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顶天时代的明教为何会破裂?

曾shine

盛极而衰几乎是必定的规律。明教分裂是在阳顶天之后,根本原因在于其他人没有任何人能服众。

阳顶天本人武功超绝,除了张三丰无人能敌,不仅武功高超,统治明教二十年,才智也必定不弱,在阳顶天统治下明教极为兴盛,各大派从没有人敢进攻明教,而且抗命波斯宗教投降元朝。

可见阳顶天无论是武功还是智谋、气概都是一等一的水平,而且从遗书中对出轨妻子多有愧疚,说明性格敦厚。

阳顶天手下也是能人辈出,逍遥二仙、紫白金青四大法王加上其他五行旗使等等

通过一些其他人也可以侧面看出众人对阳顶天的佩服。

殷素素道:"我爹爹昔年跟我说道,他一生所钦佩的人物只有两位,一是明教阳教主,他已经逝世,此外便只是尊师张真人。连少林派的'见闻智性'四大高僧,我爹爹也不怎么佩服。
金花婆婆道:"谢三哥,你还记得'四大法王,紫白金青'这八个字么?想当年咱们在阳教主手下,鹰王殷二哥,蝠王韦四哥,再加你我二人,横行天下,有谁能挡?"
韦一笑长声一叹,说道:"阳教主派逍遥二仙排名在四大法王之上,确是目光如炬。这等计谋,甚么鹰王、蝠王,都是想不出来的。"范遥道:"韦兄,你赞得我也够了。"

杨逍、范遥、紫衫龙王、白眉鹰王、金毛狮王、青翼蝠王,哪个不是武功卓越、才华横溢、桀骜不驯之辈,但是都被阳顶天收服。依靠这些人的武力与才智,明教达到鼎盛。

但是同样一旦失去阳顶天,这些人互不统属互相不服,必然会引起明教的分裂。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悍将谁也不能服众。

论武功也许杨逍比其他人稍强一分,但也只是稍强。而且杨逍心胸狭窄又盛行洒脱,不能服众。范遥儿女情长,龙王是外国人,鹰王大局观稍差,蝠王武功差一些,狮王远走。

上面说了这些人本身都是一些才智卓越又桀骜不驯的人,没有超越他们的才能,怎么会诚服。


妖鬼杂谈录

明教在阳顶天失踪以后分裂是必然,因为在阳顶天时期明教高层派系已然成行。

阳顶天时期,明教就有三股实力,一股是以杨逍为首的“阳顶天嫡系”,一股是以谢逊为首的“阳夫人嫡系”,一股是以殷天正为首的“天鹰系”。

首先,“阳顶天嫡系”是阳顶天极力培养的青年才俊。

代表人物就是杨逍和范遥,二人年龄差不多,在成为光明使者之时二人着实年轻,只有二十来岁,可谓意气风发。二人得到阳顶天的器重,武功和能力都不在话下,特别是杨逍,是阳顶天当做未来继承人来培养的,故而阳顶天传授他“乾坤大挪移”,这个意义就很明显了。但是“逍遥二仙”最大的不足就是年龄太小,难以服众,特别是“四大法王”和“五散人”难以摆平。而杨逍因为选教主之事与“五散人”闹崩,直接导致“五散人”成为杨逍教内的对头。

第二,“阳夫人嫡系”是以谢逊为首的“四大法王”和“五散人”。

阳夫人是谁?阳夫人就是成昆的师妹,就是谢逊的师叔。准确来说,谢逊应该是明教最得人心的,“紫衫龙王”黛绮丝唯一佩服之人就是谢逊,可见谢逊最是人缘好,在教内除了阳顶天就数他最能服众,“青翼蝠王”也对其是欣赏,而“五散人”最初选教主应该就是推选谢逊或者是殷天正,导致与杨逍失和。但是如果“五散人”推选的是殷天正,那么“五散人”和天鹰教的关系肯定很亲密,事实上并没有,可见“五散人”与殷天正的关系只能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非盟友的关系。那么“五散人”肯定就是支持谢逊的。所以,谢逊在明教实力算是最强,却被成昆利用。

第三,“天鹰系”自然是殷天正的嫡系,他的儿子殷野王是最重要的助手。

准确来说,“天鹰系”属于中立的,真正的重要人物只有白眉鹰王一人,他是看不惯杨逍和“五散人”的不和而赌气而出,然后自立门户,但是殷天正这个人物是很了不起的,他一人把“天鹰教”打造的有模有样,而在明教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又来护卫光明顶,可见白眉鹰王着实是忠肝义胆,光明磊落的好汉子。



一场办公室恋情引发巨大危机。

当“光明右使”范遥第一眼看到异域风情的黛绮丝时,他就怦然心动了,此生就绕不开这个美丽的女子,可是这位从波斯总坛而来的人物却对范遥毫无感情,甚至教主阳顶天也为二者撮合,希望二人能够在一起。

本来教中恋爱自由,而阳顶天极力撮合是有目的的,因为他要壮大自己的嫡系实力,如果黛绮丝和范遥在一起,那么意味着黛绮丝肯定和“逍遥二仙”走的近,就肯定是属于阳顶天的嫡系实力。正是因为“逍遥二仙”太过年轻,底子太薄,这让阳顶天也很犯愁,只有想办法增加他们的实力。这样,拉拢黛绮丝就至关重要。

但是,没想着黛绮丝性格异常坚定,就是不同意和范遥在一起。这就导致很尴尬的局面,本来范遥想去拉拢她到“逍遥二仙”这一方来,却直接导致她走向谢逊那一方,这个局面反而比不拉拢还不利。

为了还给阳顶天一个情面,在阳顶天面对韩千叶挑战时,黛绮丝自告奋勇替教主出马,最终不辱此行,为阳顶天赢得颜面,阳顶天大喜,就封她为“紫衫龙王”。

而最苦闷的当然是范遥,爱情事业双失利。



阳顶天传位充满了玄机。

阳顶天发现成昆和自己老婆暗中勾搭,导致他练功“走火入魔”,危急之际他写下密信,传位给谢逊。

其实阳顶天匆忙之间选择传位谢逊是不得已而为之,并非他内心之所愿。因为他内心的人选自然是杨逍,但是杨逍过于年轻难以服众,又心胸不够不会处理关系,至少还得磨练十年二十年才可以,但是现在阳顶天只怕就要一命呜呼了,肯定不能选择杨逍,那就只有谢逊合适。

阳顶天选择谢逊无非就是平衡各种势力,至少谢逊在教中没有敌人,无论是光明二使还是四大法王,还是五散人,唯一一个能平衡之人就是谢逊。

只可惜,阳顶天这封密信并没有到谢逊手里,这就成了明教分裂的第一个触发点。

教主失踪,立马就有各种声音,怀疑的,寻找的,阴谋的等等,而没有指定谁做教主,这导致杨逍也难以制止各种声音。所以,明教高层就开始互相猜疑,不得安宁。

随后,黛绮丝破教而出,范遥负气西行,这是明教分裂的第二个触发点。

谁教主失踪,“紫衫龙王”还和人私奔,成何体统,故而谁都对黛绮丝意见极大,黛绮丝只有离开。而范遥为了寻找教主也离开光明顶去了西域。

再者,成昆制造谢逊家的暴行,让谢逊彻底疯狂,在江湖上滥杀无辜,这是明教分裂的第三个触发点。

本来教中一团糟,接下来一方面寻找教主,一方面推举新的教主,而谢逊却离开了光明顶在江湖上唤起血雨腥风,直接导致推荐他做教主之人六神无主,而推荐教主之事也是争得不可开交,最终无疾而终,随后五散人和杨逍大打出手,直接闹崩。

最后,殷天正负气而出,是明教分裂的第四个触发点。

殷天正看着明教内部一团糟,就选择离开光明顶,自立门户,最终创立“天鹰教”。

正是这四个触发点,直接就导致了明教彻底的四分五裂,最终被六大门派找准时机,最终若非张无忌从天而降,明教就提前玩完了。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25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明教之乱,实是必然。从大数上来说,它不为朝廷所容,一旦朝堂与武林交好,那么庙堂的决策就会影响并指导江湖的刀锋所向,例如后来朱元璋便禁了明教。而最直接的问题出在
教主阳顶天两口子身上,阳顶天治教治家无能,阳夫人与成昆通奸不守妇道,终于一步步自毁其基业。





阳顶天一代英豪,居教主之位而不知改革教规、约束下属,武功虽高,却德不配位。外不能与中原武林修好,内不能整合教内隐忧,因此兵戈动于外,祸患起于内。最后是萧墙之乱,中了成昆的恶毒算计;而成昆之害,又是心伤情妇阳夫人之死。




  • 一、天下大数

1、明教教义可疑,威胁国家统治

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传入中土;杨逍作《明教流传中土记》,有关于明教的来龙去脉:

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起大建寺院;

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被禁,“朝廷下令杀明教徒,明教势力大衰”。

佛教自东汉明帝(公元57年)传入中国,中间虽经“三武灭佛”的人为打击,但很快就恢复了元气,与道教一起影响了国人千年。而反观摩尼教,短短150年中(843-694年)就迎来了灭顶之灾,不得不说一定是根子上的东西(教义及信仰)出了问题。

以其教义而言,世间之事,非黑即白、非光明即黑暗,缺乏严谨的世界观和丰富的辩证。可想而知,朝堂之策但有不如其意者,在他们眼里自然便是“黑暗”,亦即是他们所必须反对的。

因此他们其实迹同反叛,蒙元为异族,其反叛行径才能一呼百应。但其虽肇兴了大明王朝,可是朱元璋登基不久,便立刻下令将其与白莲教等民间结社一律禁止。

不得不说,这是其教义引起了朱元璋的反感和警惕。



2、教名易“摩”为“魔”,近乎人人喊打

在统治阶级的重拳打击之下,明教为图生存,行事诡秘,难免有胡作非为之事,因此民间以其谐音,呼为“魔教”。

魔,魔鬼也。这当然不是好词。从此之后,这个称谓如附骨之蛆一般缠绕在明教身上,一直到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左右的蝴蝶谷大会,明教举起驱逐鞑虏、救济斯民的义旗,教主张无忌名动天下,武林各大门派钦佩之下视其为首,才慢慢不再这么叫。

这660年之中,明教没能扭转自己在朝廷眼中的印象也就罢了,便连在民间,也使人避之惟恐不及。

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方腊之乱(方腊死于1121年)才过去十余年,在两浙州县,明教便又死灰复燃:

方腊之后,法禁愈严,而事魔愈不可胜禁。

其生命力顽强无比,这对其本身来说是好事,然而对国家统治来说,好比炸药,不知何时便会爆发出山崩海枯的力量。




  • 二、阳顶天的无能

雄心勃勃的阳顶天继位为教主后,封了左右光明使、四大护教法王、五散人,建立了护教部队五行旗等。

这当然是阳顶天的雄才大略,然而他非但对明教在朝廷和民间的邪恶声誉视而不见,而且连本教的发展规范以及自身谋划,也毫无作为。

细究之下,其无能者有五:

1、在其任内,明教未能扭转其在官方的负面形象;

在朝廷眼中,依然是叛逆。所以六大派大军到来时,无大势可借。当然因为在元朝,借朝廷威压就相当于投靠鞑子,但如果是另一个朝代呢?

2、与武林各大门派的仇怨越结越深;

不但没摆脱魔教之名,反而阳顶天得罪少林、杨逍得罪峨嵋和武当,后来谢逊更将武林中人一股脑儿全得罪了个精光。

3、对波斯总教有防范之意,而无断交之心;

阳顶天遗书云:

本教虽发源于波斯,然在中华生根,开枝散叶,已数百年于兹。今鞑子占我中土,本教誓与周旋到底,决不可遵波斯总教无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为主。圣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华明教即可与波斯总教分庭抗礼也。

这段话已显示阳顶天对波斯的警惕,可是他既有此意,当非短期,然而他竟然便接收了总教送过来的黛绮丝入教,造成了明教的第一次分裂。

我堂堂中华男儿,人中之龙,神功盖世,却不思在心理上摆脱夷外总教的影响,反以“周旋”之举为望,岂不令人失望之极?

他指望寻回圣火令,却不是为了独立,而是为了“分庭抗礼”,这更是没出息到了极点!

总的来说,阳顶天缺乏那种“波斯总教算个什么东西”的霸气,缺乏那种破而后立的伟大决心!

诸位请想,构成明教基石的是广大中下层教众,他们的教义从哪里来?当然是惟光明顶经典为准,又管波斯人屁事?再说波斯远在域外,可以说中国的底层教众99%都没听过那里,又有谁会把那帮夷人当回事?!

既然如此,波斯人对中土的束缚,其实可以说是对阳顶天一人的束缚。阳顶天若决意将波斯人一脚踹开,则整个明教自然对波斯人弃之如敝屣。



4、其王牌部队五行旗只能困于光明顶,而不能像天山童姥一样挥师东征,聚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等强大势力于麾下;

明教既以颠覆一国以己任,当然会广收教徒。我曾数次写到:

窃以为,明教在元末控制的总人口至少已占全国的1/10,按元朝巅峰时的人口7000余万(《元史·地理志》“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户部钱粮户数一千三百四十万六百九十九”,按通用的计算方法每户乘以五人,得到人口数67003495人,加隐瞒不报者,约7000余万)计算,则为700余万。

此时明教已坐拥百万之众,旗下高手无数,阳顶天本人身负“乾坤大挪移”第四层神功,在武林中已是数一数二的绝代高手,倘若挥军东向,学天山童姥一般,六大门派谁能挡其倾巢一击?

整合完江湖势力,明教更其庞大,到时竖起反元义旗,可奏全功。

可惜阳顶天显然并没意识到这一点,以至于空守宝山而不知,可惜、可叹!



5、对教内高层矛盾失之明察;

黛绮丝天姿国色,却与阳顶天之敌韩千叶成婚,这使光明顶上那些仰慕她的少年尽皆衔恨,最后黛绮丝破教而出,为明教的分裂拉开了序幕。

阳顶天死后,众人为争教主之位,终于光明左使杨逍暂掌光明顶大权,光明右使范遥远走极西花剌子模,白眉鹰王殷天正于东南自创天鹰教,青翼蝠王韦一笑争位失败远走,五散人去向不明,金毛狮王谢逊受人算计独居海外。

偌大一个明教,自此四分五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三、老婆讨错了,害死三代人

以上也就罢了,最终使明教陷入空前大危机的却是成昆的大阴谋。

阳顶天既乏谋国之才,更无谋身之术。

不懂谋国,最多使明教沦为三流门派。不暇谋身,则容易把自己的命也搭进去。

光明顶摇摇欲坠,明教行将教灭人亡,全在于“变生肘腋,祸起萧墙”。

阳顶天夫人,本是成昆的师妹,两人从小便有婚姻之约,想来也早已生米煮成熟饭,有了儿女私情。

天下女子何其多,可是阳顶天眼里竟只有这一个女子。

他娶妻之后,夫人依旧和成昆恋奸情热,两人时时幽会,成昆由是得知光明顶地道。

三角恋的结果便是阳顶天一朝发现之后,承受不了这人生之大不幸,立马走火入魔而死,而阳夫人知耻而自杀殉夫,可是成昆没了姘头后挟滔天之恨,发了毁灭明教的毒誓。



他先逼得谢逊家破人亡,谢逊性子激愤,为报仇大开杀戒,拳毙少林神僧空见,掌伤崆峒五老,王盘山一役杀人不计其数,终如愿以偿的成了成昆手中之刀,不但将自己,也将他身后的明教逼到了武林的对立面。

六大派出师征伐西域,便是与明教之仇,已成死仇,更无转圜余地。

光明顶上,众高层分崩离析后,剩杨逍勉力维持、强自支撑。当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之时,明教已是覆灭在即,回来护教之人却因昔日矛盾,仍与杨逍打生打死,此时成昆从秘道而入,忽施偷袭,竟尔一举打倒了明教七大高手。

接下来,成昆便要上坐忘峰,先灭明教圣火,再埋下烈性炸药,毁其总坛,使明教烟消云散,让救援之人全部上西天。

……

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阳顶天娶了一个不该娶的女人。

这女人当然早已不是黄花闺女,婚后也是频频给他戴绿帽子,阳顶天却不但不察探一下其婚前情史,反而将她当成了宝,带她进了光明顶秘道。

可以说成昆针对明教的整个阴谋,全因阳顶天娶其师妹之故。

老阳如果不娶,就算危机仍在,也不至于来那么快,来得那样激烈。





昔日曹操与袁绍纵论天下,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二人之论,都是真正的大战略,袁绍仗地势形胜,曹操任天下智力,袁绍倘若不是遇着曹操,天下谁能是他敌手?曹操倘若不是赤壁之败,也早已一统天下。

阳顶天如果驱师出西域而逐鹿中原,依袁绍故智,自能无往不利,可惜他终究是个何足道似的人物,只可偏安一隅。

他选择的路近似曹公,借众人之智力,收人才于囊中,可惜败在无御人之道,别说“无所不可”,就连“一丝可能”也没做到。

阳顶天之败,败在不读书耳。

最后他说:

余名顶天,然于世无功,于教无勋,伤夫人之心,赍恨而没,狂言顶天立地,诚可笑也。

读之凄楚,但还算有些自知之明,惟其如此,方令人大起同情、仰慕之心。





王事情

阳顶天时代的明教为何会分裂,咋一看这问题似乎有点问题,因为阳顶天在的时候明教十分兴盛,大家都好好的。仔细想想又有些道理,这阳顶天跟夫人突然失踪,生死不明,明教教众都不知道阳顶天去哪了,但是仍然奉他为教主,后来过了几年,大家都忍不住了,互相不服,明教四分五裂,那个时期既没有选出新教主,也没有确定阳顶天已经死亡,这样看来,仍然可以算是阳顶天时期,所以这问题没毛病。

要想搞清楚阳顶天时代明教为啥分裂,就要先搞清楚为啥阳顶天时期明教可以集中这么多英雄好汉,创造了一个明教鼎盛时期。明教既然称教,那就跟一般的帮派有所不同,不仅牵涉教规,还要有信仰,按倚天所说,明教唐代就从波斯传入演化而来,信仰光明,崇拜火,拜得是明尊火圣,而且明教一向跟朝廷不对付,比如北宋方腊起义就是明教。到了元代,明教更是以驱除胡虏为己任,更加跟朝廷作对。

明教发展几百年,一路也是起起伏伏,到了阳顶天当教主,明教又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加入的英雄各色各样,他们的武功、背景、出身各不相同,来自五湖四海,大体却有几个共同特征:一是以驱除胡虏对抗朝廷为己任,二是遵从明教信仰教规,三是敬佩阳顶天的武功为人。这三个共同特征既是各位江湖好汉加入明教的原因,也是他们可以共同保持团结的基础。看看这些人物,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使,单挑一个出来都足以担当一个大小门派的掌门。特别是左右使和四法王,更是本领高强,心高气傲之辈,若非阳顶天是当时武林除了张三丰以外的第一人,还真罩不住这么多大能。

明教招人,兼收并蓄,不问过去,有和尚如说不得、彭莹玉,有道士如张中,有异族如紫衫龙王,金毛狮王那长相估计也并非中途人士,只要你有本事,遵从教义,皆可在明教担任要职。这样招人好处就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但是坏处也明显,就是大家彼此不会完全了解,并不是完全信任服气,除了对阳顶天,互相之间感情一般。阳顶天能够把明教发展的如此兴旺,这些问题他肯定有所考虑,所以他开始重点培养自己最喜欢的杨逍。杨逍那时候年纪尚轻,性格高冷,与教中很多人闹过不快,不过杨逍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十分机敏,培养一番还是大有可为的。

但是阳顶天太自信了,他的武功在江湖里数一数二,正常情况下再活个几十年没问题,他也想不到会因为自己老婆的奸情而死于非命,于是乎,一切都来不及。当他发现自己老婆时,气得走火入魔,还是忍痛写下遗言,杨逍不够成熟,只好把教主之位暂传与平素在教中威望最高人缘最好的谢逊,但是没想到的是他死了,他老婆因为羞愧也自杀了,明教又有个破规矩,除了教主,教众不能进入密道,于是没人知道阳顶天夫妇哪里去了,也没人知道他的遗嘱。

前面说过,明教那会儿那些大能因为三个原因凝聚一体:民族大义、教义和阳顶天。几天找不到阳顶天,众人就失去了凝聚的基石。首先背负秘密使命又因为婚事跟明教许多人闹的不开心的紫衫龙王出走,再过几年,矛盾冲突大爆发,各人互相不服,是出走的出走,自立门户的自立门户,最后只剩下杨逍一个在光明顶上,明教就此分裂。

但是不得不说,明教即使四分五裂,大多数人还是抱着一日入教,终身在教的信念。比如倚天开始出现的明教下层信徒常遇春,精壮小伙子,只吃米饭和蔬菜,坚决不碰肉。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五散人、韦一笑与杨逍不和,也都跑去帮忙,五行旗使也尽数回去拼命,殷天正已经自立门户天鹰教,看到明教有难,依旧义无反顾回去帮忙,就连谢逊双眼已瞎远在海外岛上,事后听说这事都表现的很激动。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武功更加厉害而且有恩于明教的张无忌才可以一致得到众人拜服,成为明教新任教主,明教再次凝聚。

在这里,只有两个人表现的比较可疑。一个是紫衫龙王,她本是波斯总教派来的,一来心就不在一根线上,二来总教的教义十分奇怪不人性化,已经得到爱情滋润的紫衫龙王对教义越来越排斥,三是因为自己婚事跟明教大多数兄弟结怨,也间接导致后来丈夫伤故。所以紫衫龙王真的跟明教恩断义绝了,明教有天大的灾祸,也跟她无关了。



另一位就是紫衫龙王的仰慕者,光明右使范遥。范遥行事狠辣,正邪不定。他不惜毁容混人汝阳王府卧底绝不是为了什么荣华富贵,这点我是相信的。但是他个性阴毒,做事全凭各人喜好,对于明教教义和其他弟兄性命,他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比如为了获取信任,他违反教义,亲手杀死几名明教兄弟。比如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成昆偷袭那一段,如果没有张无忌,那杨逍、韦一笑、五散人全都要挂,明教高层消灭一半。我在想,如果没有张无忌出现,范遥可能都不会再返回明教,他能做的顶多只是暗中找成昆和六大门派的人报仇。


除了他俩人,其他各大明教高层其实对于教义和同门之谊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重新聚义只是缺乏一个类似阳顶天那样的人物。但是阳顶天那样的人物太难得了,可能一百年才出一个,如果不是小说的套路情节,出现了一个更加厉害的张无忌,那明教的分裂就只能一直继续下去。


一览众河小

中土的明教自唐中叶由波斯传入之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融入中土众教,薪火相传,各行各业各门各道皆有明教中人。只因明教行事偏激,与中原武林诸派积怨甚深,再加上常常得罪权贵,自宋代以来朝廷视明教为“邪教”,欺压明教,是故明教教众往往起事回应,至蒙元灭宋,中土明教更是拒绝了波斯总教投靠蒙元之令,背负起恢复汉室江山的抗元重任,特别是之阳顶天担任教主的二十年间,明教蒸蒸日上,为抗元大业打下坚固的基石,最终在张无忌时期完成复国大业。



公元1120年,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道教教主)的宋徽宗派黄裳带兵攻入西域光明顶明教总坛,企图剿灭明教,这一战,黄裳杀死了明教众位法王和使者,致使明教元气大伤,不能支援正在中原率领起义的教主方腊,第二年,教主方腊被教中叛徒告密,受伤被俘身亡,起义失败。经此一役,明教衰落竟长达近百年之久,到第三十一代石教主期间,更是将中土明教的信物“圣火令”失落,被波斯总教收回,此后三十二代周教主曾想通过练成明教教主传教神功“乾坤大挪移”,往波斯总坛迎回圣火令,却因功力不足,引致内伤而死,于是只能将此遗命传给继任教主,继任教主正是明教第三十三任教主阳顶天。




辉煌

阳顶天少年成名于江湖,接任教主之后,内修外攘,加上他武功高强,为人豪气冲天,至情至义,教中兄弟对他钦佩至极,因而明教蒸蒸日上,好生兴旺。在他的带领之下,明教在他教主之下,分设光明左右使,嫡传弟子杨逍任光明左使,普阅天下武学的大帅哥范遥为光明右使,合称“逍遥二仙”,二使之下设三大法王,分别为白眉鹰王殷天正、金毛狮王谢逊、青翼蝠王韦一笑,法王之下又设五散人和五行旗。在他去世之前的两年多前(大概在1325年左右,阳顶天逝世于1327年),因黛绮丝护教之功,他的夫人又封黛绮丝为紫衫龙王,排位四大法王,其他三法王因她护教之功,尊她为首,故此有“紫白金青”四大法王之称,黛绮丝也尊其他三人分别为殷二哥、谢三哥和韦四哥。

明教向来行事偏激,故与中原武林各派素有积怨。阳顶天接任教主之前,行走江湖之时,也与人积仇不少,韩千叶(后来的银叶先生,黛绮丝丈夫)的父亲,当年就是因为与阳顶天言语不合,大打出手,最终被阳顶天以一掌“大九天手”打成重伤,跪地不起,只因他不服败在明教中人手下,于是立誓日后要让子孙找阳顶天报仇,阳顶天豪杰之人当然应允,这才有了十几年后韩千叶至光明顶寻仇,黛绮丝挺身而出护教获封紫衫龙王之事。然而随着阳顶天明教势力坐大,与中原武林诸派的摩擦也越多,特别是在阳顶天娶了成昆的师妹之后,在成昆的挑拨之下,这种间隙也越来越大。



中原武林诸派皆以铲除明教为除魔正道,几年之间,少林峨嵋等名门正派先后挑战明教挑战阳顶天。少林三大高手渡厄渡劫渡难与阳顶天的一战,是最关键的一战,此时的三渡是少林武学中兴之后第二代人才中的佼佼者(第一代为无色禅师),当时的他们是少林仅有的练成“大力金刚指”的三位高手,渡难的“须弥山掌”也是大成。而阳顶天自接任教主之后,就开始修炼明教传世神功“乾坤大挪移”心法,此时已破第四层大关,天下之中除了武当张三丰,已是难逢敌手。“乾坤大挪移”神功当真威力无比,阳顶天以一敌三,丝毫不落下风,最终力退三渡,并且打伤了渡厄一眼。这一战使阳顶天的明教声名再次大振,中原武林对明教畏惧三分。三渡以三敌一,大败明教之下,还损伤一眼,引以为耻,回少林后坐枯禅三十年,练成“金刚伏魔圈”,誓以报此深仇,他们却没想到自此一役,他们迎到的已是明教继任教主张无忌,而阳顶天早就在三十年前他们一战一年之后就去世了。

破裂

阳顶天的死,看似是撞破他的夫人与成昆的奸情大怒之下,引至走火入魔而死,实际上这是他强练“乾坤大挪移”第五层所致。阳顶天在打败少林三渡之后,趁着新胜余威挑战张三丰,想通过与张三丰一战为明教奠定声威,期盼日后能够整合中原武林,带领群雄,驱除蒙元,恢复汉室江山。他知道自己并非张三丰对手,唯一取胜之道,就是突破“乾坤大挪移”第五层修炼,然而他此时的内力根本不足以支撑第五层的修炼,他强行修炼,经脉渐乱,早已出现走火入魔的迹象。他与张三丰的一战虽然以平局收手(详细请关注看前一期《武当张三丰》)也使自己的教主事业达到辉煌的顶点,但内力消耗之大,回光明顶之后却吐血不止,再加上他在光明顶密道中撞破妻子与成昆奸情,急火攻心,知道自己经脉逆乱,已将命不久矣,于是写下与妻子的遗书,跟她交代后事并说明一切缘由。



阳顶天娶了他的夫人之后,刚开始确实两人恩爱过,阳顶天对他夫人也是知无不言,明教中事全都与之相告,其中就包括了光明顶密道的秘密。但后来阳顶天为了继承上任教主的遗志,练成“乾坤大挪移”往波斯总教迎回圣物“圣火令”,开始沉迷于练功,自此也是冷落了他的夫人。他的夫人终于也是难耐寂寞,与她的师兄成昆做下苟且之事,他们的事阳顶天撞破之后,对他夫人并未怪责,而且还自觉得对不起她,把她的过错归咎自己。他在遗书中除了对他夫人的愧疚之情,又托他夫人代他传命谢逊在他死后出任副教主之位,暂摄教中事务,另立新教主传与“乾坤大挪移”心法,继承教主遗志。阳顶天在遗书中还授他夫人从光明顶密道逃生的地图,自己却想与成昆困死在密道之中,然而他终于还是没来得及跟他夫人诉说遗书之事,看到夫人还在苦苦为成昆求情,脸色变幻,双目瞪视,忽然眼中流下两行鲜血,全身僵直,一动也不动暴毙而去,此时他年仅五十,任明教教主共二十年。他的夫人羞愧难当,也随他而去,成昆看着心爱之人自杀身亡,对阳顶天更加恨之入骨,虽阳顶天已死,却把怨恨转移至明教,誓灭明教,以泄己恨。



阳顶天身亡于密道之中,明教上下却因除教主之外不得进入光明顶密道的教规,而不知教主身亡。教主与教主夫人突然间双双失踪,教中上下,寻找不至,群龙无首,顿失重心,教中事务不得决策,如此数年之后进而引发出教主之争。

此时光明左使杨逍作为阳顶天嫡传弟子,又有修炼“乾坤大挪移”心法,应是教主最佳之选,但此时杨逍年少,五散人及五行旗旗主尽皆不服。



四大法王中紫衫龙王黛绮丝乃是波斯总教的圣女,当年她奉命来到中土明教本身却是带有使命,原来“乾坤大挪移”心法由波斯总坛传出,作为镇教武学,总教的这部心法却早已丢失,黛绮丝的使命就是在光明顶夺取“乾坤大挪移”心法。再加上她作为圣女却破了教规与韩千叶私定终身,更想夺得心法作为交换条件向波斯总教换取自己的自由之身,但她并不是教主,明教中人除了教主谁也不能私自进入光明顶密道,在她偷入密道为光明右使范遥抓获之后,为了日后能以教外之人的身份进入密道继续查探心法下落,竟然当众破门出教,跟她丈夫即日就倒出明教下山而去。后来又因自己出教不再是明教中人,蝴蝶谷胡青牛没有出手救治导致韩千叶毒发身亡,她更是恨透了明教与明教为敌。



而范遥因为对黛绮丝旧情未了,本来有意偏颇于她,看她出教,心生怨恨,日后竟做出下毒之举,令韩千叶最终中毒身亡,而且他认为阳顶天失踪,怀疑是成昆勾结蒙古官府所做的手脚,眼见明教内部起了分裂,他便一心要深入蒙古人的巢穴查探,为了避免庐山真面目被成昆识破,竟然自毁容貌,用药弄焦头发,再扮成哑巴,在西域卖武,由花刺子模国的蒙古王公荐入汝阳王府,从此在汝阳王府潜伏达十几年之久。



白眉鹰王殷天正年长,他无法忍受此时明教中这种混乱的状况,又不想搅进这一潭混水之中,于是继黛绮丝之后也愤而出教,自立教门“天鹰教”,与明教分庭抗礼。金毛狮王谢逊一心想维护教中和气,曾劝解白眉鹰王出教之举,但无奈殷天正执意不听,哥儿俩竟致翻脸,在殷天正走后,他也离开光明顶回到中原老家,没想到的是恶运开始而来,他的师父成昆为了报复明教,杀了他全家,导致他为了寻仇引出成昆在江湖大开杀戒,从此也不再过问明教事务。青翼蝠王韦一笑,向来不重名利,也从未觊觎教主之位,再加上他年少功名不大,按推断他比杨逍还少三岁,阳顶天死时杨逍大概二十七岁,他大约在二十四岁左右,此时的他大约三十岁,眼见教中如此之乱,也离开光明顶而去,但却时刻关注教中事务,后来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他就是第一个返回光明顶的。



自此,光明右使失踪,四大法王分道扬镳,五散人及五行旗不服杨逍,竟然出现自相残杀的血腥局面,原本蒸蒸日上,诺大的明教当下四分五裂,只剩杨逍在光明顶独力支撑,摄领教中事务,并不断和不少教中高手为立新教主之事闹僵,反面冲突。原本由教中各地分坛所领导的抗元起义也遭受影响,直至张无忌继任教主,内修外攘,才重新回到正轨,出现明教又一段中兴时光。



张无忌中兴之后的明教最后为朱元璋所利用,虽完成历代复国大业的宏愿,并以明教之名作为国号,但却在助其登极开国之后,落得一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朱元璋在政权稳定之后便开始镇压明教,明教也被定义为“魔教”,被迫转入地下,其中一支分支演变为“日月神教”,继续传承星火,当然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前期回顾:第八期《武当张三丰》


羽菱君

后阳顶天时代明教分裂的最重要原因是缺乏合理的接班人制度,事实上明教在缺乏合理制度的情况下能从北宋坚持到元末而不灭亡,真是一个奇迹。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接班人制度,因为只有良好的制度设计,才能保证每次领导人变更时,不会出现混乱。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教派、帮会,无不是如此。

那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接班人制度呢?


首先,我们看看世袭制。

世袭制规定了下一任君主只能由上一任君主的后代担任。没有比世袭制更好的避免混乱的制度了。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丐帮,在帮主史火龙死后一度陷入混乱的局面,当黄衣女带来了史火龙的女儿,立刻稳定了局面。

但是光有世袭制还不够,在世袭制的基础上还必须在君主的后代中固定一个继承顺序。

周朝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条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名义上延续了两三千年。这条制度如此重要,以至于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时,专门规定了“毋易树子”,也就是说不要更换太子。

嫡长子继承制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明确地规定了一个不可更改的继承顺序,这样上一任君主去世后,下一任君主可以毫无争议地登上君位。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的:“人们把王位固定由某几个家族世袭,并规定了一种继承的顺序,以免在老国王驾崩之后发生争议……宁要表面的平静而不要贤明的行政,甘冒把一个小孩或一个恶魔或一个白痴捧上王座的风险,而不愿在选举好国王的事情上发生争论。

事实上周朝的衰落,正是由于周幽王想换太子,导致太子勾结犬戎入侵,才有了平王东迁,揭开了春秋战国天下大乱的序幕。而齐桓公也是因为几个儿子争夺君位大打出手,结果被饿死宫中。


当然,一个江湖帮派搞世袭制可能不太好,因此可以试试世袭制的变种——顺位制。

所谓顺位制,就是设置一个固定的职位,比如副帮主、光明左使等等,凡是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就被视为下一任帮主。你看美国总统、副总统的设置,颇有顺位制的意思,一旦总统出了意外,副总统可以立刻接班,保证不发生混乱。

顺位制有世袭制的好处,可以避免权力交接时发生混乱,而且顺位的继承者可以事先建立个人威望,进一步确保局势稳定;又避免了世袭制的坏处,即继任者可能品德或能力不足以胜任这个位置。

但是顺位制也有坏处,如果继任者事先培养亲信,扫除异己,就可能提前夺位,危害到当前的领导者的地位。比如日月神教的东方不败,就对任我行来了这么一手,害得他差点在西湖底度过残生。


最后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推举制。

当上一任领导者死亡或卸任时,由组织中有威望的长老们推举出下一任领导者,这就是推举制。很多较为原始的部族会采取这种方法。从古老的尧舜时代,到后来的女真、蒙古、满洲等等,都曾经用过推举制。当然,当这些部族接受了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后,无一例外的抛弃了这种制度。

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制度容易造成混乱,卢梭指出:“若举行选举的话,选举期间就会出现危险的政务中断,会引起大风暴。”(《社会契约论》)特别是对于缺乏向心力的江湖帮派来说,这种风险尤其严重。比如《鹿鼎记》中青木堂推举堂主,就差点引发火并事件,幸好有总舵主陈近南作为仲裁人,才化解了这一风波。

那么明教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呢?根据《倚天屠龙记》中阳顶天的遗书来看,他们没有采取上述任何一种方法。明教的传统应该是,老教主在临终前指定一位接班人。比如阳顶天指定了金毛狮王谢逊。

这种方法的坏处显而易见:第一,如果教主突然死亡或失踪,明教将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比如阳顶天死在密道中,谁也不知道,因此引发了明教的混乱;第二,接任者在上一任教主生前,没有任何特殊地位,比如谢逊在阳顶天生前只是四法王之一,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高层骨干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任教主,大家都可以培植亲信,树立威望,对继任者产生巨大威胁。

事实上,在阳顶天死后,这两个缺点都暴露出来了,并产生巨大的政治风波,差点导致明教的覆灭。因此,明教的分裂,根本原因是他们缺少合理的接班人制度。



梦露居士

我认为是阳顶天失踪后造成的这种局面,阳顶天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武功几乎达到当世无敌地步,阳顶天已修炼至乾坤大挪移第四层。除了修仙的张三丰,估计中原没人可以战胜他。



在原著中,《圆真笑道:“各位此时后悔,已然迟了。当年阳顶天任魔教头子之时,气焰何等不可一世,只可惜他死得早了,没能亲眼见到明教的惨败。”周颠怒骂:“放屁!阳教主倘若在世,大伙儿听他号令,你这贼秃会偷袭得手么?”》从这里可以看出,阳顶天在世时,明教得到了大发展,明教内部空前的团结。

但是在阳顶天失踪后,明教群龙无首,开始慢慢的四分五裂。每一位高手,包括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五散人等高手,都想继承教主之位号令群众。加上绝色美女黛绮丝的存在,更是让明教内部产生了矛盾,白眉鹰王、金毛狮王、光明右使、教主仇人韩千叶等都对其产生了爱意。为得到紫衫龙王的爱,四大法王宁愿以她拒首。但是后来的韩千叶得到了黛绮丝的肯定,一代人杰范遥赌气远走西域。明教从此开始慢慢凋零。


因为黛绮丝和韩千叶的婚姻,是遭到众人反对的,所以黛绮丝为了韩千叶退出了明教,但是最后由于韩千叶生病,胡青牛不愿意给非明教中人治,造成了韩千叶的死亡,黛绮丝由此开始痛恨明教。

随后的教主之位的争夺,造成了剩下人员的内讧。而白眉鹰王虽有争夺教主之位之心,但是不愿意让明教内部自残,他于是就退出了明教,自创了天鹰教,但是其对明教忠心仍在。

而金毛狮王谢逊的离开是由于成昆造成的,一方面成昆由于自己爱人被阳顶天所夺,便假意收谢逊为徒,来实现报复明教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当阳夫人死亡以后,成昆杀了谢逊全家来报复明教,造成了谢逊的嗜杀成性,失去意识,开始疯狂,也让其引来了无数的仇家。清醒时的谢逊,为不拖累明教,也脱离了明教。

随后由于五散人战力不足以与杨逍抗衡,难以争夺教主之位,所以也游走异地,不再在明教中效力。此外,朱元璋等人虽有野心,但属于明教底层人物,不足以形成明教战力。

至此,明教只剩杨逍和青翼蝠王韦一笑两人,名存实亡。

(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WC还不让起名了

这与阳顶天本人以及他的下属都有关系。

明教的高层,包括双使四王五散人属于典型的“实力崇拜型”团体。

这些人中,除了青翼蝠王韦一笑,其他人都没有“团体组织”的概念。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缺乏团队精神,尤其是紫衫龙王和金毛狮王。

这个组织没有自上而下合理有序的领导架构,所有人是靠着阳顶天的个人魅力强行聚合起来的,包括后面张无忌也是。

而聚合起他们的阳顶天,本身却也不是合格的政治人才,这一点从成昆偷情就能气死他就能看出,阳顶天属于性情直率的品行(这也是他能聚合起这样一只团队的原因),所以阳顶天与明教高层的相处更类似于兄弟朋友似的样子,团队个人之间没有上下级领导权威,这对一个大规模组织是致命的。

阳顶天暴死,继承人未定,那么这之前平起平坐的十一个人瞬间就没有了主要的领导核心,从这十一个人各自本身实力强大,又各有自己的势力,互不管辖,互不服从,自然就会分裂。

如果阳顶天稍微有一些领导意识,建立双使领导四王,四王监督五散人,五散人指挥军队的行政体系,同时开展思想整顿,打击拉山头和个人英雄主义,培养谢逊的继承人交接体系。

这样,即便阳顶天失踪,明教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