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战事之抚顺城守卫战

明清战事之抚顺城守卫战

抚顺城守卫战,是在明代中叶围绕塞外重镇——抚顺城,在明王朝与蒙古及建州女真之间发生的一场城市攻防战。

自朱元璋定鼎南京,建立明朝以后,东北的经营就成为他须臾不可忘怀的要务。为了征服和驱逐元朝的残余势力,巩固明王朝在东北的统治,朱元璋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立了定辽都卫指挥使司,后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在这个机构下面,先后设立了定辽、沈阳、铁岭、三万等25个卫,两个自在州,“塞冲踞险,且守且耕”。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沈阳中卫东北40公里的古贵德州地修筑了抚顺城。这座城池的规模,依照《辽东志》的记载:“周围三里有奇,池深一丈,阔二丈,城门二。”城南一里有教场一座,城内有专用的粮仓、预备仓。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抚顺千户所,由抚顺备御统辖,归领于沈阳中卫。抚顺作为防御辽东东部山区的屏障和联系北面开原和南面辽阳的枢纽,成为军事要地。

明正统十七年(1449年)七月,“土木之变”发生,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剌也先掳去,明王朝一时现出虚弱无能的情形,东北地区的女真诸部、兀良哈、鞑靼等部皆附也先抄掠辽东,明军在抚顺的防御显出紧张之态。这一年,蒙古兀良哈部犯抚顺,明“监军王翱以抚顺地当要冲”,急调都指挥同知鲁全“守之,虏知有备,遂不敢犯”。鲁全,湖广沣州人,原为羽林左卫指挥使,以功升都指挥使同知,调辽东,守备沈阳。这次军情紧急,鲁全又被调到抚顺。

第二年,明景泰元年(1450年)五月,建州、海西、野人女真首领李满住、凡察、董山、塔剌在蒙古也先的胁迫下,率兵袭扰开原、沈阳等地,并率众1.5万余人,围攻抚顺城。当时城内明军驻兵仅1100余名,女真兵“四面蚁集,穴城欲登。(鲁)全督军扼之,令男妇运薪城上,贼近城,辄熟薪投之,贼不敢前”。

次日,李满住又一次发动进攻,鲁全命令守城将士在城墙上剜斜窟,“以铳击之,矢石俱下”。李满住等攻而无功,遂引兵退去。这场守城之战,是明代抚顺城第一次经受战火考验,鲁全也因守城有功,升任都指挥使。

同年八月,明朝与瓦剌也先议和后,瓦剌也先派部将脱脱不花率兵,扬言“要去攻剿建州卫都督李满住、董山等”。李满住无奈,在蒙古与明军的双重军事威胁下,率部下移居浑河迤南,以避兵锋,保存实力。同时,李满住一改以往的态度,开始与朝鲜频繁接触,希望改善与朝鲜的关系,避免三面受敌。建州女真对抚顺城的第一次威胁,终于在明王朝政治与军事的双重压力之下得以解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