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你们太尉去哪了?士兵:早就回城了,敌将:我投降!

唐朝自从建国以后,好像就没消停过,先是李世民造反,后是武则天进宫,接着是武则天一步一步走上了皇帝的宝座,后来又是韦皇后想要称帝造反,太平公主想要谋反,李隆基登基为帝后又发生了安史之乱,只能说唐朝太过于繁华,诞生了太多有野心的人,连外邦都吸引前来俯首称臣,将军中不仅有突厥人还有契丹人。

敌军:你们太尉去哪了?士兵:早就回城了,敌将:我投降!

由于唐玄宗思想上包容性太强,不仅娶了一个金发碧眼的波斯女人,还收了一个外族男子当干儿子,安禄山一开始的时候对唐玄宗确实不错,还算忠心,只不过由于杨国忠总是跟他作对,他的狼子野心便渐渐的暴露出来,想要趁着皇帝不注意,发动叛乱。

敌军:你们太尉去哪了?士兵:早就回城了,敌将:我投降!

好在唐玄宗对那些外邦来的臣子都很不错,没有趁着唐玄宗遇难就趁机造反,手下还有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位优秀的将领,李光弼虽然功绩不如郭子仪,可是他曾经也打过一场漂亮的仗,他仅仅带了一百人马,就使得史思明手下的一员大将投降。特别是李光弼。这位名将英勇善战,用兵如神,曾经只派了一百人马,就收降了史思明手下一员大将。

敌军:你们太尉去哪了?士兵:早就回城了,敌将:我投降!

当时李光弼正好带着一百人出城巡视,中途得到消息,说是史思明手下的大将军领兵前来攻打,听了这个消息,李光弼火速骑马赶回了营地,让一百名士兵在他后面善后,幸好这一百人没有因为将军跑了就害怕的畏首畏脑,反而是临危不惧,可能是因为李光弼带他们打了很多场胜仗,心底里信任李光弼不会抛弃他们。

敌军:你们太尉去哪了?士兵:早就回城了,敌将:我投降!

很快,史思明手下的大将领着士兵冲着李光弼那一百人杀了过来,只不过这一百人正要跟敌军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敌军却突然停脚了,只见一个小兵骑马出来,问道李光弼的士兵,你们李太尉人呢?

敌军:你们太尉去哪了?士兵:早就回城了,敌将:我投降!

小兵就说:早就离开回城了,敌将听了这话,非常的落寞,还说我投降,带我去见李太尉吧!士兵们大喜,不明白这是什么套路,明明他们有五千人马,为何会说自己输了呢?于是在押回史思明大将后,小兵前去请将李将军,李光弼就说,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那是因为史思明听说了我只带了一百名士兵出城,他派兵肯定是想要捉我,我要是回去了,他们就捉不到了。

史思明手下的大将知道不能完成任务,回去之后也得死,所以不如选择投降,我故意选择一个人快马离开,就是为了降服此人,小兵们听了,心生佩服,从此以后更加的信任李光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