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两次婉拒朱镕基的华侨林文镜辞世

曾两次婉拒朱镕基的华侨林文镜辞世

著名侨领、融侨集团创始人林文镜 资料图

著名侨领、融侨集团创始人林文镜去世

大白新闻进入融侨集团官方网站,发现该网站已经发布了林文镜讣告。

据该网站介绍,1928年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溪头村,8岁下南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创办实业集团,创建了当时世界第一的INDOCEMENT水泥厂和INDOFOOD面粉厂,成为享誉全球华人世界的著名华人企业家。

1987年,林文镜先生率东南亚工商考察团回故乡考察,家乡的贫穷与落后让他深感震惊,他毅然放下当时印尼如日中天的事业,执着地回家乡兴建工业区、引进外商投资、建设新城、开辟江阴港……把家乡福清从当时工农业穷县,蜕变成现代港口工业城市,从根本上改变了家乡福清的面貌。

在这27年的创业过程中,他融聚华侨力量改变家乡,造福祖国,创造了“福清模式”和“福清速度”,留下改变地方经济的骄人业绩。

为了建设家乡,曾两次婉拒朱镕基

林文镜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别号——“福清主义者”,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别号是前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送的。其因由是,林文镜婉拒了朱镕基两次,一次是与浦东结缘(朱镕基时任上海市市长);一次是建成世界最大水泥厂的建议(朱镕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林文镜婉拒的理由很简单:我去福清是雪中送炭,而去其他地方是锦上添花,我不去家乡建设,家乡就没有人管了。

此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曾表示愿意拿出浦东1平方公里的土地给林文镜,请他在那里创办一个工业区,林文镜也谢绝了。林文镜非常清楚这些都是千载难逢的赚大钱机会。但是,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故乡的富裕比我个人发财更重要。

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林文镜已先后办起了20多家企业,涉及食品业、纺织业、水泥业、地产业、采矿业、航运业。后来,他与父亲的一位朋友合作,成立了著名的林氏财团,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厂和水泥厂,拥有自己的矿山和船队,林文镜的个人资产达到数十亿美元,成为名震南洋的一代巨商。

成为富豪后林文镜并没有只顾自己享乐,依然惦记着生育他的家乡福清溪头村。他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将海外的主要产业交给合伙人,只身回到老家——中国福建省福清,帮助家乡脱贫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