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日、橘猫、女硕士公考遭拒,你看到人格和IP打造的技巧了么

心理学上一般认为人格是整体的精神面貌,具备一定的倾向性和相对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自然,每个人都是具备、拥有人格的,但有时候这个人格并不是纯粹属于自己的,也具备一定的共性。


可茫茫众人,你怎么让自己脱颖而出,让自己的IP脱颖而出呢。


人格是存在的,同样虚拟人格也是存在的。别人因为你的人格而选择留下成为长期好友,虚拟人格也同样如此。


精日,是指精神日本人。前两天2月23日的时候,在南京抗日碉堡遗址前,有两人身穿仿制二战日本军服拍照,南京警方予以行政拘留15日处罚。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这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针对这些具体“精日”行为的道德、文化、法律层面的争论,我们在这里不做探讨。只看精日这个名词。

虽然出生在中国,成长在中国,但是在内在觉得自己是日本人,因此在行为上、生活上展露出日本人的行为特点和生活特点,这是精神日本人的具体解释。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内在自我认同,我的躯体是一个样,但是我对自己有属于自己的理解,这个理解是全方位的。包括:我是谁,我是什么,我的行为,我的年龄,我的能力等。这里可能不好理解,用一图说明:

从精日、橘猫、女硕士公考遭拒,你看到人格和IP打造的技巧了么

图片不含任何讽刺、针对意思

躯体,是死物,内在驾驭躯体。我的自我定位、自我认同统御着我的躯体与外界互动,而在互动中不断展现我的内在。那么,你的内在是什么、你在网络上的虚拟人格,又包含了什么样的内在呢。


从精日、橘猫、女硕士公考遭拒,你看到人格和IP打造的技巧了么

从精日、橘猫、女硕士公考遭拒,你看到人格和IP打造的技巧了么

从精日、橘猫、女硕士公考遭拒,你看到人格和IP打造的技巧了么

胖胖的是挺可爱,但铲屎的,把“我们”养这么胖会生病的。

动物和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发掘和利用是很重要的。橘猫能被养胖,把它养胖是在强化这个潜在特点,达成之后变的更可爱。而你,如何去发掘自身所能和潜能,如何去强化这些,又如何强化你的“IP”甚至你的粉丝呢。


上午在扒拉自己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有人转发了一个新闻,2016年3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纪元参加徐州市事业单位招考,并获得所报岗位笔试和面试第一名。按理说这个成绩应该妥妥的考上了。但当年8月1日,纪元被徐州市人社局告知,后期审查时,其研究生毕业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非岗位需求“中国语言文学”,因专业不符,被取消录取资格。

后经上诉,2018年2月23日下午,徐州铁路运输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徐州市人社局认定取消纪元事业单位聘用资格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律依据明确,但程序违法,判决确认徐州市人社局取消纪元聘用资格行为违法,驳回纪元的其他诉讼请求。

徐州市委、市政府责成相关部门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根据责任认定责令相关部门做出深刻书面检查,对负有责任的7名工作人员给予相应处理,责成相关部门向纪元道歉。

事件就是如此,我们不去猜测背后是否有其他待挖掘的东西。在这里我觉得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岗位笔试面试第一的时候,被以非岗位需求专业为由取消录取资格,这个行为可能会让外界想到哪些;法院的判决,徐州市委、市政府的行为又传递了哪些积极因素

我们的言谈举止也同样是在不断传递着东西。在生活中,你期望自己传递哪些东西呢,你又希望你的“IP”传递哪些东西呢,你的行为传递了些什么、是否能够较大可能的传递你想要传递的东西呢。

从精日、橘猫、女硕士公考遭拒,你看到人格和IP打造的技巧了么

看完正文之后可能你会想要这么做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