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稞酒多元化戰略遇阻

業績下滑遭深交所問詢,新入葡萄酒及電商業務均虧損,推千元產品不被看好

6月9日,青青稞酒回覆深交所問詢時稱,其2017年淨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商譽減值、銷售費用增加以及營業收入下降所致。事實上,青青稞酒淨利已連續4年下滑,是目前僅有的3家虧損A股上市白酒企業之一。

作為區域性白酒企業,青青稞酒一直想要走出青海,但無論是收購美國馬克斯威酒莊,還是併購酒類電商中酒時代,均拖累了其業績。在此情況下,青青稞酒欲加大營銷投入,同時推出千元以上高端產品突圍。但業內認為,目前白酒市場競爭激烈,在品牌力不足的情況下,青青稞酒的突圍嘗試並不輕鬆。

淨利連續4年下滑

2017年,在各白酒企業紛紛亮出“史上最好”成績單時,青青稞酒卻成為3家虧損A股上市白酒企業之一,並由此引來監管部門問詢。財報顯示,2017年青青稞酒營收為13.18億元,同比下滑8.27%;淨利潤為-9416.4萬元,同比下滑143.57%。

2018年6月9日,青青稞酒在回覆深交所問詢時表示,2017年淨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商譽減值、銷售費用增加以及營業收入下降所致。2015年7月,青青稞酒完成對中酒時代(中酒網母公司)的收購,並在2017 年對此次收購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7935.54萬元。另外,由於公司2017年度由原來的渠道驅動型向消費者驅動型轉軌,加大了消費者動銷及品牌推廣力度,致廣告宣傳及市場調研維護費增加8178.09萬元。

事實上,青青稞酒淨利已連續4年下滑。2014年,受白酒行業調整、公司加大市場營銷力度等影響,青青稞酒淨利同比下滑15.03%,結束了連續多年的高增長;2015年,受互聯網產品品類和線上推廣成本的影響,其淨利下降27.19%;2016年,其淨利又因受中酒時代拖累及當期理財收益下降影響而下滑6.44%。

分區域而言,儘管青青稞酒董事長李銀會在今年5月2日舉行的網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在青海大本營市場採用多品牌、多產品策略,不斷穩固提升佔有率,但實際上,其青海省內營收已從2013年的10.76億元下滑到2017年的9.7億元,省外營收近兩年也連續下降。

酒水分析師蔡學飛表示,中酒網近年連續虧損,加之陝西、新疆、河南、浙江等市場處於開拓期,導致青青稞酒財報表現不太理想,但根本原因在於品牌力較弱。在全國性名酒渠道下沉的情況下,青青稞酒異地競爭強度較大,短期內業績改善難以見效。

多元化轉型遇阻

為改善業績狀況,青青稞酒也在嘗試多元化轉型,但收效甚微。

2013年,青青稞酒斥資1500萬美元收購美國馬克斯威酒莊,試圖藉助海外葡萄酒業務實現新的盈利增長。2015年,青青稞酒再次收購美國葡萄酒生產和銷售公司Napa Chiles 100%股權,並出資500萬美元在美國設立全資子公司OG。

此外,青青稞酒還涉足電商業務。2015年7月,青青稞酒斥資1.44億元收購酒類電子商務公司中酒時代90.55%股權,試圖藉助中酒時代旗下電商平臺中酒網發展線上渠道,解決其產品在甘肅、青海等線下渠道發展受阻的問題。然而,中酒時代業績表現同樣不佳,2014-2017年分別虧損6565萬元、4163萬元、4675萬元、3232萬元。

對於電商業務的發展,青青稞酒表示,中酒時代傳統B2C業務在逐步減虧,未來將採取優化產品結構等方式提升毛利率,同時通過業務創新改善經營業績。此外,中酒時代子公司中酒雲圖2017年引入了戰略投資者,未來將與中酒雲碼業務一起力爭成為酒類互聯網營銷工具提供及運營服務商。

蔡學飛認為,青青稞酒佈局美國葡萄酒屬於品類佔位,本身沒有很大的資源投放。而其收購中酒時代試圖通過互聯網彎道超車,但目前中國酒水電商格局已在末期,不得不面對BAT巨頭與行業垂直電商、企業自有電商的多重夾擊,因此收效甚微。

此外,青青稞酒還計劃推出單瓶售價超過1000元的白酒產品。業內人士指出,高端產品在盈利空間和品牌塑造能力上遠高於中低端產品,對企業的利潤貢獻也最大,青青稞酒拿千元以上的高端產品謀求突圍是順勢而為。但是,千元價格帶對區域酒企來說品牌標杆意義大於銷售意義,“中國白酒千元價格帶的格局已經固化,被全國性名酒壟斷,短期內無法撼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