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后德国可以用那么快的速度重建?

沈孟栋

德国是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与日本;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战败以后一分为二,国土锐减元气大伤,因为大规模战争的摧残,德国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然而二战以后,德国经济却迅速恢复崛起,成为了全球主要经济体。



德国能够迅速崛起有这么几个原因:

  1. 第一,德意志民族的软实力基础并没有被战争摧毁,仍旧保存着;
  2. 第二,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美国的强力支持;
  3. 第三,德国作为战败国的侧面影响。

德国非常重视教育,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义务教育的国家,当世界上很多国家仍旧处于封建社会的时候,德国大部分的妇女都已经受过了教育;近代,德国人才辈出,科技繁荣,喷气式飞机、弹道导弹、机载雷达、无人机等全都最早出现在德国。


作为战败国,大量的德国人才被美国、苏联等瓜分,即便如此,德意志仍旧保留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加上德意志民族的天性,催动了德意志在二战以后的迅速复苏。

近代德国两次发动大战,主要也是为了争夺海外地盘。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英国等老牌帝国元气大伤,海外领土丧失殆尽,对于德国来说相对来说却是好事——英国、法国等对于德国的优势一夜之间几乎完全消失。

同时,随着世界格局的改变,美苏争霸,德国成为了苏联与美国博弈交锋的前沿,苏联对东德、美国对西德,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支持,使得德意志的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还有一点与日本一样,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军事力量被大幅度削弱,加上德国海岸线的大规模失去,德国在防卫上的耗费大量缩减,专心于经济的发展。


澹奕

二战结束后德国成了一片废墟。 美国为了防止苏联继续向欧洲扩张势力,向西德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使德国能够快速的重建,阻挡

苏联向欧洲地区渗透。



1.德国目前是欧洲第一经济强国。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德国拥有这样的成就来之不易。

2.二战期间美、英两国对德国法西斯实施了大规模地毯式轰炸,苏联军队进入德国后几乎搬空了这个国家。德国的工业基础全部被毁灭。德国能够再次实现大国崛起,这确实是一个奇迹。



3.二战结束后德国70%以上的房屋成为了废墟,德国已经无力翻盘。此时美国与苏联在欧洲地区对立十分明显。苏联控制着东欧地区,对西欧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英、法、德等国家根本没有实力与苏联对抗。



4.美国不想让欧洲地区全部被苏联控制,因此美国开始执行马歇尔计划。对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进行大幅度的经济援助。德国在废墟上重新建设了城市和工厂,德国在十年内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倍。



5.德国在二战后用了十年时间就实现了大国崛起。而很多发展中国家50年也做不到。这是因为德国在二战期间就是经济强国,这个国家不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也保留着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优秀的科研团队,这些无形资产是那些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只要有资金投入德国想再次崛起并不困难。


6.西德崛起后,苏联曾建议只要西德加入苏联的阵营,那么苏联就同意让东德与西德合并,但是西德得拒绝了。西德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直避免与苏联对抗,西德的崛起是标准的和平崛起。



7.因此一个国家如果想强大,必须要有和平发展的环境。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处于战乱,或者国家周边处于战乱之中。那么就会引发国际投资大量外逃,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杜达特洛夫斯基

一、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有:

企业角度有资本、技术工人、技术、管理团队。

国家因素:统一的市场、国民教育素质、国家经济政策、国家政府经济政治领导力、社会保证体系。

国际环境:国际市场、国际资本、国际关系。

二、德国快速发展因素分析。

1.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经济基础雄厚,虽然被摧毁殆尽,沦为废墟。但人还在,产业技术个人在,先进的技术还在,企业家队伍管理人才还在。一旦环境允许,资本到位,经济恢复发展一定飞速。

2.美英法为了对抗苏联,不得不结束对德国分区占领,组建扶持一个经济强大的政治有力的国家对抗苏联。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德国,对德投资,为德国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

3.美国英法吸取二战教训,对联邦德国的改造是测底的,德国测底清楚纳粹影响。德国社会各阶层也进行深刻反省,反省二战罪行,从制度上避免重蹈覆辙。建立了高效廉洁勤政的政府。为德国发展提高领导力。

4.德国日耳曼人严谨认真民族性格。德国大学高等教育和基础技术工人教育同样发达。也为德国发展提供大量人才。

5.二战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德国发展提高赶超美国等原有发达国家机会。德国原有工业基础已经毁灭,重建更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

6.德国作为战败国军事力量还是收到美国限制,加入北约,美国为其提供保护,军费支出比例很小,也为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保证。

7.二战后,欧盟建立(前期欧共体或欧洲钢铁同盟),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为德国发展提供了契机,德国深度参与世界分工,抓住了历史机遇促进经济飞速发展。

三、德国战后历届领导人。

1、奥托·格罗提渥(Otto Grotewohl)1949年10月12日—1964年9月21日 德国统一社会党

2、维利·斯多夫(Willi Stoph)1964年9月21日—1973年10月3日 德国统一社会党

3、霍斯特·辛德曼(Horst Sindermann)1973年10月3日—1976年10月29日 德国统一社会党

4、维利·斯多夫(Willi Stoph)1976年10月29日—1989年11月8日 德国统一社会党

5、汉斯·莫德罗(Hans Modrow)1989年11月8日—1990年4月12日 德国统一社会党

6、洛塔尔·德迈齐尔(Maziere)1990年4月12日—1990年10月2日 基督教民主联盟 康拉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1949年9月20日—1963年10月15日拜恩基督教社会联盟、自由民主党

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1963年10月16日—1966年12月1日拜恩基督教社会联盟、自由民主党

库尔特·格奥尔格·基辛格(Kurt Georg KIESINGER)1966年—1969年社会民主党、拜恩基督教社会联盟

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1969年—1974年5月6日自由民主党

代总理瓦尔特·谢尔(Walter Scheel)(1974年5月7日 - 1974年5月16日)自由民主党

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1974年5月6日—1982年10月1日自由民主党

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1982年10月1日—1998年10月27日拜恩基督教社会联盟、自由民主党

格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OEDER)1998年10月27日—2005年11月21日 德国绿党

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2005年11月21日—今 拜恩基督教社会联盟、社会民主党


人生如梦zhw

德国的二战后重建得益于德国人民在内政和外交的非凡努力。


首先在内政上:

一是转型“社会市场经济” 。二战结束后,德国社会各界围绕未来的经济转型进行了全民大研讨。他们首先反思战争教训,认为一战后很长时期德国贫富差距过大、劳资矛盾突出,是纳粹政府登台一呼全国疯癫的主要因素。其次对比选择,大家认识到

传统的英美自由竞争的工业资本主义模式,难于解决德国战后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选择成为了全民共识。随之德国重建就以货币改革为先导,将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等综合考量,开始了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脱胎换骨改造转型。


二是从政治上坚决与纳粹德国切割,制定法律禁绝一切纳粹思想、宣传、组织,否定纳粹历史,严打纳粹残留,以“新德国”的形象展示世界。

三是以工业制造业立国,注重科技先导,提高产品质量,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使之成为支撑德国经济崛起的主要支柱,在全球确立了“德国制造”的良好形象和品质。

四是注重人才储备和教育体制重建。确立了技术培养的职业教育和技术研发为主的综合教育两翼齐飞格局,教育投入空前加大,“需求”导向切近生产,以德意志民族的高素质人才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为经济腾飞奠定了人才基础。

五是社会政策重视“公平” 。战后德国将公平与公正作为国家追求的至高目标,建立了完善为人称道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分配制度上通过政府的调控克服收入和分配上的不公平,把社会稳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

其次在外交上:
一是真心诚意反省纳粹德国带给被侵略国家的灾难伤害,以“赎罪”的态度善待周边国家,该认罪就认罪,该赔偿就赔偿,洗心革面获得认同。


二是认定战后德国被分割划定的利益格局,包括领土边界、海外殖民地,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两德统一,把历史结点定格在“新的德国”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是积极解决“法德矛盾”,把两国的百年纠葛恩怨一笔勾销,把两国关系纳入欧洲一体化的轨道,这就为德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最后是“马歇尔计划”的空前助力:

“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奠定欧洲复兴的重要助力行动。该计划是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一揽子计划,从1948年4月到1952年4个财政年度,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一系列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总计达131.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德国受益最多,是德国能快速从废墟上站立起来的重要助力。

发展就是硬道理。德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满目疮痍国家自强自立,最终成为世界尊敬翘楚的典范案例。


今古达观

工厂可以被炸毁,机器可以被拖走,但是人脑子里的知识是带不走的。



人才保护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中国才是“一穷二白”,而德国人不是。德国,包括日本,对于理工科人才的保护,是超越了“人道主义”概念的。举个例子说,日本在招募神风特工队员时,理工科的学生不收,国家的未来需要“你们”。死的人都是什么人?而留下来的,都是“精华”。

一战后,德国能迅速崛起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高素质的人才有的是,只要资金到位,恢复只是时间问题。



正确的站队

光有人才也是不够的。还得会站队。二战后,德国人反思的更透彻,认真贯彻了两项精神指示。

(1)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2)闷声大发财

执政的右翼政党,主导经济口号就是“增长、增长还是增长”

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点,没说错。

把法西斯消灭,杜绝走极端的可能性。纳粹党的“要大炮不要黄油”只是一剂兴奋剂,短时间能刺激复苏,长久来看,大炮能当面包吃吗?跟美国人站在一起,要什么给什么。还不用养那么多军队,劳动力大大释放。

有时候,选对一个大哥,比自己傻乎乎的蛮干,要重要。



劳动力素质高

光有人才和援助,依然不够。德国人讲服从,自尊心强,工作积极性也高。全社会有复兴德国的共识!


Mer86

主要是美国因为二战后的国际形势变化觉得应该重新武装德国,也要发挥德国之前工业体系的作用,而且欧洲要重建还就得需要德国的重新发展。

因为在德国统一后,随着德国工业的发展,欧洲大陆实际是围绕着德国建立了一整套工业体系,德国是这个体系的核心,这个是历史形成的,有它的惯性和力量,美国要低成本的重建欧洲需要顺应这个体系,那么就必须要把德国再次扶持起来。

当然,德国人自己的底子厚实,老百姓的教育水平高,技术学校的体系完备,熟练的工人多,美国人只要把约束放松,再给一点启动资金,德国人就能起来。赶巧了,美国人又以慷慨著称,给的钱足够多,德国的发展也就极为迅速了!

但是,美国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因为当时德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其实现在也不行,他们仍然在美国的掌控之下!


帝国历史观察者

两次单挑世界的能力,那是从普鲁士时代,人家就开始全面重视教育,世界第一个普及全民义乌教育的国家,重视人才的力度都是同时期其他西方列强不能比的,一直到二战结束,德国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稳居世界第一,人才的全面开花使得德意志开始在欧洲迅速崛起,不论当时的工业产值,科技力量,还是后备人才基础都远超同时期其他列强,即便二战结束,德国战败,毁灭的只是人家的基础设施,哪怕美苏对德国疯狂的掠夺,凭借自工业革命以来,积累的庞大人才基础,照样迅速崛起,这也是我们建国后,大规模普及扫盲教育,的原因,日本虽然没有德国那种重视教育的力度,但比起同时期整个亚洲都是教育严重落后几个世纪所有亚洲国家,日本可谓相当优秀了,所以日本战后崛起,除了有美帝的扶持,其自身的原因也很重要,所以美帝扶植了这么多国家,就日本和德国是最亮的两颗超新星,其他都是大众的存在


第三纵队队长

日耳曼民族的凝聚力特别巨大,本身一战以后德国的领土大幅缩水,二战失败以后德国的青年男人死伤太多,德国一片废墟,劳动力的任务特别艰巨,外加一战的巨额赔款。年轻加年老的女人把大部分领域的工作都承担下来,使得各个行业都能正常运转。所以说德国的重建速度主要是德国的女人跟日耳曼的凝聚力


无法弥补的错858

人!

一个国家强大,首先是民众强大。国家要让人民要受到良好的教育,民众掌握无形的知识和技能。房屋可以炸毁,知识不能炸毁,才能不会炸毁。

人民团结 ,有共同的命运,没有二元社会分裂结构。没有柏林人比别的地方的人优越的情况。过圣诞节没有人口大迁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