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全科解读

2018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日前已发布。除语文、数学、英语3科必考外,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实行“五选三”选考。

以下是全科解读。

2018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全科解读

2018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全科解读

一、语文

2018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全科解读

1.调整“试卷分数”“试卷的内容及分数分配”和“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优化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调整为100分;试卷的内容及分数分配”“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也进行了适当的分数调整。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

“考试内容和要求”中,明确了对重要作家及作品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

“参考样题”中,增加了文学常识类参考样题,关注基于名著作品内容的文学常识的积累;增加了2017年中考试卷中的修辞、标点符号和语言表达类试题,丰富了参考样题的题型。

3.加大古诗文阅读的考查力度。

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与“文言文阅读”一起,以“古诗文阅读”板块呈现。在“考试内容和要求”中明确了对“古诗文阅读”的具体要求。

“参考样题”中,增加了2017年中考试卷中的默写类试题,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类参考样题。

4.丰富名著和现代文阅读的题型,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参考样题”中,增加了名著阅读类参考样题,用2017年中考名著阅读的试题替换了原有参考样题,尊重学生基于生活积累、阅读积累的个性选择,强调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感受和体会;用2017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试题替换了原有参考样题,注重学生阅读的思维过程,提升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5.调整写作板块内容,注重考查学生读写结合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将“试卷的内容及分数分配”中的“作文”板块,调整为“写作”;删掉“参考样题”中的“情境写作”,将其内容融入到前面板块,注重学生读写结合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强调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写作,写作表达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二、数学

2018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全科解读

1.试卷结构的调整

  ● “试卷分数”调整为100分,“考试时间”仍为120分钟。

  ● “试卷的内容及分数分配”调整为数与代数约50分,图形与几何约38分,统计与概率约12分。

  ● “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调整为选择题约16分,填空题约16分,解答题约68分。

  ● “试卷的难易程度”仍为试卷由较易试题、中等难度试题和较难试题组成,总体难度适当。

  对试卷结构的调整反映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学科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共8小题;填空题共16分,每小题2分,共8小题;解答题共68分,题目的数量与每小题的分值与以往大致相同,题目数量减少一道。

2.参考样题的调整

  参考样题主要是体现试题考查目的的,其中包括知识的评价、能力的评价和思想的评价三个方面。调整部分参考样题,使用测试效度好,能体现近三年改革成果的试题进行替代,并对参考样题进行说明。

  具体调整:增加2017年第1、4、9、10、11、15、23、25、26、28共10道试题,替换2014年第3题、2014年第20题、2015年第2题、2015年第25题、2016年第8题、2016年第21题共6道试题。

三、英语

2018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全科解读

1.单项填空

由10道小题调整为12道小题,小题赋分由1分调整为0.5分,共计6分。在考查目标上,单项填空试题继续突出主干,注重基础。

2.完形填空

由原来的10小题调整为8小题,小题赋分由1.5分调整为1分,共计8分。阅读篇章的长度也相应缩短。

完形填空仍重点考查实词,旨在考查学生在上下文中对常用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3.阅读理解

保留阅读选择和阅读回答两种题型,删除了“阅读还原”一题。

阅读选择篇章数量不变,仍为4篇,在题量上由原来的15道小题调整为13道小题,每小题赋2分,共计26分;

阅读回答不变,仍为一篇文章,5道小题,每小题赋2分,共计10分。

4.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题型保持基本稳定,突出选作的考查形式,在赋分上由15分调整为10分。

5.听力口语

占比40分,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分别在2017年12月23日、2018年3月24日。取最高成绩计入总分。

四、物理

2018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全科解读

1.试卷结构的调整

题型调整:把“实验选择题”拆到“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中。试卷题型及分数分配见上表

2.知识点及分项细目表的合并

(1)知识点合并:有12个知识点合并成5个。

  ● “力”“重力”“摩擦”3个知识点合并为“力”1个知识点;

  ● “透镜”“透镜成像”2个知识点合并为“透镜和透镜成像”1个知识点;

  ● “电流”“电压”“电阻”3个知识点合并为“电流、电压和电阻”1个知识点;

  ● “家庭电路”“安全用电”2个知识点合并为“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1个知识点;

  ● “磁场”“电流的磁场”2个知识点合并为“磁场”1个知识点。

(2)分项细目调整:原162个分项细目合并成106个(合并的均是“了解”层次)。

  合并的原因或目的:落实《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与各科保持均衡。

3.参考样题的调整

(1)删去“实验选择题”。

(2)替换、删减后,参考样题总题量减少8道。

调整的原因或目的:(a)体现题型结构调整;(b)突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视。

四、化学

2018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全科解读

1.进一步精简考试内容。

双向细目表中的条目数从2017年的73条减到2018年的52条。除合并、删减原有重复内容外,又删减了水的净化、金属锈蚀、化肥等内容。

2.调整试卷结构。考试时间从100分钟调整为与生物学科合场90分钟,试卷满分从80分调整为45分。同时,调整了各知识组块的分值比例和题型。如,“基本实验”与“实验原理分析”题型调整为“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题型,删除了“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题型。

3.减少并重组了参考样题,每道样题标明了出处。

五、生物

2018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全科解读

1.试卷满分为45分,考试时间与化学合计90分钟

2.对考查内容部分删减,部分降低要求,共包含9个主题,50个要点

减少的知识内容有芽的发育、其他排泄途径、动物的社会行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3.实验考核内容中“参考实验”列出的7个实验是参考样例,实验考查的范围依据课标,不仅仅局限于这7个实验。

六、历史

2018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全科解读

1..参考样题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疆域和主权等考试内容的教育功能,注重体现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彰显历史学科的价值引领和人文情怀,强化试题的育人导向和教育功能。

2.凸显学科特色,强调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包括了解史料的种类,区分史料和观点,能通过史料提炼观点,也能用史实对观点进行说明。参考样题通过内涵丰富的材料创设新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从历史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

3.注重历史阅读,参考样题有一定的文字量,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作答过程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思维能力,考查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避免简单答案的再认再现。

七、地理

2018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全科解读

地理学科考查要求分三个层级,分别是识别与描述、说明与归纳、分析与应用,每个层级都以运用地图、数据、文字等资料为基础,关注学科基本能力。

识别与描述的能力要求主要是学生能够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对于要求识别、描述、说出的内容,重在考查学生用地理方法和语言的表述能力。

说明与归纳的能力要求主要是学生能够把握知识之间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归纳等。对于要求说明、归纳、比较等的内容,重在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水平和进步状况。

分析与应用的能力要求主要是学生能够在新的情境中使用地理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对于要求分析、评价的内容,重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生活实际,将相关地理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的能力。

八、思想品德

2018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全科解读

观点理解力的考查,重在评价学生识别学科信息或观点,描述学科观点,论证学科观点,表现出政治认同的水平。

分析运用力的考查,重在评价学生运用学科观点解释生活情境,甄别、探究问题,审视和反思不同态度和立场,作出价值澄清的水平。

实践参与力的考查,重在评价学生针对问题情境,基于道德与法治要求,作出行为选择,提出建议、方案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