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大灣區龍頭深圳產業溢出 江門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3月19日訊 今年兩會政府報告中明確提出:“將出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粵港澳大灣區”多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如何衡量這種權重?

未來,粵港澳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深港澳如何發揮經濟引擎作用?金碧麗江地產總經理在接受鳳凰網房產採訪時表達了自己的見解。

依託大灣區龍頭深圳產業溢出 江門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金碧麗江地產總經理:高偉

個人履歷:

1981—1985年,重慶大學電氣工程系

1985— 1990年,中國有色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

1990—2004年,深圳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2004年至今,珠海市金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法人總經理

2009年,長江商學院第十四期EMBA

目前企業職務

珠海市金碧房產總經理

以深圳為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更具龍頭性

2010年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制定《環珠三角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

2016廣東省年政府工作報告以“開展珠三角城市升級行動,聯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作為重點內容;

2017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

實際上,我國已有三經濟核心圈:京津翼、長三角和珠三角,以及一箇中部經濟帶,為何又提出一個“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珠海金碧地產董事總經理高偉在接受鳳凰對話視頻採訪中回答:“粵港澳大灣區更加具有活力,龍頭性更強些”。

依託大灣區龍頭深圳產業溢出 江門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深圳

高偉有著一半的珠海情懷,也有一半深圳人的“快節奏”,如今他在深圳紮根了下來,畢竟深圳的“蛻變”有他的一份功勞。曾在深圳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擔任設計師的高偉,反反覆覆強調到兩個字“創新”。

“以科技創新能力,深圳是排在第一的。改革開放這30年以來它始終以創新為主導,”他認為,深圳就是世界的硅谷,世界都在看深圳。一方面世界創新型科技企業落戶深圳,一方面又為深圳培養了精英人才,“深圳可能就是龍頭”!

深圳,鶴立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裡,以深圳為軸心,圈出它的輻射半徑,香港、澳門、廣州、珠海都在一個核心圈。在這個核心圈範圍,又包括了江門、惠州、中山、東莞、陽江等城市,或有可能往湛江方向發展。這些城市有著大量的土地資源,得天獨厚的氣候,交通高鐵等條件也逐漸成熟,從粵港澳大灣區這個結構形式來看,它發展的速度更快,更猛,甚至達到了一個質的飛躍。

經濟越發達、交通越便利的城市,人口越集中

回家置業還是堅守一二線城市?問題年年有,但是一二線人口一直呈上升趨勢。

從人口統計數據,廣東省的常住人口總量約1.1億人,加上流動人口約1.4億人,以近兩年的人口增速趨勢,高偉預測未來10到15年大灣區人口可能高達2億人。中國人口紅利已經結束,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放緩,這個預測的依據是什麼?

依託大灣區龍頭深圳產業溢出 江門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人口密集的發達城市

“經濟越發展越快,交通越方便,越是空城的地方越多,那些偏遠的地方,它不是你的生活和文化的中心了,反而是變成別人休閒的地方了,生活區還是集中在相對經濟文化發展的地方,它的教育醫療投入少,並且商業收入支撐不了,這就是本身的經濟發展的規律。”高偉同時以自身在日本考察的經歷來舉例。

“中國目前有四大經濟帶,人口不斷往經濟發展的一二線城市流入,未來10至15年可能會融掉近10億人口,而剩餘的3億人口分佈在其他區域,未來三四線城市可能會是今後經濟發展的壓力。”

相隔一座橋,房價卻相差八至十倍,房價的支撐點在哪裡?

數據顯示:2017年廣東省房價均價為11416元/平,深圳均價約為5.7萬元/平,廣州均價約為1.7萬元/平,珠海均價約2.3萬元/平,中山約1.1萬元/平。從2017年房價統計數據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的房價落差懸殊,房價的支撐點在哪裡?

事實上,均價的概念已經模糊了深圳的房價水平,5.7萬元/平的價格也只能買到深圳的邊緣位置,如果以配套齊全舒適型居住概念的商品房來看,深圳房價約在10萬元/平,而珠海的房價只佔了深圳房價的三分之一或強一點。

依託大灣區龍頭深圳產業溢出 江門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2015年底,深中通道提到建設日程上以後,中山的房價從五六千跳到了一萬八兩萬,這得益於深中通道提前釋放的利好。

深圳機場周邊的房價約在8萬元/平,跨過25.4公里的深中通道,中山的房價約1.8萬/平,相隔一座橋,房價卻相差八至十倍”高偉推論,如果深中通道在2022年修通以後,25.4公里的距離會縮小深中之間的房價落差。

“很多人把深中通道理解為深圳到中山,把中山作為經濟增長點,但是大家更應該把眼光往新會江門看,深中通道連接中開高速,從深圳機場到新會江門核心區域約四五十分鐘的的車程,今後江門勢必成為經濟發展的後續力量”

深圳產業園溢出,為新一輪“江門製作”迎來契機

談起工業製造,江門可謂百年曆史,有著非常輝煌的歷史,它見證了珠三角近代100年的工業發展史,江門造紙廠、江門造船廠、新華造紙廠遺址尋處可見。

而深圳才有38年的歷史,創新科技產業如今走在世界前端!

依託大灣區龍頭深圳產業溢出 江門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中歐創新中心、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台山工業新城以及廣海灣工業園區等工業園區先後落戶江門,試圖重振“江門製造”大旗。而深圳江門萬畝工業園區利好更是為新一輪的“江門製造”助力。

“我覺得這是江門政府非常聰明的一個舉動。從歷史走到今天,大灣區給了它一個發展的契機契機。深圳外遷的一些工廠,它已不是簡單單純的加工業了,實際上它已經是為高科技產業做配套的一些企業”高偉認為,虎門大橋、虎門二橋、深中通道及高鐵的貫通把大灣區聯通成一片,會為新會江門帶來新的資源配置,江門擁有土地、勞動力、交通及生活配套等優勢,江門的未來發展會迎來新契機。

後記

深茂鐵路江茂段上半年將全線通車,一方面,加速了江門融入大灣區,9+2城市群將形成1小時的工作圈和生活圈。另一方面,大灣區 “窪地”城市在工業、產業方面將作為龍頭外溢的重要門戶是可以預見的,面對大灣區整體的產業升級及轉移,或是江門迎來新“契機”。

經濟越發達,交通越便利,人口越集中, 三四線城市或現空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