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常看到香港的街边站着很多印度人?他们是做什么的?

创业思维圈

打工,或者混社会。

香港是一个华洋混居的社会,印度人是香港最多的少数族裔,据官方统计有近4万人,当然没统计到的应该更多。

题主说经常能在香港街边看到印度人,这一点都不奇怪,题主看到的应该大部分是香港本地印度人。

胡哥住在深圳,经常过关去香港玩,认识的香港朋友或多或少都认识几个印度人。

首先来说,能在香港找到工作的,要么是在香港的印度公司上班的印度侨民,要么就是港英时代留下来的土生土长香港印度人,这帮人是香港的永久居民,但不是中国国籍。

至于另外一些,那就是偷渡过来混社会的印度人了,当然还有巴基斯坦和坦桑尼亚等国家的,但印度人居多。胡哥记得成龙电影《宝贝计划》里,当地放高利贷的大哥手底下就有几个印度小弟。

和广州聚集着黑人一样,香港也聚集着印度人。因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经济发达,偷渡过来讨生活的印度人不少。但这帮人对香港的认同几乎为零,一名来港多年的香港印度人说:“我们虽然生活在香港,但无论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不敢将主要资产放在香港;若有能力,宁愿到世界各地置业。”

那意思就是捞一把就走呗……

偷渡过来的由于没有合法身份,那就只好干一些灰色行当。香港朋友曾经在兰桂坊被人勒索过,下手的就是几个印度“鬼佬”……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嘿老外

在香港的印度人分为几类,第一类就是港英政府时期土生土长的印度人,他们会讲广东话,是香港的永久居民。

第二类则是非法移民或者非法滞留的劳工,这一类在其他国家也都有类似的现象,而香港尤其突出的是在位于尖沙咀的重庆大厦的南亚裔劳工,其中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大多数是印度或者巴基斯坦人为主。

重庆大厦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弥敦道36-44号,,由5栋17层连体式楼宇组成。十七层高的重庆大厦汇聚来自亚非各国的商人、劳工和避难者,和各国的背包旅客,是全球化的缩影。虽然大厦最早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居住,但现在由平价酒店,商店等其他服务业使用。

重庆大厦以咖喱餐馆,旅店,莎丽服装店,和外汇兑换处为特点。它经常会被当成香港少数族裔聚集地。具体有印度人,东南亚人,尼泊尔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中东人,尼日利亚人,欧洲人,美国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人。CNN 的 Peter Shadbolt 将其称为“非官方非洲驻香港办事处

大厦建于1961年,最初由中国人主要居住。50年之后的今天,估计大厦居住者超过4000人。

重庆大厦商户不少,最多是手机、电讯公司、外汇及外币找换店、小型宾馆、东南亚特色西餐厅、咖喱小食店、电话卡、士多、成衣商店都有。顾客主要是南亚游客。

楼内底下两层分成380个摊位,以出售珠三角地区制造的廉价的中国商品为主,也售卖南亚和非洲地区的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品。三层以上开设有大约90家廉价旅店,以及20-30家食肆。

重庆大厦分属920多个大小业主所有,多为香港人;其中的经营者和打工者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地。


本来世界观

沿弥敦道往北行,会看到三三两两的南亚人闲散地站在路旁,或交头接耳,或与路人搭讪,或往游客手里塞广告纸。这些人头发微卷,面色黝黑,穿件廉价的T恤衫,身上散发出南亚人特有的令人不愉快的气味。他们有时咄咄逼人的语气或手势,惹得游客频频露出不满的神情。
这些人便是久居香港的南亚人,人们一般会称他们为印度人,因为他们的先辈们随英国人来时,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是一个国家,有的人的祖籍应该是巴基斯坦。这些人的先辈在香港曾经不可一世。据说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人割走,一八四一年英国人在香港举行占领升旗仪式时,在场的就有从印度来的锡克兵。
百余年来,这些人也跟英国的淘金者一样,有发了财的,有破了产的,也有发了财后又破了产的,还有从来没发过财庸庸碌碌过了几辈子的。其中有些人在香港的发展史中也留了点念想儿。比如往来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天星小轮最早就是一个印度人开办的,再比如早年的香港警察是清一色的印度锡克人,这些头上包得严严实实的警察没少挥着警棍打咱老少爷们。
香港回归了,这些人成了大不列颠的弃儿。理论上,他们仍是英国海外领地的居民,拿的是英国海外居民护照,但是他们被限制移民英国,而且从第三代起,他们的海外居民的身份就终止了;他们的祖居地,印度或巴基斯坦的某地,早就没有了这些若干代前移居海外的任何记录。那时,这些人就成了无国籍的人,恐怕要等到第四代儿孙出生在香港,才能得到中国的国籍。
我在香港曾见过一位客户,他长了一副印度面孔,英语不大灵,却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我能听懂广东话,但不能说。于是他广东话来,我英语回答,他的同事听不懂英文,而我的同事对广东话一窍不通,于是,我们除了你来我往之外,还要把对方的话翻成各自同事的语言,那通乱可想而知。
过去,英国人统治时,英语为官方语言,这些讲英语的印度人找工作时还有些优势。如今,中文成了官方语言,粤语和国语成了香港的通用语言,这些视中文为“外星文”的南亚人,不仅在找工作时失去了优势,即使日常生活都困难重重。
据统计,在香港的五万多印度人中,绝大多数不懂中文,60%多连最基本的日常会话都不行。而刚刚回归的香港对这些人无暇眷顾,或者干脆采取“你死你贱”的态度,大概就是“你活该”.于是这些印度人的后裔们,如果不能去英国读个学位回来,大概就只能在弥敦道上跟老外游客们答讪,蒙老外买个冒牌手表赚个三瓜两枣来维持生计; 否则就去给大厦当保安,沿袭其祖辈的传统. 只不过那时趾高气扬,当狗腿子也算是吃官饭的,如今只能算是混饭吃喽.好在香港福利制度不错,不至于饥一顿,饱一顿!

河马公园

香 港 人 爱 称 印 度 人 为 “ 阿 差 ” , 其 中 一 个 说 法 是 开 埠 初 , 英 国 殖 民 地 政 府 聘 请 很 多 钖 克 教 徒 作 警 察 ( 差 人 ) , 于 是 一 般 人 便 以 「 阿 差 」 称 乎 印 度 人 。

广府人每喜称印度人为"阿差"或"摩罗差";一般以为此二称同为一事,"阿差"只是"摩罗差"的简称,而不少人亦以为"阿差:或"摩罗差"都是对印度人的蔑称。这些都是毫无根据的错误观念。

有人说,"阿差"是印地语achcha的对音。achcha 是表示明白或同意对方所说的话时所回应的感叹语,近似英语的yes。由於粤人每每听见印度人交谈时说achcha,便以之称呼印度人。此说似乎颇合逻辑,但非正解。

O0 h9 S4 R4 N4 e"阿差"此词来自acharya 一语。在印度话裏acharya是老师、有识之士、智者之意。此语出自梵文的acarya (或 acharya),乃对有文化、有修养的人的尊称,粤人即称印度人为acha。也因此"阿差"一词非但不是贬词,而且是尊敬用语,难怪不少印度人被人叫"阿差"也不以为忤



据说因为印度人由于殖民地的关系,做公务员是要懂英语的,而他们因为懂英语的关系,却也喜欢在中国人面前摆谱,通常在说一些不流利中文时,总会不自觉地加一句“I SAY......”(我说...)由于 I say 的发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称呼。


传传历史

回答这个问题要先问历史,港英政府时香港是英国主导下的英联邦成员,有义务收留全世界的难民,难民无论来自何方都予收留,但收留的人仅有最低抚恤金并不允许打工,直到他们自愿离开。但他们的下一代就真的是香港出世的香港人,由于他们不是真的难民都是为生计而来港,成为难民收入难以养家,肤色明显唯有做日工,做黑工,甚至加入黑帮。要责怪要怪英国人


阿克力斯

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现在香港的印度人(印巴人,也称南亚人,当时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一个国家)的先辈,在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割走后,

随英国人一起来的,现大部分仍在香港生活。原来属于英国海外领地居民,但限制移民英国,现在从理论上说,应该是无国籍公民,从事的职业多数是大厦酒店的保安,或者在街头贩卖冒牌商品。


玛利亚姐姐

這個是香港回歸前英國政府機關撤離後遺下的問題,機本上他們不需要工作的,又有政府公屋住,政府又批准派錢給他們,生多一個又多一點錢,通常都會生孩子四至五個,每一個月有一,二萬元那用工作。


新雄記SHK1960

除了街边站着的,还有不少是在香港做珠宝生意的,不说不知道,全球的钻石市场,有很大份额是被印度人控制的,他们在香港买下的豪宅不比大陆人少....!由京士柏到港岛半山都是......!


熟男60后


女的一般都是当保姆,男的一般都是打杂,穿得体贴又是H腰带的是印度的有钱人。


love麥兜兜

三哥是被英国人带去香港的,现在英国人走了剩下的三哥基本上连保安都做不了,因为他们真的很懒,身上还有味道。当然也有二代三代的三哥已经融入了香港的社会白话说的不错可以帮装逼犯开开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