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核心基础知识串讲(七)-匿名数字资产

直奔主题,今天我们串讲的内容是:匿名数字资产

匿名数字资产真的是完全匿名的吗?

很多人会疑惑,数字资产不都是匿名的吗?大家使用的比特币,以太坊,钱包地址就是一串字符,如:0xAfD2F0430c5c7068803Eb4853649cCf17D4C0ab9,上面没有任何信息,没有身份证,没有电话号码,为什么还不够匿名呢?

通过以太坊浏览器,你能够查询到这个地址的所有信息,包括它的转账记录,而不知道这个地址背后是谁。但是,我公布了这个地址,这个地址和身份信息就对应起来,你知道这个地址就是AlphaBo的,那么,这个地址上的所有交易信息就都会变成实名的了。

如果你在火币网、Bitfinex等场内交易平台进行注册,你去交易,充了钱、充了币进去的时候,你就能知道这个地址背后对应的人是谁了。你在钱包上进行注册,也会留下邮箱或手机号,这样也能够查的到。

有没有能够更加匿名的解决方案呢?答案肯定是有的,这就是我们今天重点串讲的匿名币:

达世币、门罗币、Zcash、PIVX。

这些区块链项目就能够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达世币(DASH)


诞生时间:2014 年1月18日

核心算法:X11 算法(11 种加密算法混合在一起的算法,比如有比特币的SHA256、莱特币的Scrypt 等等)

共识机制:PoW+PoSE(Proof of Service)服务量证明

发行总量:2100万枚

区块时间:2.5分钟

目前每个区块奖励:3.6个DASH

匿名原理:混币

除了正常节点外,还引入“主节点”,主节点可以提供一系列其他服务。包括为社区提供投票服务,以及为交易者提供匿名交易和及时服务。想进行匿名交易的交易者发起匿名申请,由主节点进行混币。

区块链核心基础知识串讲(七)-匿名数字资产

所谓混币,就是把属于不同人的币混在一起,再换回去。混币为免费服务。通过混币,网络就不知道你究竟转账给了谁,谁究竟转账给了你。混币有时候要经过好几轮, 才混的比较充分。

区块链核心基础知识串讲(七)-匿名数字资产

门罗币(Monero)


诞生时间:2014 年4 月18 日

核心算法:CryptoNote 算法

共识机制:PoW

发行总量:1844 万

区块时间:60秒

目前每个区块奖励:7.8个门罗币

匿名原理:环形签名

环形签名算法与比特币一样也是使用基于哈希值的公钥+私钥模式,不同的是环形签名技术将交易发送方的公钥和另外一个公钥进行混合,然后对信息进行签署,最后再由接收者的私钥解密验证。

区块链核心基础知识串讲(七)-匿名数字资产

这样一来就无法区分集合中哪个公钥对应真正的签名者,从而使门罗币实现了隐藏交易发送方地址信息的功能,使外部攻击者无法看出地址之间的关联性。

区块链核心基础知识串讲(七)-匿名数字资产

大零币(Zcash)


诞生时间:2016 年10 月28日

核心算法:Equihash(原理可参考听风说币:【听风译文】Zcash 终极指南(4))

共识机制:PoW

发行总量:2100万

区块时间:2.5分钟

目前每个区块奖励:12.5个Zcash

匿名原理: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

证明者能够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论断是正确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A要向B证明自己拥有某个房间的钥匙,假设该房间只能用钥匙打开锁,而其他任何方法都打不开,这时有2种方法:

(一)A把钥匙出示给B,B用这把钥匙打开该房间的锁,从而证明A拥有该房间的正确的钥匙。

(二)B确定该房间内有某一物体,A用自己拥有的钥匙打开该房间的门,然后把物体拿出来出示给B,从而证明自己确实拥有该房间的钥匙 。

第二种方法属于零知识证明。好处在于在整个证明的过程中,B始终不能看到钥匙的样子,从而避免了钥匙的泄露。

Zcash交易自动隐藏区块链上所有交易的发送者、接受者及数额。只用那些拥有查看秘钥的人才能看到交易的内容。用户拥有完全的控制权,他们可自行选择向其他人提供查看秘钥。

Zcash的转账流程,可参考玩火的猴子:不让你看,但让你确信--零知识证明

区块链核心基础知识串讲(七)-匿名数字资产

普维币-PIVX((Private Instant Verified Transaction)


诞生时间:2016 年2 月1 日

核心算法:Quark 夸克算法

共识机制:PoW转为POSE(Proof of Service)服务量证明

发行总量:无上限

区块时间:60秒

目前每个区块奖励:4.32PIVX

匿名原理:混币原理(类似达世币)

区块链核心基础知识串讲(七)-匿名数字资产

以上就是今天串讲的全部内容,【串讲】系列重点是针对有一定基础的朋友学习和梳理区块链知识地图的脉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