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門」不堵,「寒門」學子將更「寒」

此“門”不堵,“寒門”學子將更“寒”

補課

小磊哥說

我們的教育存在一種現象:隨大流補課。

一些家長見別的孩子上了補習班,怕自家孩子會落後,將這種危機感直接轉化為:逼著孩子上補習班。

其實,這些家長也是被“大流”逼的,動輒就是數十萬的課外培訓,是普通家庭無力承擔的。

對於這種現象,曾擔任校長的一線教師說:錢鋪起來的教育,只會讓寒門更寒。

1

現在各地中小學基本都已放暑假了。理論上說,暑假開始,學生的快樂自由多樣化遠離“書本”的生活也就拉開了序幕。

然而,事實上,學生並沒有朝這個方向發展。

幾乎清一色地被家長不惜花大錢送到校外“補課機構”“培訓機構”進行“補課”或“藝學”,繼續“外延”著校園裡的“室內”生活。

這已成為當前教育一種單一令家長愚樂的風景。

一學期以來被書包壓歪身子的學生才離開校園,轉身又被“逼”進寬敞明亮帶空調的商用教室,“園”-“室”二者迅速實現無縫對接,學生無斷檔地又開始了“學習大補”的生活,不樂意地開始吃著校外老師給自己做的各色各樣的“主科小鍋飯”。

這種情況,城市(尤其是“線”靠前的城市)的中小學生,幾乎是“全員參與”,形成了一道鋪天蓋地公式化的城市“文化”風景線。

2

“補課”,近年以來,已被教育主管部門嚴肅“叫停”“喊打”,並保持了“亮劍”的高壓態勢。可以說校內一線老師置若罔聞.以身試法的已很少了。

一是因為老師“天然”的都是很“聽話”的人,在法紀面前絕不敢“越雷池一步”;

二是老師平時就已經很勞累了,假期是個“休養生息”好時間,他們疲憊的身心都需要休息調養;

三是因為違法要付出沉重代價,他們認為得不償失。

老師都變“老實”了,但問題的關鍵不在這:這只是堵住了“補課”的一扇“窗”,還有“培訓機構”更大的“門”仍在敞著。

“門”敞著,不光絲毫沒耽誤學生進“補課”的“屋”,反而單位時間內的湧入量還更大。這種情況,怎麼辦?

學生進“補課屋”和進校園內的教室,情況是存在千差萬別的:

“補課屋”朝南開,家長無錢莫進來!而教室就是學生純淨“裸學習”的地方。家長沒錢進不了“屋”,兜裡如果就幾兩碎銀子,也同樣是進不來的,那得成打的“老頭票”。

3

去年,有一位望子成龍有錢的家長,為了孩子“成龍”:僅高三一年就向“培訓機構”分兩次交了12萬元輔導費。孩子平時學習穿梭於學校和培訓班之間,忙得暈頭轉向,疲憊不堪。

有一次兒子沒按時回家,爸爸就找到培訓班。見兒子正趴在桌子上睡得呼呼的,臉上都硌起麻子窩了,口水順著桌子淌。

爸爸惱羞成怒: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你不是在浪費爸的血汗錢嗎?

結果,兒子當年高考連“本”也沒沾上,氣得爸爸與“機構”大吵大鬧起來,要求“機構”退錢。

但當初協議簽得好好的,白紙黑字很清楚,並且按過的手印還鮮紅的,“機構”能退錢嗎?不是開玩笑嗎?正如“機構”負責人“理直氣壯”說的:

我們該做的都做了,你兒子不爭氣,沒考上,怪不得我們,我們只管結婚的事,還能管著生不生孩子嗎?

為了孩子“補課”,一年花去“12萬”元,委實有點多。家庭就是再有錢,錢也不是大水淌來的。

但跟著大魚拉破鰓,這樣可把普通家庭給擦刮毀了:水漲船高抬的,一般家庭一般水平的“補”,費用也得3-5萬元。就這,對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或農民工家庭來說,也是很“要命”的。

要知道一個家庭的主要勞動力一年到頭不出意外地掙,毛利也就是五六萬元的事,但這些錢不能都為孩子上學花呀,生病養老日常人情開支,就不問了?

更何況現在家庭上學的,一個孩子的越來越少了,如果再同時負擔兩個或三個孩子上學,哪個家庭能扛得住?

我朋友的孩子,在本市一所重點高中上學,到這個暑假開始為止(今年暑假補課費10000元已交過了),兩年下來,共花補課費近7萬元。

與其交流此事,朋友氣得直罵娘:

日它奶奶的,這個世道教育太坑人了!你不補,別人家孩子補,孩子跟不上班咋辦?平時掙倆錢都砸給這些龜孫王八羔子了!

4

今年的高考已塵埃落定。網上報道,一項統計結果大大出乎人們的傳統意料:各地的文理“狀元”,“寒門”(純農村學生)佔比很少了。

這是一個明顯的危險信號,也是多年來“錢教育”發展運行到一定程度“量變到質變”的必然結果。

正如北大高材生劉媛媛演講所說的:“寒門再難出學子”。

劉媛媛雖然是出身“寒門”的“學子”,但她生活學習的時期,只是剛踏上“錢教育”的邊緣,處在“量變”的初始階段。她是一位“先天”和“後天”都很優秀的個案“寒門漏網之魚”。對於大眾化的“寒門”而言,錢肯定是能“難倒英雄漢”的。

“教育均衡達標”的含義,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學生應“資源均衡地接受課程課堂教育”,教育應迴歸課堂,學校或校外不出現不按“遊戲規則出牌”的“逐利補課”現象。

“補課”本質意義,是指學生因事因病等原因缺課,落下進度了,老師在校內課外,為學生“補救”一下,目的是使學生趕上進度。但這種情況,老師是不收費的,基本就是老師的一種無償的份內自主自發正常的職業行為。

哪像現在“補課”已發展成:“零食”當“主食”吃;不花錢或花小錢不行;課堂學過的內容又轉移到課外重新“翻倒”;無論“胖的”“瘦的”都參加“補”,唯恐掉“膘”或“膘”達不到。

5

這真是一場學生接受教育“主次顛倒”現代化的“肉搏戰”(就像某中學高三迎考口號說的:今天瘦下肉,明天能出頭!)“疲勞戰”(家長都怕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拼命你抗我我抗你的比賽“交錢”比賽“熬夜”,看誰的孩子“補”得更兇)和“金錢戰”(補課費成為普通家庭孩子上學的重大開支)。

這樣發展到最後,誰是贏家?本質上講,根本就沒有贏家。

家長都成了“殘疾教育制度”和“自相殘殺”戰鬥的犧牲品,並且在“戰鬥”中,“寒門”學子將更加受傷!

因為他們正是因為沒有錢才成為“寒門”,現在又要參加“金錢大戰”,結果肯定要雪上加霜,寒而又寒。

“非法”的“補課”,大家都趨之若鶩地把拿錢的手舉得高過頭頂擠著交錢去“補”,這種靠錢支撐的“教育”,沒錢的“寒門”學子,今後的出路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