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韩国电影《寄生虫》究竟“神”在哪里?


奥斯卡最佳影片——韩国电影《寄生虫》究竟“神”在哪里?

韩国电影再添殊荣

2月9日,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韩国电影《寄生虫》一举包揽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国际电影四项大奖,这是韩国电影首次在奥斯卡上摘得桂冠。

就在去年5月,法国戛纳金棕榈大奖花落韩国电影《寄生虫》,这是韩国电影首摘金棕榈,是戛纳电影节近年来最火的一部电影。

随即这部电影迅速被200多个国家引进,在豆瓣和IMDB上口碑爆棚,被誉为2019年必看佳作。

影片探讨了贫富悬殊 阶层固化

影片讲述的是一家穷人寄生于富人家的故事。

  • 剧情梗概

老金是一家之主,一家四口生活在狭小逼仄的地下室里,老金夫妻两个没有正式的工作,两个子女,哥哥基宇考大学四次失败,而妹妹基婷则辍学在家。老金全家就靠着给披萨店糊纸盒勉强糊口,他们是韩国典型的穷人阶层。

虽然日子艰难,但一家人很乐观,小日子过得也是其乐融融。由于付不起网络费,全家每天只能靠蹭附近的免费WIFI;窗子漏进政府喷洒的杀虫剂,老金则拿“反正是免费的”聊以自慰;醉汉在窗外撒尿成了他们经常调侃的话题。

奥斯卡最佳影片——韩国电影《寄生虫》究竟“神”在哪里?


有一天,基宇的好友敏赫来到他们家。因为要出国,敏赫想麻烦基宇顶替自己去给一家有钱人IT企业朴社长家的女儿当英语家教,并承诺会有丰厚的收入。面对这样的条件,基宇应允了。

基宇找来有美术天赋的妹妹基婷给自己PS了一份大学证明,顺利骗过了善良单纯的朴太太妍娇。凭着自己考学的丰富经验和一张帅气的面孔,基宇俘获了朴家女儿多蕙的芳心。朴太太告知基宇自己的小儿子顽劣,但很有美术天赋,基宇于是顺杆推荐了自己的妹妹基婷来当美术老师,当然名字身份全是伪造的。

通过类似的手段和计谋,老金一家全被朴社长一家雇佣。他们通过卓越的演技,成功的获得了雇主的信任,老金甚至感觉自己走向了人生巅峰。

在见识了富人阶层的生活之后,一家人的心态都受到了影响,贫穷成了他们埋在心里不时发作的隐痛。

可悲的是他们并没有脱离自己的阶层身份,直到有一天麻烦找上了门......

  • 主题探讨

本片没有艺术片的枯燥和沉闷,故事讲得很精彩,主题和隐喻都很直白。

片中一个最明显的主题就是贫富悬殊、阶层固化。关于这个主题,导演奉俊昊之前也拍过很多,2013年《雪国列车》同样是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但《寄生虫》更动人的地方,是它并不只停留在阶层固化的简单批判上。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复杂而立体的,没有绝对的善恶对立,老金一家有单纯无私的一面,也有着对付朴先生一家的精明和算计。看上去再恶毒的人也有善良的一刻,表面再单纯的人也有精明的时候。电影并不是简单的站在富人角度批判穷人,也不是单纯的站在穷人的角度批判富人,它想要呈现的是一种更接近现实的状态。

穷与富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禁区,它不可辩驳也无法调和。尽管老金一家利用伪装和计谋都进入了别墅,可要想在里面做到从容和自然,则可能是他们一生跋涉也无法到达的彼岸。

至于这背后的原因,影片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我们只看到了穷人与富人之间的互相纠缠与戕害,却不知道将满腔愤怒该向谁宣泄,这才是阶层固化最让人绝望的地方。

影片的核心——人的尊严

除了阶层固化之外,影片展现的另一个主题则是人的尊严。老金为什么最后失去了理智,那正是我们人除了吃饱穿暖之外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尊严受到了侮辱。人是一种充满韧性的动物,我们的尊严可以一时弯曲,也可以在迂回中寻找,但是不能拦腰斩断,而在那一刻,老金的尊严被拦腰斩断了。

其实《寄生虫》最深层的议题,其实还是关于生命,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它的上限和下限。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追求生命的意义,那些自由与远方、成功与价值,都是我们追求的意义,它们也就是生命的上限。

但是这些所谓的意义,都是人类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还有余力去消费的奢侈品,对于那些如蛆虫一般活着的穷人来说,他们可望而不可及,也根本无力去关心。

《寄生虫》讲的就是像老金一家这样的穷人们,所以它要探讨的并不是生命的上限,而是生命的下限,它是如同空气和水一样维系我们生命的最低需求,它也是我们选择活着而不是去死的理由。

它们就是尊严与希望。

奥斯卡最佳影片——韩国电影《寄生虫》究竟“神”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