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層通過股市投資,有可能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嗎?

紫蘇財經

不想太多談“理論上”這個話題,因為理論上很多事情都是存在的,但事實卻很少是那樣發展的。

從題目中我們能看到一些矛盾的點,比如前半句中的“投資”和後半句中的“保值”,這是兩種不同的細分需求,事實上是很難對應的。投資追求的是利潤或者說利益最大化,而“保值”這個詞明顯要保守很多,哪怕後面加了“增值”的補充,仍舊不是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最大限度的保有已經到手的財富,這裡的“增值”更多的是為了跑平通脹而已,或者是一個簡單的升值空間,但前提是要穩妥,是要安全,並且一旦當增值和保值發生衝突時,保值是優先一切的選擇。但“投資”往往並不是這樣定義的——投資是需要先付出,然後收取回報的,這裡有風險、有機會、有變數,最主要的,投資的風險遠高於以保值為目的的財富管理,這需要與個人的風險預期匹配。

而股票,不得不說並不是一種穩健增長的金融工具,最為中產投資,因為中產資金、時間有限,股票當然是一項不錯的投資選擇,事實上相對的入門門檻低,而且中產當做投入也不會很大。但是若將其保值增值的工具仍舊是不現實的選擇。


家族企業雜誌

從理論來講:股市是實現中產階層財富保值、增值的渠道之一。但從實際的效果來講:股市並不是絕大多數中產階層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渠道,存在絕大多數投資者虧損的現狀。我從來不否認股市造就中產階級保值、增值的能力,但是絕大多數投資者在這個市場中卻做了錯誤的投資方式,以至於在這個市場沒有達到保值、增值的效果,進而虧損而出。在我看來,要想通過股市實現財富保值、增值,必須符合如下:

一、增益自身的股市認知、瞭解風險的能力。股市不是“印鈔機”,所以來到這個市場就必須認清“風險”兩個字,只有在相對風險內賺相對的錢,如果超過了這個區間,那麼就是高風險。價值股、普通股、垃圾股就需要在風險認知中強烈的分類清楚,如果沒有這個能力識別,那麼在這個市場是無法生存下去的,更不要談保值、增值了,只能是越虧越多,直至你虧不下去離開。

二、通過有效的執行策略來實現降低風險擴大保值、增值的區間。如果拋開投資者的風險認識,運用策略來交易一隻未來一定會震盪上漲的股票,普通投資者會虧損嗎?會的。因為策略大於趨勢,一個成熟的策略執行遠比趨勢更重要。作為普通投資者最為合理的投資者方式就是定投價值股。


炒股哥說

理論上可以,實際上非常難。

唯有在熊市底部區域買入,牛市頂部區域賣出才有可能實現年化收入15%左右。

所謂底部區域就是買入後最大被套不能超過30%,所謂頂部區域就是賣出後最大漲幅不超過20%。這樣一個牛市下來股票平均漲5倍的話你可以賺1.5倍到2倍。

一個牛市週期一般是八年半時間,弄得好可以保值,但是虧損是很多人註定的。

例如現在雖然官方媒體天天喊見底了,非常有投資價值了。實際上一半的股票還在山腰以上,進入山谷的股票還只有三分之一。

時間上A股大C浪下跌時間還不到半年,總時間連週期時長一半都不到(牛短熊長即使有改變也不可能熊市只調整半年)。


晟晾

肯定不能。因為你沒有清楚的認識:股市是投資企業的一個渠道,不是買大押小的場所。選取好的企業,通過股市以合理的價格參股,是正確的投資理念。

在我10年的投資生涯中,我從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依靠“炒”股能有好的下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機構還是個人。

所以正確的說法不應該是“投資股市”,而是“通過股市投資上市公司”。以這樣的理念去投資,才有可能實現財富積累和升值。


富時投資

暫時是不可能的,這個市場還不完善,對於公司經營狀況及財務狀況的監督不夠,對於大小非減持,大股東質押太過寬鬆,導致雷聲不斷,許多公司質押率達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也就是說大股東💰已揣到口袋,剩下一地雞毛收拾好了他再來,沒人收拾他也沒有損失。現在大資金不願進,小散被套,只有遊資在打一槍換個地方,能跟的上就能賺到,跟不上就是被埋,所以現在在股市賺錢無疑是火中取栗,不要妄想。


絃動雲起

股市應該是每個人投資的一個渠道,儘量用自己的閒錢來投資股票,如果加槓桿的話風險很大。投資是多元化的,銀行,保險,理財,股票,房產,合理的借貸,好朋友一起的眾籌。如果抱著賭一把的心態壓上全部身家就太危險了,不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