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一个时辰内两次上麂狮岩,哈哈!我想即使岩下村里人也不多吧。

之前耳闻“儒林四杰”之一的翰林大学士柳贯,曾经在麂狮岩上,构庐读书,授徒讲学,潜心著述。也许这就是我想一探的原因。

据小陈介绍,汤坞又叫坦湖。不知道咋滴,现在身份证上都变成了坦湖。不过古老的记忆还是无法抹去的,耳边听到更多的是汤坞。

雨中的汤坞如碧家小玉,景衬雨柔,雨添娇媚;村中的坦坞也像沾染了春意似的,恰好微绿,惹人喜爱。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路边白色牡丹花吸引了众人,一朵朵牡丹花被春雨浸湿,更显娇嫩无比,宛如一位位青涩的女孩,洁白秀雅、仪态端庄;在喧闹的人间享受着安静的时光。

据悉,白牡丹于此安家已超三十多年了,显得极其珍贵。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据《浦江县志》记载:“麂狮岩,县南三十五里,与乌蜀山连。元柳待制读书之石室也。广十丈余,高深各三丈余。高敞坦夷,可容百余人。今里人奉释迦于中,揭号慈云。”

又“麂狮庵,在县南三十五里,明时建。国朝康熙四十年重葺。”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麂狮岩离村不远,趁雨稍停,我们即刻上山。

翠绿的苔藓镶嵌在鹅卵石上,显得曼妙无比,碧绿耀眼。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幽静的林间小道,雨雾漫漫,静的诱人,静出美丽。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奇石悬空,松翠交荫,一堵白色围墙格外显眼。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围墙上正门面“麂狮岩”三个渡金大字,为中国国画大师方增先所题。

两侧“乌蜀巍峨一代文章垂国史,梅溪澄澈万家香火礼乡贤。”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蒋英坚题。

笔墨韵致、苍润华滋,风格沉雄。为“麂狮岩”增色添彩。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麂狮岩岩石坚硬,浑然天成,空旷清静,观之宛如弦月;又似一只慧眼,岩前视野开阔,默然俯视人间;更似狮子张口怒吼,来着皆为之惊叹。故称“麂狮岩” 。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入内一首“洞育奇臣文为首,岩生双杰山称冠”楹联,显示金华山文化研究院施怀德所撰,蒋英坚书。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岩洞内供奉着众多佛像,供人祭拜,祈福。

一侧塑有明太祖朱元璋及一干大臣。原来此处又有朱元璋避难之处所说。

洞中佛像后面之幽洞,蜿蜒曲折,幽深莫测,每遇炎热天气,岩下村里人来洞中寻幽静纳凉。传说当年朱元璋于金衢曾兵败,惊逃追兵 ,慌乱中,便一头撞进了麂狮岩,但洞中并未见能遮身之物;隐约见一侧似一小洞有几只蜘蛛在吐丝结网,遂向前喃喃祷告,并快速钻进小洞。说也奇怪,蜘蛛似通人性,迅速吐丝结网布满洞口。追兵追至,见洞内蟢丝密布,无法藏身,遍寻不见只好悻悻离去。后当地百姓,亦称此岩为“蟢丝岩”。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岩洞内有常年滴落的涧水,“滴!滴!”之声,声声禅意,似净化心灵的圣水,于一方净土,穿透心境,沐浴聖地。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春雨如雾似烟般朦胧,飘渺虚无恍若仙境。

麂狮岩所处山岩不是很高但秀雅,周边林木不是很高但茂盛;荫木葱茏,松篁交翠。貌似云深之处,又似竹篱茅舍人家。或许是沾了历史名人的智慧,这里的一切显得神秘而有灵气,愈发衬显出山林的幽静之美。

遥想当年一代名儒柳贯以岩为屋,读书、讲学、授徒、潜心著述。无疑是静坐、清修的理想场所。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曾学文于柳贯,后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柳贯(1270~1342),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今横溪镇(原属浦江县通化乡乌蜀山)人。其祖上先居河东,宋建炎中,七世祖铸始从赵鼎自河东迁杭,其子森又自杭迁浦阳乌蜀山。柳贯大德四年(1300年)任江山县儒学教谕,后历任昌国州学正、国子助教、国子博士、江西儒学提举、翰林待制等。少年时曾随父避世乱于兰溪亲戚家而从金履祥受经,从方凤学文,在学术和文学上均有较高成就。时与黄溍、虞集、揭傒斯并称“儒林四杰”,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文学家。著有《近思录广辑》三卷、《字系》二卷、《金石竹帛遗文》十卷,《柳待制文集》二十卷,《乌 蜀山房类稿》等。

据小陈的父亲介绍:洞前那条山路,可通义乌、金华等多处古道。抗战时期,金萧支队第八大队曾经在这一带活动。古道有陡深岭义兰古道、荷岭古道、水坑岭古道、风门岭金浦古道等。据悉,至今风门岭古道上还有约半人高的碉堡围墙呢。宽敞高大、密林深处的“麂狮岩”亦为抗战提供过不少便利。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岩洞一侧一条新修建的约三、四米宽的路,满山泥泞。问及这里的妙忍师父意为何用?师父淡然回答,为运输材料方便而建。为了一、二百米路程,非得把好好的环境,搞得满目疮痍,大煞风景。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麂狮岩”其岩背靠雄伟敦实,兀自独立,形如冠帽的乌蜀山,是横溪名胜景点。又因一代名儒柳待制崖穴苦读及门生开国文臣宋濂而驰名,遗憾的是岩内除了石壁上刻有出自宋濂励志文章《送东阳马生序》外,再也找不到点点蛛丝马迹。

一边有三个似官爷、书生模样。据小陈父亲说是胡爷爷、陈爷爷、钱爷爷,皆在金华五侯之列。为赫灵侯胡则、铁应侯陈文嵩、火应侯钱佛纪。

胡则(公元963~1039),初名厕,字子正, 北宋婺州永康人,为宋朝婺州第一个进士,胡则为官期间力主宽刑薄赋,兴革使民,勤政廉政,做了许多功国利民的好事,深受百姓爱戴。尤其于明道元年,直言进谏,要求皇上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百姓感恩,遂于永康方岩山顶立庙以纪念他。公元1162年,方腊起义军在方岩意外溃败,朝廷认为是胡公显灵,高宗赵构遂用“赫灵”两字赐作胡公庙的庙额,由此,胡公庙又称“赫灵庙”。

红脸的塑像是陈爷爷,讳文嵩,行百廿五,人称百廿五相公,原通化乡人。父:讳公养,行四,人称四相公,为造龙峰古塔施砖千灶敕赠义相公庙(洪溪古庙)。相传,陈文嵩少时靠打猎、烧炭卖炭为生;肯吃苦,后苦行修炼。曾经与乡亲在严州烧炭。有炭商一度垄断,借故压价,盘剥炭民;陈文嵩多次挺身而出,为炭民讨说法。炭商对陈文嵩是恨之入骨。有一回,陈文嵩被炭商雇佣的人推进了火红的炭窑里,并封住窑门。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火红的炭窑里陈文嵩非但逃过一劫,竟然还毫发无损。不过,炭民们看到从炭窑里出来的陈文嵩已是满脸通红,久久不退。后来,被炭民尊称为“窑神”。在当地砖瓦窑等点火皆先要把“窑神”请到的风俗。又据县志记载:“猎于山生擒白额而归,后又神兵灭敌,于宋保祐甲寅敕封为“协忠侯。”

儒雅书生模样的是钱相公,讳佛纪,行三,人称钱三郎;父佚名,行十,人称十相公,娶鲍氏,通化乡人,乃宋殿前都指挥使昭聪公之后裔。

钱三郎少年学法於母舅鲍六郎又師匡廬道士得其真传;湻祐二年臨安有火,钱候赶赴救之即灭,理宗勅封“火應侯”立廟古(音)盤山。

漫步村中,古居沧桑、古巷幽静;能让人感受到历史传统文化的真实底蕴。

四合院褐黄厚实的板门墙,菱、井、方型的窗棂,留下的都是岁月的痕迹。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斑驳的灰墙上水墨画、浮雕,门楣上墨迹,到处是文人的珠玑。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古井,水清如镜,滋养了一方百姓,如文人陈侠任,传承着一代代文明。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厚重的泥墙,没有被光阴所遗忘。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向每一位过客述说着逝去的沧桑岁月。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岩下汤坞如一位养在深闺的少女,脱俗、清新;宛若一抹春天的灿烂和恬静。带给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或期待与之相遇的最美的那一抹温情。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柳贯构庐读书处,横溪麂狮岩游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