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吃了容易戒不掉的回民特色美食,百姓吃得起,美名傳得開


回民大概是天生的美食家,他們一旦開始了小吃生意,大多一輩傳一輩地發展成家庭產業,並講究個傳承,所以,回民百年老店屢見不鮮,而且品質穩定,傳承保證了滋味不變,進店品嚐還是百年前的老味道。圖為回民豆腐腦和牛肉大蔥包子。

中間的是牛肉肉龍,切開吃,帶肉的花捲。右邊是白油餅。

紅棗米糕,也叫大棗涼糕,小時候走街串巷的回民小販戴著小白帽,挑著扁擔,竹筐裡就是這個東西,論斤稱重,紅棗將自己的甜和香悉數奉獻給了糯米,此糕有兩個亮點最好吃:被棗染紅的糯米;私留一點兒甜味兒的棗核。

豆汁,油餅,這個就是仇者痛親者快的美食了,由於乖戾的性格,始終被傳說,擁躉都是鐵粉兒,這碗謎之液體,可以測試來者是不是老北京。

糖花捲,紅糖麻醬足料糖花捲,一個下肚,刀槍不入,太頂飽了。

豆餡兒火燒,薄皮大餡兒,不大甜,是紅豆控的心頭肉,一口滿滿登登的豆餡兒進嘴,像站在人生的頂峰一樣滿足,稠密得化不開,就像蹲在姥姥的大鍋旁剛蒯出來的一樣甜香,嚥下所有想誇它的形容詞,靜靜咀嚼。

羊雜湯,香菜蔥花必不可少,化妝了麼?化了,那你帶餐巾紙了麼?喝完一頭汗,妝花了可得擦啊。

菜糰子,看這光澤,剛出鍋是啞光的,涼一會兒就是亮光的,黃色食物總讓人有莫名好感,覺得好像會很好吃。隔段時間不吃就想得慌,這些小吃在家做起來麻煩,買著吃還能吃好多花樣兒,最關鍵是不貴。

確實不負眾望,果然是菜糰子,純純的清香,沾了菜葉湯汁的玉米皮格外美味,像鍋邊玉米大餅子,甜中帶鹹,玉米味兒十足。

牛肉大包子,一個肉團的,雖然牛肉蒸熟了就縮縮了,但空出來的縫隙剛好滿足“吃包子愛吃皮”,被肉汁浸透一半的麵皮,咬起來汁水溼潤,又膩又香,口水都寫出來了,沒定力的人,晚上最好別寫此類文章,共勉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