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 杨氏那么恩爱自己前夫 为何又接受李世民“宠幸”?

其实在历史中,玄武门事变并不是因为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杀李世民才爆发的,而是因为李建成想动李世民的兵权和手下,想架空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在手下们的鼓动下,才出现玄武门事件的。

在这场事变中,李世民架空了自己的父亲,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弟弟以及自己的所有侄子们,只留下了自己兄弟的妻子以及女儿们。

而作为当时齐王李元吉妻子的杨氏,因为早已受到李世民喜爱的原因,所以被李世民纳入了后宫之中,受到了李世民的极度宠爱。

玄武门之变 杨氏那么恩爱自己前夫 为何又接受李世民“宠幸”?

杨氏高贵的家族出身使她不会拒绝李世民

杨氏出身于弘农杨氏,家族是隋唐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家族,是影响着那个时代的利益群体关陇贵族的一份子。

南北朝的西魏、北周,隋朝、唐朝都是在这些关陇贵族们的帮助下建立的,而隋朝开国皇帝的杨坚、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就是关陇贵族的一份子。

在李渊家族还没有发迹之前,他们就通过和各大关陇贵族的联姻,以增强自己的影响,其中李世民的正牌妻子长孙皇后、李元吉的妻子杨氏都是出身于这些有巨大影响力的贵族。

可以说杨氏自出生起,就是见过真正大世面的人,在这样的大家族中长大成人,受到的教育自然就有些非同凡响了,很多时候她在乎的更多的还是利益,最后才是自己个人的感情。

玄武门之变 杨氏那么恩爱自己前夫 为何又接受李世民“宠幸”?

虽然说她自己的家族势力很强,但终究是比不上已经准备把握国家大权的李世民的。

她知道如果自己拒绝李世民的话,到时候所能影响的就不是自己个人了,到时候影响到的就将会是自己身后的整个家族,所以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杨氏无论如何都必须得接受李世民。

被鲜卑人感情文化影响的杨氏没有理由拒绝李世民

最后如果说到当时的文化,杨氏也是不太可能会拒绝李世民的。

杨氏的家族和李世民的家族都是在鲜卑人占据主要地位的北朝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贵族,虽然他们在名义上是汉人无疑,但是各种血统以及文化却早已受到了鲜卑人的影响,就连感情观念也受到了鲜卑人的影响。

在一般古代的草原文化中,一个女人的丈夫死后,她是可以选择嫁给自己丈夫亲属的,无论是丈夫的儿子还是兄弟,只要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在他们的文化氛围中都算是正常的。

玄武门之变 杨氏那么恩爱自己前夫 为何又接受李世民“宠幸”?

在那个时代的感情文化中,忠节烈女根本就不是主流价值观,杨氏自然不可能会为了和李元吉之间的感情誓死拒绝李世民。

鲜卑人的感情文化在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的影响非常深远,在唐朝开国后,也对唐朝皇室的风气造成了很大影响。

就比如武则天在名义上算得上是李世民的妾,但最后竟然成为了李世民儿子李治的皇后,更是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帝,这在其他不同文化风气的朝代中是不太可能的出现。

还有唐玄宗李隆基霸占自己儿子李瑁的妻子杨玉环的事情,其实从唐朝的皇室史来看,我们就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风气和我们历史中其他许多朝代的风气是很不相同的。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杨氏是没有理由和动机会拒绝李世民的,而且我们从杨氏和李世民后面的接触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相处还是很和睦的。

李世民和杨氏感情的和睦

在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甚至想册封杨氏为皇后,不过在魏征的劝谏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玄武门之变 杨氏那么恩爱自己前夫 为何又接受李世民“宠幸”?

如果不是李世民对杨氏宠爱之深切,又怎么可能会想册封杨氏为皇后呢?而在李世民对杨氏宠爱的过程中,杨氏也必定给李世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大家试想李世民有着三宫六院许多妃子,作为一国之主他是有着自己威严的,如果杨氏在进宫之后经常因为李元吉的死亡而对李世民使脸色的话,又怎么可能会受到李世民的宠爱呢?

玄武门之变 杨氏那么恩爱自己前夫 为何又接受李世民“宠幸”?

​所以说杨氏之所以能承受得住这么巨大的人生波动,最主要还是因为出身以及文化影响的原因,正因为这些原因的影响,在她的丈夫去世后,她可能会伤心,但却并不会选择挂死在一棵树上,不过李世民的一些作法虽然不是很受我们传统道德观的认可,但在那个年代来说,却是很正常的,而李世民本人也知耻而后勇,在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之后,兢兢业业地支撑起了唐帝国,最终为唐帝国的繁荣强盛立下了不世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