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伊朗對美的回應「伊朗不能出口石油,那將意味著整個地區的石油都不能出口」這件事?

大笨蛋6703

7月2日,美國就對“伊朗政策”舉行新聞發佈會,美國國務院政策主任布賴恩•胡克在發佈會上表示,美國將逐漸恢復對伊朗的制裁,並讓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為零。

7月3日,在瑞士訪問的伊朗總統魯哈尼在與瑞士聯邦主席貝爾塞舉行會談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只要伊朗的國家利益能夠得到保障,那麼伊朗就會留在伊朗核協議中。隨後他還表示,如果伊朗不能出口石油,那將意味著整個地區的石油都不能出口。魯哈尼未做進一步的解釋。


那麼,該如何看待魯哈尼的這番表態?

第一,這是伊朗自表態“暫留在伊核協議框架內”之後,算得上最強硬的表態。

在這之前,伊朗曾威脅“如果伊朗受到嚴重威脅,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此次魯哈尼儘管沒有提到伊朗可能會採取的具體措施,來如何讓“整個地區的石油都不能出口”,然而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石油運輸要道,伊朗恰恰能夠對該海峽實施“封鎖”。控制住霍爾木茲海峽,對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來說,無疑是“正中命門”。也就是說,伊朗總統魯哈尼的言外之意就是: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第二,伊朗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展現了伊朗“為維護國家利益,不惜一切代價”的堅定態度。

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對石油的價格、世界經濟的影響作用是巨大的,也是負面的,此舉必將遭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反對、抵制,伊朗必將受到更大的制裁。對伊朗來說,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十萬”的行為,不到“萬不得已”、“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伊朗絕不會採取此種“自殺式”行動。魯哈尼沒有明確表示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但這是伊朗唯一能夠採取的手段,用不著明說。


第三,伊朗在根據外界的形勢變化,隨時調整對美政策。

伊朗此前通過部分官員的講話,向外界釋放出“伊朗服軟”的信號:在也門問題上伊朗釋放出了和談信號,通過法國總統馬克龍放話可“以考慮從敘利亞撤軍”,伊朗國防部長稱“不會研發射程20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等,被外界解讀為“這是伊朗做出了讓步”。實際上這就是伊朗在試探美國等的反應,伊朗會根據各方的態度來制定今後的政策。當然了,在保障伊朗利益的前提下,不排除伊朗會答應美國的部分條件,比如說放棄對也門胡塞武裝的支持等。


顯而易見的是,伊朗並未得到它想要的東西——美國未做出任何“善意”的回應。美國對伊朗的仍採取的是敵對政策——極限施壓政策。6月26日,美國高官給出“各國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的期限。7月1日,美國前紐約市市長朱利安尼宣稱:使伊朗政權更替正是特朗普的目標。7月2日,美國國務院政策主任布賴恩•胡克在新聞發佈會上公佈了“對伊朗政策”。

第四,向包括歐盟在內的所有國家施壓,迫其為“支持伊核協議”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以保障伊朗的利益不至於受到較大的損失。

從中東進口石油的國家可是不在少數,僅亞洲就有中、印、日、韓等主要經濟體。魯哈尼此次表態不僅是在向歐盟施壓,迫其採取有效的措施應對美國的制裁,當然更希望所有從中東進口石油的國家能夠同時向美國施加壓力,迫使美國做出讓步。霍爾木茲海峽一旦被封鎖,世界油價必然瘋漲,世界經濟很可能出現倒退——特朗普的貿易戰已經讓世界經濟增加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再加上霍爾木茲海峽不通,出現經濟倒退的幾率相當高。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魯哈尼的此番言論才更像是“伊朗”——以強硬應對美國的強硬。儘管伊朗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這不能成為特朗普撕毀協議、對主權國家實施制裁的藉口,美國的行為實質上就是一種經濟侵略——以經濟為手段,干預其它國家的內政、顛覆其它國家的政權。美國的這種做法與派兵侵略它國、推翻它國政權,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目的都一樣,只不過是採取的手段不同。



軍事侵略,無疑會有死傷,大量難民無家可歸;經濟侵略,動盪、戰爭同樣會出現,死傷只多不少,難民也沒少到哪去。這兩者唯一的區別就是:美國實施軍事侵略,傷亡是美國直接造成的,需要承受來自於國際上的壓力;經濟侵略,傷亡是受害國自己內部造成的,美國不過就是幕後黑手,不必為此承擔太大的國際壓力。美國人不僅不用死,還可在受害國發生動亂後,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受害國說三道四,宣揚美國的“仁義”,扶持親美勢力建立傀儡政權。實施經濟侵略,對美國來說無疑更為有利。


魯哈尼說的沒錯

連美國盟友法國的總統馬克龍都公開稱: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抵制美國霸權,維護法國的利益。可嘆,國內還有部分人始終跪在美國的腳底下,維護著美國的形象。不願站起來,那就跪著吧,看看那美國主子能夠給他們些什麼?美國綠卡?哈哈……
特朗普的目的


儒道之主

本來伊朗和美國之間在伊斯蘭革命後就陷入了相互之間不信任的境地,互相把對方看作敵人,相互之間的衝突和摩擦從來沒有停止過。《伊核協議》的簽署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互相敵對的雙方可以最終用和平手段解決問題,比起朝核問題來說貌似順利很多。但特朗普政府上臺後對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大加批評,認為那樣的外交政策損害美國的利益,所以在“美國優先”的口號下,對前政府的外交政策開始了清算,退出《伊核協議》就是其中一部分。本來協議的簽署讓國際社會看到和平的曙光,伊朗本身也非常珍惜,期望能借此機會逐步改善與美國的關係,畢竟伊朗作為弱國,一直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為敵是危險的。本來伊朗希望有英法德三國的簽字,也許真的可以改善對美關係,但偏偏事與願違,美國連自己盟友的面子也不給,執意退出,還要威脅制裁伊朗。這可以說對伊朗是一種巨大的打擊,本來都還不敢輕信美國,現在就越發失望了。美國不可信,美國不會給伊朗好日子過,這大概就是當前伊朗政府的感受。

剛才談到,既然美國要把伊朗往死裡整,那麼伊朗就不得不做出回應。這次伊朗說的“伊朗不能出口石油,那將意味著整個地區的石油都不能出口”,並不是一時的氣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警告。既告訴美國,也告訴麻木不仁的國際社會:伊朗不是吃素的,伊朗是有能力做出實質性回擊的。這裡的回擊指的就是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是世界上最為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海灣地區所有的石油出口都要經過該海峽,如果海峽杯封鎖,那就意味著海灣地區的石油運不出去,這樣所有的海灣國家和靠霍爾木茲海峽生存的國家都會陷入困局,由於以伊朗的地理位置和實力想要封鎖海峽並不是難事,這樣伊朗就可以拉上幾個墊背的國家。很顯然如果成為事實,海灣國家乃至整個中東的石油出口都會出問題,考慮到中東地區在石油市場的重要性,最後受害的很可能是全世界。所以,伊朗實際上是在提醒和奉勸美國,千萬不要想著整死伊朗,伊朗雖然在實力上比不上美國,但卻也不是沒有回擊的手段,而且是四兩撥千金的手段。同時也在提醒國際社會,特別是海灣國家,不要輕易跟著美國走,如果伊朗遭殃,海灣國家也不會好受,面對美國的呼籲還是要三思而後行。


詹思丁

從魯哈尼的表述,可以感受到美國對伊朗的打壓已經到了極限,伊朗也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除了“同歸於盡”,引爆伊朗版的“核彈”,實在是別無選擇。

不同於薩達姆和卡扎菲舉手投降,也不同於80後義無反顧地發展核彈,伊朗原來想走中間路線,企圖在國際社會的“擔保”之下,通過放棄核武開發來換取和平發展經濟。但是沒想到“國際社會”擔保不了伊朗的安全。現在美國突然退出《核武協議》,伊朗既沒有了經濟市場,也沒有核武可以自保。但是走投無路之間,伊朗幸好還有一條霍爾木茲海峽在手裡。如果掐斷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運輸線路,不亞於在全球經濟市場投下一枚氫彈。

霍爾木茲海峽是進入波斯灣的唯一一條水上通道,六個石油生產大國都必須通過這條水路完成出口合同,海灣地區石油產量的90%需要通過這條水路運往全球。由於海峽水路非常狹窄,如果伊朗決定通過岸炮和水下潛艇輕易地掐斷這條運輸線路,那將意味著全球石油供應短缺,油價飆升,世界經濟將受到沉重打擊

伊朗清楚封鎖海峽就是意味著“投下了核彈”。到那個時候不打也只能打了,原來反對美國的也不會再支持伊朗了。因此,伊朗至今還是努力在避免走絕路,希望通過外交途徑來降低美國製裁的影響,為自己謀求一條生路。但是美國的制裁已經開始顯示出對伊朗重度打擊:印度、韓國的煉油企業停止了從伊朗進口石油;歐盟各國政府雖然希望能夠抵抗美國的壓力,維持《伊核協議》,但是各國的企業害怕美國的制裁,不理會歐洲政府的呼籲,紛紛選擇退出伊朗市場;亞洲大國原來是伊朗寄希望最大的救星,現在也因為和美國開打貿易戰,不能惹禍上身。各國找不到繼續和伊朗進行石油貿易的安全途徑,就像伊朗找不到和其它各國繼續交易的途徑。

美國放言要把伊朗的石油出口降到零。沒有石油出口的伊朗就是死路一條。與其等死,不如準備“同歸於盡”。也許對手看到你手握“經濟核彈”,真的能有所顧忌,伊朗反而有了一線生機。


七號臺

伊朗總統魯哈尼相比較上屆總統內賈德而言已經“溫和”很多。很少用極端言論懟西方,相對而言歐美更能接受。

魯哈尼主張堅持伊朗原則的基礎上,積極與西方接觸。在上臺之初就受到西方一定程度的好評。這也是在其任期內能夠簽署“伊核協議”的重要因素。

這次美國確實有些“不講理”。當然只是在講理的前提下,現在美國對外實行的可是“森林法則”。

“溫和”的魯哈尼這次表述,並不新鮮。內賈德和伊朗激進派和軍方都發表過類似言論“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中東地區有四個影響力較大的國家,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和沙特。這四個國家文化與國家自成體系,國民對國家認同度很高。綜合國力在其他國家之上。

伊朗作為政教合一的國家,國家凝聚力很強。這也是與美國“敵對”幾十年,依然能夠在軍事上有卓越建樹的緣故。陸海空三軍武器全能國產,彈道導彈技術中東領先。在加上8000萬左右的人口和不小的國土面積,戰爭持續能力和戰略縱深都很理想。

後薩達姆開始,伊朗在中東影響力大增。“伊斯蘭國”氾濫時,伊朗在伊拉克敘利亞戰鬥力讓世界矚目。也讓美國,沙特和以色列“擔心”。

2015年伊朗開始介入敘利亞局勢,敘政府軍在伊朗軍官的訓練和指揮下戰鬥力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後“伊斯蘭國”時代到來原本處於頹勢的敘政府軍在什葉派民兵和俄羅斯的配合下打得反對派沒有防守之力。

美國無奈冒險啟用庫爾德人武裝,最終土耳其翻臉。焦頭爛額的美國最終明白解決敘利亞問題,也門、巴以難題都繞不開伊朗。

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和對伊朗石油出口歸零是連貫性的政策。尤其石油出口歸零確實打到了伊朗痛處。這次連“溫和”的魯哈尼也亮出底牌。

美國敢下死手,必然伊朗會絕地反擊,有可能是魚死網破,不死不休。拖下水的絕對會有沙特和以色列。

因此,雖然特朗普心很野。想一攬子解決巴以和敘利亞,順帶解決也門問題。但是也不可過猶不及,否則很難收場。


核子獵潛艇

美國從小布什時代就說伊朗是流氓國家,伊朗政權是流氓政權,都十幾年過去了,還不準讓伊朗踏踏實實流氓一把嗎?這次就是踏踏實實地伊朗以流氓對美國的流氓。不過理性相對客觀地看待這件事情,還是美國踏踏實實地流氓在先。


美國實實在在過分在先

在聯合國安理會、聯合國大會、國際法庭、國際原子能機構等等國際授信組織對於伊朗並沒有任何違法認定和制裁議題的情況下,且在伊核協議被多國接受、安理會認可的情況下,美國是沒有任何理由和權利,不允許其他國家購買伊朗石油。現代國際社會發展到今天,還有如此的霸道行徑,可謂是美國自己的恥辱,也是美國一次次在世界面前崩塌自己的國際公信力和權威。


這就像一家飯館,因為得罪了另一家飯館,這位老闆就不準人家再做生意,你既不是警察,也不是衛生、工商、環境、城管、消防等等任何一個擁有管理權力的部分,也沒有任何被大家所理解支持的理由,如此的行為,在我們看來,無非就是流氓黑社會。美國是在拿自己的公信力玩火。


伊朗的意思是能源出口綁架

美國現在石油正在全面自給的道路上行走,自然不一定會被伊朗的出口綁架所威脅,但是伊朗確實能夠綁架到更多國家,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2017年伊朗原油出口平均250萬桶/天(全年約1.45億噸),主要出口國是:中國(24%)、印度(18%)、韓國(14%)、土耳其(9%)、意大利(7%)、法國(5%)、日本(5%)、阿聯酋(5%),其他國家(13%)。

別看5%這個比例不起眼,那也是12.5萬桶每天,一桶就算價格60美元,那也是750萬美元每天,如果法國意大利等國坐視不管,或者改從沙特等國進口,那麼多出來的渡過蘇伊士運河費用,橫跨地中海費用、繞行阿拉伯半島費用,將把自己的油價成本提升起碼20美元。


更別說,大家看看排名第一,第二的是誰。


以上是能源供應綁架,還有伊朗的能源運輸綁架。封鎖霍爾木茲海俠,是伊朗的殺手鐧和傳統套路,在海運為主,美國依賴中東程度高的時代,這可以打到美國的軟肋,所以美國派了一個半艦隊在這裡駐守,隨著美國能源依賴下降,伊朗封鎖海峽,直接欺負的就是沙特、巴林和卡塔爾。屆時,美國救還是不救這些國家,都是個大問號,因為以特朗普的性格,自己只要能分到更多的訂單,管它什麼盟友不盟友。


還有是同盟綁架,伊朗和卡塔爾的關係是一直不錯的,和敘利亞、黎巴嫩是鐵桿,和伊拉克現在是同派別,阿拉伯半島南端還有也門胡賽武裝策應,加之在敘利亞問題上建立起來的俄羅斯、伊朗、土耳其共識,可以說,這些盟友都用石油輸出控制來力挺伊朗,是非常有可能的,而這些國家的減產,是以伊朗為中心以東的中東亞和以西的歐洲所無法接受的,這就是伊朗的同盟綁架。


感覺美國近期毫無章法

特朗普現在簡直已經如脫韁的野馬和瘋狗一般,這幾天一直有毫無章法套路的發言:

1、能源禁封伊朗,不準其他國家進口。

2、意欲將聖城旅定位為恐怖組織

3、盟友放話要推倒伊朗現有政權

4、自己準備脫離WTO和與國會分權

5、勸說法國脫離WTO然後與美國籤雙邊優惠貿易


這些都是啥操作,七師弟表示簡直特別不靠譜的小兒科心態。

整個國際社會,雖然會客觀懼怕和考慮到美國強大的軍事能力和經濟體量,但是也不會徹底喪失理性到做出如此諸多的不理智行為。

不過,不得不說,面對美國的流氓,伊朗這些還擊,也是足夠流氓的。



七師弟

我只知道美國跟全世界大聲叫嚷:你們不要從伊朗進口石油了,我要讓伊朗的石油出口量為零。

一定會有一個國家這樣回應美國說:伊朗是我的朋友,我憑什麼聽你的!要讓伊朗石油第一大出口國退出市場,而沒有補償,也只有美國敢這麼霸道了。

面對美國的制裁,伊朗總統魯哈尼說,如果伊朗不能出口石油,那意味著整個地區的石油都不能出口。是不是伊朗也要來硬的?只有發動戰爭才能到達魯哈尼的目標。

夠硬氣吧。

其實,這些都是表現現象,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全世界都在顫抖。誰都不希望戰爭,都知道戰爭的不可控,但美國就這麼硬氣,如何是好?

首先韓國、印度等國開始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了,雖然歐盟說依舊在“伊核協議”框架內,但具體到某家企業,誰都擔心美國的制裁,各國的企業都開始紛紛退出伊朗市場了。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美國主動挑起的各種貿易爭端真的開始了,在進口伊朗石油方面,也就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國的意思辦了,真的讓伊朗石油零出口。

對於伊朗而言,美國要制裁,除了讓步讓步,除了妥協在妥協,根本沒有其他路可以選擇,強硬的美國特朗普政府不僅是口頭上的警告,貿易上真幹,軍事的威脅也是確確實實的。

所以,我們從伊朗總統的回應中,看到的只是表面強硬而已,世界的掌控權依舊在美國身上。

只不過,美國這樣橫衝直撞,繞開聯合國,繞開世貿組織,繞開之前政府之間簽訂的協議,硬是要秀肌肉,橫行霸道,它的脆弱性也顯露無疑。

表面越強大,內心多恐慌。伊朗的恐慌在於美國的霸權,美國的恐慌在於權勢的衰絕。

祝願每一個繃緊的神經,都有迴旋的餘地。


財經作家邱恆明

美國正在收緊針對伊朗的包圍圈,向世界上的所有國家發出了不要從伊朗進口石油的警告,這也包括伊朗傳統的石油出口國印度與日本。雖然印度說禁止石油進口的事情要聽安理會的,但實際上美國就是代表霸權,最終這個伊朗石油的最大進口國也會聽從美國的旨意,乖乖地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而日本也是伊朗石油的進口國之一,在伊朗石油上,日本一直以來是佔便宜,利用美國封鎖伊朗,伊朗想出口石油,而美國對日本網開一面的機會獲得廉價石油,並且還獲得伊朗石油的開採權。但這次特朗普政權明確宣佈,所有的國家都不能例外,包括日本在內,上月日本石油公司也明確宣佈放棄日本石油的開採權競爭。

特朗普政府的目的就是完全收緊繩索逼迫伊朗就範。從1979年以來美國一直想顛覆伊朗政權,一直沒有成功,這次也是一種大的賭博。針對美國的咄咄逼人,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如果伊朗不能出口石油,那將意味著整個地區的石油都不能出口。如果美國真的那麼做,那就等著瞧吧。伊朗國內因為美國石油禁止出口,而物價飛漲,人心不穩是事實,但是伊朗現在在中東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10年,20年前的伊朗。因為美國的戰略收縮,伊朗利用打擊恐怖主義,在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甚至也門都有巨大的影響力。除非美國要與伊朗進行一場面對面的戰爭,直接推翻伊朗伊斯蘭政權,否則伊朗給美國的造成的麻煩將會很大。

雖然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是下策,但當美國圖窮匕首見時,這個將是伊朗的不得不選擇。博爾頓還在向伊朗展示強硬的一面,用武力讓伊朗屈服是美國的首選,但相對與兩伊戰爭時,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失敗,當初伊朗的製造沒有完全國產化,現在只要在附近安裝岸艦導彈,對於來往商船就是威脅。而美國在當地已經沒有一個合格代理人,過去伊拉克可以與伊朗戰爭,現在的沙特等國是花架子,打仗完全不行。而以色列不能出面,真正較量就是美國直接出面,這樣講引發中東一系列的變動。美國強硬派也不能完全預計到這場戰鬥的結果。因此,現在就是美國與伊朗的“懦夫遊戲“誰也不能放棄。一個是有關自己國家的生死,而另一個是強硬派當道,不踢到鐵板決不罷休。


橋本看日本

伊朗總統魯哈尼威脅封鎖波斯灣

伊朗有實力封鎖波斯灣

此前,美國特朗普政府發出針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封殺令,要求所有國家在11月4日之前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否則將會制裁相關國家。石油出口是伊朗的經濟命脈,近2017年就為伊朗賺取了200多億美元的外匯。一旦伊朗石油無法出口,則意味著伊朗經濟崩潰,進而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以哈梅內伊為首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也將面臨倒臺的危險。所以,特朗普的伊朗石油出口“封殺令”實際上是針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必殺令”!

7月2日,針對美國的“必殺令”,正在瑞士訪問的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如果伊朗不能出口石油,那將意味著整個海灣地區的石油都不能出口!魯哈尼此話何意?為何伊朗不能出口石油,整個海灣地區都不能出口?魯哈尼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問題的關鍵在於伊朗有實力封鎖波斯灣。

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地區,佔世界總儲量的60%以上,產量佔世界產量的50%以上。而中東如此大產量的石油,都需要從波斯灣運往世界各地。因此,封鎖了波斯灣也就封鎖了中東國家的石油出口。波斯灣最寬處338千米,最窄處36千米,伊朗完全有能力對波斯灣進行封鎖。以伊朗的黎明-3中程彈道導彈為例,射程可達2000公里以上,封鎖波斯灣不在話下。再加上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千萬不要質疑伊朗是否有膽量封鎖波斯灣。

特朗普“漫天要價”,伊朗“就地還錢”

上文已經提到,伊朗有能力、有膽量封鎖波斯灣,進而阻止中東所有國家的石油出口。那麼,這種情況會不會發生呢?答案很明顯,不會!

首先,特朗普的伊朗石油出口“封殺令”,很難實現。6月27日,就在美國宣佈正在11月4日之前禁止世界各國進口伊朗石油當天,印度和土耳其就非常強硬的表示不認可美國的決定,只認可聯合國的決議。言外之意,兩國不會屈服於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儘管沒有土耳其和印度那麼強硬的表態,也表示不會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不過,特朗普作為一名商人總統,所謂“封殺令”很難實現,想必心中有數,不過是商業談判技巧中的“漫天要價”!

其次,伊朗的封鎖波斯灣的“就地還錢”,威力巨大。“頁岩油”革命以後,美國石油不再需要進口,甚至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但是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歐盟等等等,只要需要石油不能自給自足的大國,都嚴重依賴中東的石油。如果真的發生伊朗封鎖波斯灣的情況,全世界經濟都會崩潰!特朗普不會不知道這樣的後果。即使特朗普不接受伊朗的“就地還錢”,其他國家也不會冒著斷絕中東石油進口的危險,聽從特朗普的威脅,不再從伊朗進口石油。

普特會將成為解決此事的關鍵

最後,答主認為,7月16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的“普特會”很可能成為解決此事的關鍵。俄羅斯總統普京非常有可能做中間人,促成特朗普與伊朗達成妥協,進而解決這一難題。


美國觀察室

正在瑞士訪問的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如果伊朗不能出口石油,哪就意味著整個地區的石油不能出口。這是伊朗針對美國國務院政策主任胡克,稱美國將恢復對伊朗的制裁,並將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的答覆,伊朗近日已經多次表示不會畏懼美國的威脅。 這也是伊朗沒有辦法的絕地反擊,是到目前為止最強硬的回答。


自從5月8日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之後,伊朗為了能夠繼續爭取一個經濟發展的環境,十分的剋制。就是在5月21日美國務卿蓬佩奧宣佈新版制裁伊朗的12條“伊核協議”,伊朗仍然忍讓以大局為重,甚至是接受滿足了蓬佩奧新版伊核協議大部分的苛刻內容。伊朗願意去核,願意就也門胡賽武裝問題談判,願意從敘利亞撤兵,願意保證不發展射程在20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等等。

伊朗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夠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在正常的國際經濟秩序中企求生存發展。伊朗為此進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動,除了美國之外,伊朗與伊核協議其它五個簽字國進行的多次溝通商量。伊朗因為得到其它五國的支持,維護這張已經撕破的伊核協議,仍然繼續維持著伊朗與外界的正常關係。



但是,美國還嫌不夠,沒有了伊核協議束縛,美國更是放開手腳,史無前例的針對伊朗宣佈了新制裁。美國宣稱從今年的11月開始,不允許任何國家購買伊朗石油。完全禁止伊朗的石油出口,美國要掐斷伊朗的經濟命脈,直接絞殺伊朗。如何看待美國的這一舉動以及伊朗的應對:

一、美國此舉純屬一意孤行,違反聯合國決議,違反國際法,更沒有道義良知。美國的行為遭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反對,雖然美國以自己的霸權地位能夠嚇阻一些國家(日本安倍原定於7月訪問伊朗的計劃,已經被取消),不敢去購買伊朗石油,但是不可能完全禁止得了伊朗的石油出口。美國製裁伊朗的行為,遭到中俄土印等國的強烈反對。土耳其和印度也陸續表示,只能執行聯合國決議,不會理睬美國的“家法”。現在到11月還有5個月時間,美國不可能完全達到禁止伊朗石油出口目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美國是在伊朗政府逐漸讓步中,得寸進尺提出這個新要求的,就是美國實現了禁止伊朗石油出口,伊朗也不會束手就縛。伊朗是中東什葉派大國,實力也不容小覷。必然會與美國破釜沉舟,魚死網破的作出反擊。伊朗必然會動員從也門一直到黎巴嫩的什葉派武裝,針鋒相對的進行反擊美國支持的地方勢力。利用不對稱的軍事手段,把以色列拖入戰火,屆時整個中東勢必將陷入更大的混亂。

三、作為伊朗如果是破罐破摔的話,並不畏懼什麼後果。魯哈尼聲稱的如果伊朗不能出口石油,哪伊朗就會不怕事大,具有封鎖波斯灣的出口處霍爾木茲海峽的能力。伊朗有的是中短程導彈,而且不用購買伊朗自己完全能夠生產。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那就不是制裁伊朗的問題了,這將影響世界上大多數石油進口國是經濟。霍爾木茲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運輸水道之一,從波斯灣運出的石油佔世界的總量的40%。出現這種局面,美國是始作俑者,必須承擔後果。

四、如果中東地區爆發大規模動亂,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美國能打的牌已經用盡,接下去除非發動針對伊朗的入侵戰爭。但是現在的特朗普,根本沒有這個打算。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動員了美國和盟友30萬大軍,要動手伊朗起碼要60萬大軍,現在的美國可能連兵源都湊不齊。還有根據美國國會報告,伊拉克戰爭的直接費用是8500億美元,全部算上去是幾萬億美元。如果美國採取軍事行動,8500億美元是遠遠不夠的,至少要萬億美元以上。特朗普這個吝嗇商人總統,看著他氣勢洶洶的樣子,別說8500億美元,就是500億美元也未必肯出。

五、伊朗政權不是當時的伊拉克,薩達姆是孤家寡人沒有朋友沒有外援。如果伊朗一旦發生戰爭,伊朗是能夠得到俄羅斯等大國的明裡暗裡支持的。儘管現在美伊雙方劍拔弩張,敵對激烈,美國不敢也不可能發動針對伊朗的入侵戰爭。如果真的發生了伊朗戰爭,那就是美國走下超級大國地位之時。

綜上所述,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能不能達到目的,還是有疑問的。美國的制裁行為達不到顛覆推翻伊朗政權的目的,只會加深美伊雙方的仇恨,進一步破壞世界經濟規則秩序。魯哈尼聲稱美國不讓伊朗石油出口,伊朗有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決心和能力,整個世界包括美國必須認真對待。到那時美國打擊制裁的是全世界,最後必將也連累的美國自己。


亦新湖

這是到目前為止,伊朗官方對於美國禁止伊朗石油出口政策的最強硬表態。意味著特朗普政府的“極限施壓”政策已經到了極限,漫天要價後要麼討價還價,要麼就地攤牌。

7月2日,美國國務院政策主任布賴恩·胡克舉行新聞發佈會稱,美國將逐漸恢復對伊朗的制裁,並將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而正在瑞士訪問的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美國稱不允許伊朗出口石油,他們還不明白這樣做的後果。如果伊朗不能出口石油,那將意味著整個地區的石油都不能出口。如果美國真的那麼做,那就等著瞧吧!魯哈尼並沒有做更多解釋。

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已經到了極限,伊朗明白了妥協是沒有出路的

在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後不到半個月,美國就拋出瞭解決伊朗核問題的“12條”,表示伊朗接受了就可以坐下來談。伊朗嘴上硬但手上軟,在實際行動上一再妥協和退讓:先是在敘利亞問題上面對以色列的軍事挑釁非常剋制,繼而在也門問題上表示可以和談,然後又通過馬克龍傳話可以從敘利亞撤軍,最近又在彈道導彈問題上主動讓步。可以說,對於美國提出的“12條”伊朗基本都已經接受了。可伊朗的妥協換來了什麼呢?從國際上來看,

美國沒有作出任何讓步反而得寸進尺,從原先表示的“修補伊朗核協議的缺陷”到最近公開表示要“實現伊朗的政權更迭”,希望通過進一步的經濟制裁來引發伊朗的內亂。而歐洲國家本來就意志不夠堅定,在伊朗妥協而自身利益又沒有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對伊朗的支持也是口惠而實不至,俄羅斯更是希望藉著油價上漲渾水摸魚。從國內形勢來看,市場的恐慌情緒蔓延,本幣暴跌;100多位政治人士聯名上書政府要求於美國妥協;從首都德黑蘭到南部多個城市爆發了示威遊行,抗議政府沒有能夠保障民生;美國的經濟制裁措施還沒有實施,導彈還沒有打來就人心散了、未戰先亂。


只有展現出堅定的國家意志,伊朗才有可能得到國際社會的幫助和美國談

伊朗手中有一張牌: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一全球石油運輸要道。這是“殺敵八百、自損一萬”的措施,但如果真到了美國所說的“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量降為零”的那一步,伊朗極有可能鋌而走險,這就不僅對美國,而且對歐洲國家帶來嚴重的利益威脅,歐洲國家和一些亞洲國家將是最大的利益受損者,只有在這樣巨大的利益威脅面前,法國德國等國才有可能真正出手進行外交斡旋。而一旦美國因此對伊朗採取軍事打擊,伊朗再對以色列和沙特進行還擊的話,那中東局勢又有可能面臨失控的風險,俄羅斯雖然想通過油價上漲謀利,但其國家利益決定了不會允許美國推翻伊朗現政權,也不得不出手。特朗普本質上是個商人,想的是如何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同時要控制風險。從目前形勢來看對美國是有利的,如果能夠通過和平的方式限制伊朗的核計劃並削弱伊朗的地區影響力,那就已經是特朗普政府的重大外交勝利了,這是大火爆炒的成果。在賺取了100%的利潤後沒有必要為了爭取200%的利潤把伊朗逼到牆角,那樣有可能滿盤皆輸。至於說推翻伊朗現政權嘛,那是可以小火慢燉的。


在美國宣佈將要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後,美伊雙方都在進行密集的外交活動,但最重要的是雙方能夠坐下來談。不能用舌頭說活就只能用拳頭說話了,現在看這種風險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