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

一茬茬的新收服刑人员在这里经过为期两月的“集中教育改造”,然后被分流到其它监狱开始各自漫长的刑期……

《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

突然间从社会过渡到监狱,他们有的会在深夜蒙头痛哭,有的会狂躁而不能自已,有的体重会一下子瘦了十几斤……这两个月他们到底是怎样度过的,这里特殊的教育改造模式又将给他们带来哪些感悟和变化?

阵 痛

新收犯监狱实行“2·2”新收模式,对刑期一年以上的实行两个月的入监教育,对刑期一年以下的则实行两周的入监教育。王强(化名)是这里一名特殊服刑人员,因表现良好而没被按时分流,成为了一名监组长。还有很少一部分像他这样表现良好的也被留了下来,有的成为炊事员,有的成为其它特定岗位的服刑人员。

四年前,28岁的王强因为盗刷信用卡被判刑五年。

《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

四年来,随着一批批服刑人员期满分流,带领他们练习“四操三歌一规范”早已成为王强服刑生活的一部分。

“入狱前,我经常和朋友喝酒唱歌到深夜,那个时候以为没人管才是‘自由’。刚来这里一个月,我瘦了二十斤,因为我所向往的自由被剥夺了。”王强扭过头,看向窗外一排排整齐的训练队伍,然后叹了一口气说,“就像他们,刚进来肯定不适应,但慢慢的就会习惯,这里的作息非常规律,只要服从管教,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自由是相对的,以前那种没有约束和节制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反而会让人迷失方向,最终犯罪入狱。”

王强爱唱歌,入狱前被朋友称为“麦霸”。他没想到进了监狱居然还能继续唱歌,还当了其它服刑人员的“老师”。监狱每年都要举办五月歌会,各个监区选拔出80名服刑人员组成合唱团。在过去的四年里,他每次都会协助监区管教民警组织排练、策划歌会。今年的五月歌会上,王强是领唱,他所在的五监区获得了第二名。

《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

《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

思 念

走进收押中心,推开玻璃门是一条“入监之路”。沿路走去,候押、理发、洗浴、换装,所有程序有条不紊;上到二楼,这里是全身体检、人像采集,完成这些程序后才算是真正进入了监狱服刑区。

这条路大概是周奇(化名)走得最长的一段路,“入监之路”一路到底,不能回头。一个月前,他因挪用公款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法院判决后他从看守所被送到这里。

“见信如晤”,是监狱专门给新收犯组织的一次活动。周奇拿到的是妻子的信。

“你的甲状腺有结节钙化,要经常注意脖子周围是否有肿大现象,是否有疼痛感。以前在家一直催你去体检,你却一拖再拖,现在也不知道发展到什么程度……上次你说脚后跟生了骨刺,走路痛,现在情况有好转吗?” 妻子的信里透出满满的关心。

《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

在新收犯监狱,除了教育和队列训练,服刑人员还参加必要的劳动习艺教育并可以获得相应的加分和劳动报酬,服刑人员凭此可以在监狱超市购买日常用品。周奇劳动很积极,他所获的劳动报酬基本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家人寄来的钱每次都被退回一大半。

“这两个多月来,最折磨我的是思念,对妻子、孩子和父母的思念。”

周奇说,这段时间他消瘦了不少,体重降了4公斤。他现在已经从最初的悲伤中走出来了,能够坦然地面对监狱生活,目前要做的就是循规蹈矩,按规定按纪律过好服刑生活,争取以优异的表现离开新收犯监狱。

《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

重 生

每天起床铃声响起,所有服刑人员必须迅速起床,将被子叠成“豆腐块”。然后,他们就会听到长柄铁钥匙“嘎吱嘎吱”的转动声,铁栅门就被打开了。

“警官好!”所有服刑人员迅速整队,立正、敬礼、报数、稍息、静坐,一整套的程序有条不紊。这便是“开封”。

晚上九点,又是一整套程序,然后所有栅栏门重新被上锁,这便是“收封”。

“每次听到铁钥匙转动的声音,我都体会到自己身处监狱,必须要服从规矩。”李旭(化名)在日记中写到。

《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

两周前,李旭因醉驾肇事被法院判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由于年纪较大,他被分在了下铺,床下面的柜子里放着两套囚服,以及从阅览室借阅的图书。监房内有洗漱处,牙膏、牙刷、毛巾、肥皂整齐划一地摆放在上面。监房里还一台电视机和有两台电风扇,他们可以收看新闻联播,或接受视频电化教育。

《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

刚进来时,李旭几乎每天都提心吊胆。“我对监狱的了解主要来自电影,我觉得监狱里应该到处充满阴谋、暴力,甚至血腥。我年纪大,手无缚鸡之力,面对那些丛林法则心中实在没底。”

然而后来他感受到这里的环境完全不是起初想象的样子。

《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

监房对面的活动室里,副监区长沈健正在在给李旭这一批新收服刑人员讲授入监教育的最后一课:“监狱是执行刑罚的地方,来到这里,换上囚服,你们就由一名社会人转变为一名监狱人,一切过往要终止,然后才能获得重生。”

《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

李旭认真听讲着,上完这一课,他们就会被送上汽车,分流到其它监狱去服刑,而从这一天开始,他们就真正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监狱人”了。

《法制日报》独家调查:新收服刑人员的“入监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