价售卖同样有效的印度仿制药,甚至后期贴钱,拯救了很多因无钱购药而垂死挣扎的病患。

这部电影并非凭空创作,而是基于真实案例改编而成。主人公程勇的人物原型叫陆勇,被视作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事实上,陆勇的经历远远比电影还复杂,现实中的他被起诉、网上追逃,最后被无罪释放。在涉及事件主要矛盾的处理上,电影也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

提到国产电影,很多人会想到同在亚洲电影市场“竞技”的韩国,他们拍出了《熔炉》《素媛》《辩护人》这样掷地有声的作品。其实如果论及奖项数量,中国电影在三大电影节上的影响力,曾经远远超过韩国,但这似乎更多是属于过去的荣耀。

近些年来,反观国内电影市场,愿意直面现实生活的导演并不多,制作方很少将拍摄视角下沉,去讲最基层人群的故事。不仅如此,在故事性与票房的较量中,电影工业更偏好于大IP和明星效应,用极具票房号召力却没有丝毫演技可言的“小鲜肉”,拍摄出众多的注水之作,即使故事逻辑混乱,甚至充斥了无病呻吟的矫情,也不妨碍流量明星和劣质影片赚得盆满钵满。这种扭曲的影视制作生态,无形中挤压了现实题材的影片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也会拉低观众的审美趣味。

一部好的电影,首先要有足够的问题意识,《我不是药神》能够成功,除了演员演技在线、服化道设计精良等技术因素,更重要的是关注现实,不回避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它一方面为国产电影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则证明只要有足够的诚意,将广阔的现实题材作为创作根基,国产电影完全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我不是药神》的男二号扮演者是演员王传君,他通过电视剧《爱情公寓》走红,当同年龄段的许多演员顶着“鲜肉”“小花”的名头忙着上综艺“挣快钱”的时候,特立独行的他选择了耐下心来沉淀,在本片中以不俗的演技强势出镜。这进一步说明,正在逐渐成熟的国产电影市场不会让那些有耐心、专注自我打磨的演员失望。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