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一帶一路”南向通道?它是指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向北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南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南半島的經濟走廊,使得“一帶”與“一路”經中國西部地區形成完整的閉環。
“一帶一路”南向通道建設情況如何?建設中存在什麼困難和問題?未來應如何更好地推進建設?不久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分別率民革中央考察調研組,圍繞“助推西部發展,建設‘一帶一路’南向通道”,赴四川、雲南、貴州、重慶開展調研。
一帶一路南向通道建設加速推進
民革中央並非首次聚焦“一帶一路”建設和西部發展。去年民革中央大調研的主題就是“‘一帶一路’西北發展戰略”。一脈相承地聚焦“西部發展”,從“西北發展”到“南向通道”,折射出民革中央圍繞“一帶一路”,尋求“南北貫通”的調研思路。尋求“南北貫通”基於怎樣的考量?南向通道建設又有著怎樣的巨大意義?
“建設‘一帶一路’南向通道,可以激發西部地區現有基礎設施潛能,打通對內連接中國西北和西南地區,對外連接東南亞、中亞,並經中歐班列連接歐洲的南北大動脈,實現‘一帶’與‘一路’的有機銜接。” 萬鄂湘在調研時指出。
打開中國地圖,西部地區最臨近的出海口清晰可見——廣西北部灣。但由於交通基礎設施薄弱、港口集疏運能力不強、航線稀少等原因,這一最為便捷的西部南向出海通道一直“通而不暢”。“四川不沿邊、不靠海,外貿物流主要是以東向從成都經上海出海,去往東盟、歐洲等地區,經濟性、時效性較差。”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張琪表達出的“無奈”,既是西部各地區共同面臨的難題,也折射出加速打通南向通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調研組發現:西部各省區市紛紛深刻認識到,南向通道建設是推動形成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西部各省區市加大資金政策投入力度,加速推進南向通道建設。如今,“向東出海”不再是西部地區的唯一選擇,一條縱貫西部地區的南北交通物流大動脈正逐步形成——
四川已開通17條連接東南亞、南亞國家的航線,航線網絡基本覆蓋東南亞重要樞紐城市;重慶2017年開通並常態化運行“渝黔桂新”鐵海聯運通道班列;貴州提出要加強多式聯運國際大通道和貴陽中歐班列鐵路場站建設,構建“口岸+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多式聯運”新格局;在雲南,泛亞鐵路中線中老泰鐵路已全線開工,預計2022年建成通車……
隨著南向通道建設的加速推進,調研組倍感振奮:南向通道將為西部地區發展提供更為便捷的陸運和出海大通道,既緩解了北向歐亞大陸橋通道的壓力,又促進西部各省份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充分利用優勢、搶抓發展機遇。
和衷共濟、協同發展逐步成為共識
調研組發現,越來越多西部省市看到南向通道的廣闊前景,紛紛希望參與其中。甚至老撾、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都表達了參與建設的強烈意願。
然而在熱情高昂的背後,西部各省市也“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四川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的比例為17.1%,高於全國14%的平均水平。”“重慶至柳州鐵路尚未開建,以至於重慶南向至東盟的國際物流通道難以順直通達。”“無論是鐵海聯運還是公路國際運輸,均存在去程和回程貨源不平衡的問題,導致物流成本較高。”……
調研中,各地方各部門相關負責人反映的諸多問題,是南向通道建設中亟待啃下的“硬骨頭”。調研組意識到:南向通道建設輻射範圍廣、牽涉面寬、互動性強,在資源配置、市場化運作、機制協調等方面,都面臨不少難題。
對此,調研組聚焦問題尋對策,深入思考提建議。“從推動西部地區大發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高度來看,南向通道不再是西部省份一時一地的事,需要提升戰略定位、強化頂層推動。”調研組建議,國家應從戰略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推進、加強系統規劃,納入相關國際合作框架,建立專門工作協調機制加大指導和推動力度。
“南向通道建設既是推動形成我國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戰略重點,也是促進西部等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與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機遇。”鄭建邦認為,西部地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兄弟省市的聯繫合作,把南向通道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7年8月31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四省(區、市)政府代表簽署了《關於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並制定了四地協同工作辦法和工作方案,標誌著四省(區、市)在合力打造南向通道過程中邁出了重要一步。這釋放出一種信號——南向通道建設進程中,和衷共濟、協同發展逐步成為共識。
面對西部各地在南向通道建設中的“高熱度”,民革中央副主席張伯軍同時提出“冷思考”:“各方一定要科學定位,理性認識,不要不計成本、一哄而上,避免走重複建設的彎路,避免因忽視市場淪為‘負擔路’。”
不僅是“交通走廊”,還是“經濟走廊”“人文走廊”
“‘渝黔貴新’南向鐵海聯運班列截至今年3月31日累計開行127班次,載運外貿貨物貨值7300萬美元,內貿貨物貨值2.3億元。”“今年3月,重慶將中歐班列(重慶—德國杜伊斯堡)的回程貨源集結後,經南向鐵路直達越南河內,實現中歐班列(重慶)與南向鐵路運輸的無縫對接。”……
調研組發現,依託南向通道這條交通物流“大動脈”,讓廣大西部地區從“內陸”走向“前沿”,越來越多資源開始向西部集聚,不僅縮短了各國各地區之間的交通距離,也極大地便捷和促進了各國各地區間的經貿往來。“要充分利用交通建設帶來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優勢,變‘交通走廊’為‘經濟走廊’。” 民革中央副主席田紅旗建議。
“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就一定能增進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帶一路’打造成最廣泛的國際合作平臺。”民革中央副主席王紅認為,通過南向通道這一“經濟走廊”,不僅使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獲益,還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注入新動力。
位於成都市高新區的“中國—歐洲中心”,不僅是我國首個對歐合作綜合服務平臺,也是我國西部對外交往、對歐全面合作的新平臺。據中心負責人介紹,這裡設有歐洲文化教育藝術博覽中心,以及劇院、國際藝術展覽等綜合配套服務區,為加快聚集歐洲科技、教育、文化和藝術展覽等資源提供了極大便利。對此,民革中央副主席馮鞏表示:“希望南向通道能夠在帶動人員往來、人文交流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調研組認為,“一帶一路”南向通道的穩步建設,將有力推進我國西部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通互聯、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也充分彰顯了我國堅持開放發展、實現合作共贏的理念,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點擊下列標題,查看精彩內容
徵稿動員令
您的新語,我們的家園。
統戰嬗變
新聞自強
閱讀更多 統戰新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