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晚年提出了「我們國家爲什麼出不了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的問題,該如何去破解?

你的方向13

這個問題就是所謂的錢學森之問,解答這個問題的文章可以說不計其數,此處,筆者希望能做出一個綜合的回答。首先,要看如何界定“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如果用獲得諾貝爾獎來界定,中國的確很少。屠呦呦先生雖然獲得過諾獎,但一來數量很少,科學類的獨此一位;二來屠呦呦先生獲獎成果有一定偶然性,就其本人的科學水平應該說還達不到諾獎大師級別。

但另一方面,如果用工程成就來衡量,中國還是出了很多傑出的科學家和人才。錢學森先生本人就是這樣一位大師。錢先生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工作時顯示出很多突破性貢獻的苗頭,但回國後,因為要承擔國家開發兩彈一星這樣重大的任務,所以被迫放棄了自由探索式的科學研究,所以他的主要成就是領導研發兩彈一星這樣的工程成就,而不是可以獲得諾獎那樣的基礎研究領域的革命性理論突破。

教育是另一個方面。2016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國大學計算機和工程學科的新生,其邏輯推算能力領先了美國和俄羅斯2-3年,但到了大三就被後者追上並甩開。這表明,中國大學教育強調死記硬背的做法,無助於培養傑出的科研人才。


科學時評

錢學森臨終前曾發出三問:“中國什麼時候能培養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人才?何時能培養出國際大師?為啥中國沒有一流大學?”“我們國家為什麼出不了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以錢老的閱歷和成就,他提出這個問題,格外沉重,也格外迫切。

社會問題的萬果之緣在於人的問題。人的問題,無不受制於他的教育,進而形成基本思維方式、言行方式,繼而在某些專業領域形成傲人的專業成就,當然,只有極為頂尖極有成就的專業人才才廣為世人所知。如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

晚年錢學森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破解之道,無不得從源頭解決,從娃娃抓起。但是,僅僅是讓娃娃學些科學知識,過早地小學化、中學化、大學化,成人化,過早地融入當今時代的主題“經濟”嗎?

那麼,多年後,其中大部分娃娃們一定又是一群高智商的經濟動物,“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從娃娃抓起,要讓娃娃開啟真正的人生智慧。像許多人關注的民國為什麼出那麼大師?不僅是眾所周知的人文領域,就是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也是受教於民國。從人生的起頭,當代與民國走的方向,就有了差別。所謂“古人讀書讀明理,今人讀書讀名利”。

我們是炎黃子孫,從孔孟伊始,我們的四書五經,我們民族的輝煌與屈辱,在孩子七歲上小學之前,家庭的教育就應讓孩子知道,他處在什麼樣的文化座標中。

上小學之後,我們的教師、教材更應一以貫之、持續不斷地強化這一點。如此,孩子才有家國觀念,也才懂得讀書到底為什麼。

在他成年之後,做人做事才有私利之外的抱負和作為。在“道”的層面解決了問題,才談得上“術”,他進入任何領域,任何專業,都能富有激情和投入,才能出成績,而不是落入評職稱,掙房子,爭名奪利的“生活苦難”之中,而不知學問的樂趣。

實際情況是,現在,孩子七歲之前,孩子的教育止於知識。家人的教育熱情、教育理想左右搖擺。古人的家庭安排是“男主外,女主內”,教育的重責母親要擔起來。還說過,“子不教,父之過”。百年樹人,一代代持續不斷的努力,到了民國,才出了這麼多大師。而今,許多家庭的孩子是交給祖父母一代。母親與父親同為養家奔忙。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一個需要用數據來衡量成敗的社會,是難以有出現頂尖人才的土壤的。

破解之道之二,國家從法制法規上重視、重賞出成果的專家。現在的國際形勢,經濟文化全球一體化,多元化發展,共享時代悄然來臨,因而法治在各個領域尤為迫切。一個經濟高度發達,賞罰不清、亂而無序的社會,更是出不了大師。

頂尖的科學家的學術環境需要強有力的法規予以配合。許多剽竊的、欺世盜名的、別有用心的所謂科學家如果大行其道而不加以法律制裁的話,汙染的是健康的學術空氣,讓真正潛心研究的科學家無法脫穎而出。

反之,國家對真正出了成果的科學家,要重賞。要從各方面體現對其人品、成果的推崇和尊重。尤其對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方面,國家要加大投入。

其實,錢學森的臨終遺言:“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他已經找出瞭解決之道。錢老的遺言,既是他一生言行的寫照,也是他對後代的諄諄教導,殷殷期望。我們,任重而道遠。


老照片

這個問題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2005年,國務院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當時的錢學森握著總理的手十分感慨,他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錢學森其實拷問的是目前中國的教育模式,我們填鴨式應試為主的教育模式,扼殺了大量的創新人才,他們似乎只會聽從老師的教學安排,拼命做題,拼命背誦,做出一份完美的考卷,卻無法突破現實困難,解決生產一線的實際問題,成就一番事業。

圍繞錢學森之問,科學界和教育界一直在進行討論,並進行改革。就拿上海來說,目前中小學都要建立創新實驗室,很多學校的孩子很小就開始觸及一些和社會生產實際相關的小課題,小項目,還有各種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讓一批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科學。所以一批科學教育工作者們已經將孩子們的視野從書本引向實際生活。另外像上海楊浦區的少科站,每年都會在區域內選拔一批優秀的高中學生進入轄區內的復旦、同濟、上財大、上理工、上海電力學院等名校,他們進入各種實驗室,在教授的指導下從事一些科學研究工作,提前瞭解科學工作的精髓,很多孩子的創新素養非常高。在本科期間,很多上海本科生提前跟隨碩士生導師,甚至博士生導師從事課題研究工作,到生產一線去解決實際問題,畢業後,不管他們繼續攻讀碩博,或者開始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目前,一批中國本土培養的優秀科研工作者正在崛起,他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與世界一流水平叫板!


科壇春秋精選

錢老晚年提出的這個問題,體現了他一片赤子之心與報國之心,對國家更加強大的渴盼與期待已見一斑。

這裡先定義一下何為“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應該是指有重大的基礎理論創新,或者是突破性技術進步的英才。

下面分析下為何頂尖科學家與人才難出?

首先,先天的基礎略有不足。

除了基礎教育的因素外,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需要承繼前面的技術積累,然後形成的創新與突破。這一點上,我們的基礎有點弱,客觀的說,是在不少的核心領域上。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是百年積弱,民不聊生的情況下,何來科學研究與發明?可以說,新中國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還是在全球封鎖的情況下自力更生成功的。

沒有基礎,又被國外封鎖,中國在科技領域可以說落後了100年以上。而現代科學,都是層層積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發現的。你連前人的肩膀在哪兒都不知道,怎麼出現頂尖的科學家?所以很多國內頂尖的技術發現,在國際上也就是二三流。偶爾一兩項具有國際領先的科學發現,都是在微弱的基礎上,國家組織科技人員進行攻關實現的。

其次,還跟與中國科研現狀有關。

正如前述,國內具有全球領先的一些科研成果,都是在基礎很弱的情況下,由國家組織大量的科技人員進行攻關才實現的,這說明,現代技術組織很重要、團隊很重要。比如中國率先人工合成胰島素;屠呦呦的項目,也是國家集中大量科研人才進行研發的,在很多其他手段不能實現的情況下,屠呦呦率先走上正確的方向。

以國家層面開始組織起來的時候,中國科研人才就會迸發出無限的能量。而在這個層面之外的科技攻關,遇到的難度就大得多了,比如基層科研人員待遇還不夠好,比如申請項目需要層層報批,比如科研經費遇到層層卡殼,這些情況都是存在的。

第三,與中國經濟發展層次有關。

說白了,就是沒錢鬧得。

不要以為每一位科研人員,都甘於清貧埋頭研究。這樣的典型人物,在任何時代都有,但都不是社會的主流。社會的主流就是,讓自己的生活更好,讓大家都生活更好。如果自己累死累活都吃不飽,哪些不用幹活的人隨便就能身價億萬,這樣怎麼能夠安心研究?

說白了就是中國科研投入不足。沒錢做研究,連基礎的設備都沒有,你研究什麼?

最後,科研不夠開放。

創新是需錢的,企業是支持創新的核心力量之一,不僅在自身研究上,還在經費支持上。因為企業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持力量。都依靠國家撥款,只能聚焦於個別領域。但我們國家對內開放不足。我們簡單說,30年前對內開放的領域,技術進步都有飛躍式發展,比如紡織、機械、互聯網等,這些領域,中國將會率先出現世界級的成果。因為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人員足夠多,人才儲備足夠多,出成果的可能性就更高。但對內開放不足的領域,出成果更難。

因為民間思維更為活躍,科技進步是需要放開思維的。你一個小學生,天天背誦那些成年人才能理解的空洞理論有什麼用?不如讓他們自由發展。


波士財經

培養“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需要找回質疑精神,崇尚獨立自由。

要培養一般的科學家,確實不難,即使在製造“兩彈一星”的時候,憑藉幾十年來在內憂外患裡,向西方學習,尤其是像錢學森先生這幾批從歐美留學回來的科學家們,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竟然短時間內製造成功了!

這說明,我們中國人的頭腦並不笨,並不因為中國人唸了幾千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陰陽五行周易八卦就學不了科學。只要經過系統的學術訓練,多年的教育,任何人都可以學得懂現代科學,駕馭得了“西方科學”(當然這個詞是不對的)。

但是,如果因為我們有了兩彈一星,就認為科學不過如此,只要舉國之力就(⊙o⊙)啥都能搞定,那就是大錯特錯啦!

就像民初的學者從西方學習到真正的學術之後,提出的,做學問要“不疑處有疑”,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或者要像馬克思說那樣“懷疑一切”。首先要質疑一切。學術創新需要的“新”,就意味著以前沒有人想過沒有人做過,或者以前有人想過,但沒有做成功;那麼為了創新,你就必須既要學習紮實的基礎,又要有足夠的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這就需要自由的氛圍,讓“異端邪說”有自由生長的空間,不被形形色色的所謂“權威”所壓制。

同樣也需要自由的“批評”氛圍,這種心情不是建立在各種資歷的權威之上,而是學術氛圍裡的自由批評,相互批評。今天,我們不能自由批評呢?


松鼠老孫

這個問題想要破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首先,據大量資料顯示,一個國家頂尖科學家的數量和一個國家經濟水平發展成正相關關係。但是,頂尖科學家和人才的數量爆發有延時性,會在經濟黃金時期之後的一二十年出現。

從上個世紀即20世紀中,諾貝爾獎得主數量佔全球比例中。

1900年-1950年,德國國籍最大,其次是英法,荷蘭、瑞典、丹麥、美國、瑞士、奧地利緊跟其後。這正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德國科學水平大幅度提升,整個上世紀前半部分時間,都是德國遙遙領先。

1950年-2000年,美國在戰後成功成為頂尖科學家最多的國家。美國在二戰期間不僅沒有受到戰火荼毒,而且發了筆戰爭財,人和錢都到手了。德國和英國緊跟其後,法國由於二戰受到重創,幾乎退到三線。

而經濟總量狀況:1900年-1950年,西方國家中,德國的經濟總量歐洲第一,英國和法國在其後,與三個國家諾獎得獎比例呼應。雖然美國在19世紀末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一,但是諾獎得主無法超越英法德,因為美國的歷史基礎還是太薄弱了。二戰後,美國人才都到手,加上經濟領先世界重視科研投入,才在二十世紀後半時期直至今日,頂尖科技人才最多。

日本在2000年左右,經濟達到頂峰,但那時諾貝爾獎獲得者還不多。最近幾年,日本的諾貝爾獎幾乎逐年遞增。這是幾十年來投入,長線慢慢得到了成果。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因此,照這個邏輯推下去,我國在這兩年才經濟體量做大,如果科研投入一直保持增長的話,應該在未來二三十年會達到一個頂尖科學人員數量峰值。但是,除了經濟因素外,我們還有許多因素要考慮。

整個大的社會氛圍以及科研氛圍。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氛圍,如何彌補坐冷板凳科研人員的心。本來就是投入一輩子可能都沒成果的事情,而別人直播一晚上可能就賺來他一個月的工資,別人投資一套房子,就夠他一輩子花的。這樣子的社會氛圍,如何讓科學家們全身心投入。不要總是給科學家創造一種清貧,淡泊名利的形象,即使一個人把全部的生命都奉獻給科研,他仍需要養活自己,養活一個家庭。

同樣的,一個只注重科研數量,忽視科研質量。被行政力量掣肘的學術研究氛圍,又怎麼讓科研人員全身心投入呢。所有,我們僅僅有錢了,有錢去做長期投資了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一個公正嚴謹、包容尊重的社會氛圍,和一個自由的科研氛圍。

我們的科學發展歷史和經濟發展歷史,一直是崎嶇坎坷,這些不利於我們培養頂級科學家的因素彷彿都落在了我們這個國家。但是,我們能看到,我們在改變。

窮,我們現在已經不差錢了。可是接下來呢,接下來怎麼辦?社會環境、學術氛圍、教育制度、思維方式,這些如何去改變。這才是接下來要考慮的,也是最難的。


鎂客網

事實上,現在的中國已經出現了很多全球頂尖的科學家。

比如說在2017年的時候,著名科學雜誌《Nature》評選十大科技人物,就有兩位華人科學家入選(當然,土生土長的只有量子之父潘建偉一人,就是下圖所示的)。

雖然說這樣的比例只是剛剛好趕上中國人口在地球總人口之中的比例,但是相比從前距離國際先進科研水平十萬八千里,已經是好了很多了。

國家的科研水平的提高源於國家不斷地投入。

一個國家的科研水平,總是跟一個國家的國家實力是密切相關的,如果窮的飯都吃不上——比如說從前的中國,還有現在的一些相對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那麼很難想象一個國家會冒著讓大家餓肚子的風險去搞科學研究。甚至於在古代歐洲,科學和人才只跟貴族搭邊,普通人這輩子都跟這兩個詞無緣。

隨著國家實力的升高、對科研的大量投入,一方面是我們自身國民的受教育水平直線上升,另一方面是我們國家的人才也更加願意留在國內,甚至於有一些外國的人才為了獲得充足的科研經費選擇到中國來工作。所以說我國教育水平提高、科研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將進入一個互相促進、良性發展地循環。

比如說剛剛建成不久的貴州“天眼”,就吸引了大量的國外頂尖科學家來此工作,這些科學家可以提高我國的科研水平,還可以擔任教職、提高下一代科學家的水平,並且他們的工作將會帶來大量的經濟利益,去讓國家有更多的動力去進行下一輪的科學投資。

再比如說,剛剛出爐的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大學歷史上首次進入了全球前20,目前排名全球第17,而在《自然》雜誌發佈的自然指數排名中,中科院已經是全球科研機構中排名第一了。可以說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科研的不斷投入,這種進步會不斷繼續。

當然,發展之中問題也是非常多的。

現在雖然說近幾年中國科學發展勢頭很猛,但是其中也是問題多多,對於這些問題的解讀也是多種多樣的。

我就說一點,那就是科研人員的待遇。雖然說相比過去,科研人員的待遇已經好了很多,但是相比於現在其他熱門行業,做一個科學家還是基本上意味著比較貧苦的生活。確實有因為科學而致富,然而這是少數,大部分的科研人員都因為高企的房價而不得不選擇放棄科研,這對於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其中的原因當然是多種多樣的,不過我覺得不能因為最近幾年科學發展的勢頭還可以,就忽略了存在的問題,畢竟相比歐美老牌的科學強國,我國還有很多路要走。

錢老當年問出來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出於對國家的高度負責,他希望我們國家可以出現更多的頂尖科學家。如今我們已經小有成果,日後還會大有作為。


SilentTurbine

有很多大佬已經回答的很全面了,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歡迎討論。不過首先說一句,沒有哪個國家或者個人是靠科研脫貧的,科研是需要錢的。有了經濟基礎才會騰出手,到時候就會有更多頂尖的科學家了。(現在也有很多)


經常看見這樣的新聞內容,我國新研製的某款型號的裝備,性能堪比世界一流,但是成本只有其他國家的幾分之一。

這樣的新聞很多吧。新聞真實嗎?當然真實,實踐要用的裝備嘛。成本低廉,低廉在哪裡了?材料?不可能吧,咱們的材料技術和水平還沒那麼先進。算過來算過去,也只有人力成本上可以壓縮一下。

說白了,就是咱們科研人員的收入平均起來不是特別高。我說的是平均水平。

那麼能多給一些嗎?這就是綜合國力,國家是否富強的問題了,你把錢全給科研人員了,其他行業這麼辦?農業,教育,醫療,治安,軍隊等等等。

經常有熱心的網友張嘴就來,讓娛樂明星們少掙一些錢,分給科研一部分不行嘛?這就是想的太簡單片面。明星們掙了錢拿去買豪車飛機,豪車飛機的成本里不包括科研費用嗎?當然包括。萬一買國外產的咱們不就吃虧了嗎?所以有進口關稅,收了稅再分下去。娛樂在當今社會也是必要的。市場,瞭解一下,咱們的社會性質誰來給背一下,考試要考的呦。

神了個奇,是不是很複雜。

所以不管你怎麼琢磨,怎麼倒騰來倒騰去,提升綜合水平才是正解。我們所有人都好好工作,整體收入增加了,那麼科研的投入也會相應的增加。咱們現在的很多技術水平和三四十年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飛躍,這和經濟的發展是同步的。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也都相繼出現了。

錢老即使當年提出這樣的問題,也非常符合當時的國情。人類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已經窮的叮噹響了,靠科研脫貧的。只有國家富強了,才有可能靜下心來搞科研。


蛋殼科普

最近幾十年中國經濟取得了發展,中國人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甚至已經有媒體把中國經濟列為中等發達水平。

中國GDP已經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超越美國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但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更凸顯除了中國科技硬實力的相對滯後,當然誰也不會否認中國科技同樣的發展迅速,但在最頂尖的科學領域,特別是諾貝爾獎領域,很少見到中國人的身影,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尷尬局面?

很多人對這個問題給除了分析,提到最多的或許就是中國的教育模式出了問題,說白了,也就是應試教育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但個人認為,這種看待問題的角度顯得有些片面,單單用諾貝爾獎的多少來衡量教育的問題,對教育本身來說太不公平,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培養諾貝爾獎得住!

很多人羨慕西方世界所謂的“自由教育”,但事實真的是那樣嗎?很多外國教育者同樣羨慕中國的教育模式。

應試教育本身並沒有錯,它與素質教育並不矛盾,無法想象,如果一個人的數學,化學還有物理學基礎知識不過硬,如何在尖端的科技領域取得突破?曾經在網絡上聽聞有人因為相信所謂的“成功模式”,自己放棄高考的機會出去闖社會,結果呢?一塌糊塗!

當然那只是極端的例子,我想說的是,教育沒有完美的模式可以遵循,中國的教育模式確實存在問題,但遠沒有到全盤否定的地步,相反,更多的還是要給予肯定!

之所以中國很少出現頂尖的科學家,教育不應該背這個“黑鍋”,甚至可以這樣說,真正的天才是教育不出來的,教育更應該是針對大眾最基本的需求!

說白了的,還是因為兩個字“缺錢”,這種說法聽起來有些俗,有點不好聽,但事實還真是這樣。中國經濟雖然確定了巨大的突破,但發現並不平衡,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長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造成了在科學等其他方面的失衡!

當然,經濟是一切的基礎,只有經濟好了的才會有其他方面的成果!當人們不得不為溫飽問題和生活質量苦苦掙扎時,誰還有心思去研究科學?

西方世界在現代科學領域已經發展了幾百年,積累了大量的高端科學家,而總體來說,中國在高端科學特別是物理學領域人才基礎太薄弱,沒有龐大的基礎儲備人才,很難湧現出頂尖科學家們!


宇宙探索

這問題就好比,中國足球為啥出不了人才一樣難破解。搞明白中國足球,就搞明白錢學森之問。

其實中國足球說是青年隊的問題,科技人才說是教育方法的問題。其實吧,還有中國武術的問題。

錢學森之問,和中國足球進不了世界盃,

中國足球的問題搞明白,錢學森之問也就明白了

其實錢學森同樣提出的中國足球之問,缺錢?缺設備?缺訓練?缺教練?

解決了中國足球問題,就能解決錢學森之問。

錢學森之問,中國足球,中國武術,中國功夫,放在一起找原因,一個破,全都破。

經常有人問,為啥13億人找不出12個能踢球的?找出幾個貝克漢姆?一個都沒有?

為啥13億人裡找不出幾個錢學森?為啥中國這麼多人力,沒有錢學森?

為啥13億人找不出一個能打的李小龍?黃飛鴻?霍元甲?

啥原因?不知道,不過偶知道的是,一通百通,一破百破。擊破一點,整個皆破。

各位努力找答案,只要能找到一個破解,其他全部破解

為啥中國學校培養不出足球人才?足球之問。

兩個放一塊找問題,互相研討,有利於分析問題。

千里馬常有不缺,伯樂難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