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港交所换帅!朱镕基钦点的“铁娘子”,为何让股民们恨之入骨?

香港女强人,人才辈出,继林郑月娥出任本港首位女特首后,4月26日香港交易所也迎来了首位女主席,就是有“铁娘子”之称的史美伦。

今年69岁的史美伦,生于上海,长在香港,留学美国,是法学博士出身,曾在联邦法院工作过,1985年回到香港当律师,1991年加入香港证监会,用了十年的时间,做到香港证监会副主席。

港交所换帅!朱镕基钦点的“铁娘子”,为何让股民们恨之入骨?

1、朱镕基钦点的证监会副主席

之后的履历,水皮相信国内老股民们应该是记忆深刻,爱恨交加。因为她曾在2001年,受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钦点,担任过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是中国从境外聘请的首位副部级官员。

有意思的是,在她任期内,A股经历了3年“跌跌不休”的熊市,而在熊市的大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居然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监管风暴。

有人统计过,在史美伦上任的12个月中,证监会出台了50多个法规条例,对80多家上市公司和10多家中介机构做出了相应的处罚,甚至立案调查,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银广夏案、中科创业案、亿安科技案等。有媒体就把史美伦上任的这一年称为是中国股市的“监管年”,史美伦也借此树立了铁腕形象。

但是,当时中国证券市场尚处于草莽时期,她这种按照国际惯例推行的监管和改革,导致了内地证券市场的“消化不良”,股票指数从两千多点掉到了一千多点,市场上各种责难扑面而来,曾有媒体报道,“只要史美伦出来讲话,第二天股市一定大跌,上市公司、证券公司、股民,没有不恨她的。”

2004年9月,史美伦在争议中离开中国证监会。

港交所换帅!朱镕基钦点的“铁娘子”,为何让股民们恨之入骨?

2、香港证监会十年

其实,史美伦能获得朱镕基的赏识是有原因的,我们在前面说过,史美伦早年间在香港证监会工作了十年。在这十年里,有两件事是不得不提的。

首先就是把百年老字号——英资怡和洋行赶出香港。上世纪90年代,怡和洋行担心香港回归后利益遭受损害,就请求香港监管部门允许它不受收购与并购法规的限制,这个请求遭到史美伦主导的香港证监会公司财务部门的坚决反对,最终怡和集团旗下的五家公司从港交所退市。

大家要知道,那时的怡和洋行,在港股的地位堪比今日的腾讯,其出走港股是什么概念,大家可以掂量掂量。但就算这样,史美伦也没有退让半步。

当然,除了这件事以外,史美伦被提及最多的成绩就是1993年负责首批H股公司赴港上市的事情。

当年香港证监会中的外籍高管,普遍把中资企业、国企视为“异端”,对他们赴港上市持怀疑态度,

作为当时香港证监会仅有的两名中国高管之一,史美伦不停向外籍同事们“安利”中国企业,最终青岛啤酒于1993年在港上市,成为第一只赴港上市的H股,由此拉开了中资企业赴港上市的序幕。

很难想象,如果香港股市没有这些中资企业,特别是H股上市的话,现在香港股市会退化成什么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史美伦对于港交所能有今天是居功自伟的。

港交所换帅!朱镕基钦点的“铁娘子”,为何让股民们恨之入骨?

3、CDR的推出,让港交所嗅到危机

不过,话说回来,史美伦都快70岁了,按常理来说,应该已经退休了,为何这时会再担重担呢?

一方面,在整个金融市场进入严控风险背景下,以史美伦的背景和做事方法,会让港交所更加注重规范和长期利益。这位中港女强人自2004年离任中国证监会职务后,一直为特区政府所器重,2013年香港成立金融发展局,史美伦是首任主席,并任职至今。应该讲,在香港金融市场上,无论是监管者、建言者、以至推行者,她都一一做了,是个全方位的金融专才。

更重要的是,CDR的推出,让港交所嗅到了一丝危机。尽管李小加、周松岗等人反复强调CDR的推出不会威胁到港交所的地位,但市场对这个说法仍持怀疑态度。

因为,之前香港一直希望内地的独角兽公司能选择内地和香港“双边”上市的模式,但是,若CDR的估值以及股价足够理想的话,这种概率就会小很多,极有可能越来越多的公司会选择中国加美国上市的模式。

这对于刚推出同股不同权方案的港交所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这就需要港交所与内地有关部门进行协商。

而记者出身的李小加在业务推广上是把好手,但对于与内地监管层的协调谈判来说,史美伦更加胜任。

当然,形势比人强!史美伦的个人能力再强,她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A股跟港股今后的一体化,恐怕也是早晚的一个方向。当然会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史美伦来讲,既在A股有过功绩,又在港股有过贡献。应该讲,也算是一个推动,A股与H股一体化的不二人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