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何对战败国日本“以德报怨”?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何对战败国日本“以德报怨”?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何对战败国日本“以德报怨”?

文/张秀阳

蒋介石和日本的渊源颇深。1906年,他就只身东渡日本,由于没有清政府的推荐,蒋介石无法就读日本军校。半年后他回国,考入保定军校,因为这所学校有派遣留学生资格。蒋介石凭着日语之长,1908年保送日本留学。只是到了1911年10月,快要领到毕业证的蒋同学放假回国,辍学跟着孙中山先生“革命”去了。

1927年,宁汉分裂,蒋介石被迫下野,他再次东渡日本,这一次,他是去“寻求他的新娘”的。这一次,蒋介石在日本停留了一个多月,除了拜见宋美龄的母亲外,他还拜访了多位日本要人,其中包括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

一个多月后,蒋介石回到国内,此生再未踏上日本土地。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何对战败国日本“以德报怨”?

1945年8月15日,同盟军司令部宣布,在中国的一切日本军队必须无条件地“向蒋委员长投降”,国民政府下令伪军一律不能向中共投降,直接否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受降权。

8月15日,蒋介石向全国人民发表了意味深长的广播讲话:“我中国同胞们必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我们一贯声言,祇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被我们盟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他忠实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并不要报复,更不可对敌国无辜人民加以污辱,我们只有对他们为他的纳粹军阀所愚弄所驱迫而表示怜悯,使他们能自拔于错误与罪恶。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复敌人从前的暴行,以奴辱来答复他们从前错误的优越感,则冤冤相报,永无终止,决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这是我们每一个军民同胞今天所应该特别注意的。”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何对战败国日本“以德报怨”?

这就是蒋介石著名的“以德报怨”的讲话。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讲话精神,和事实上的对日本的“以德报怨”,在日本爱知县幸田町,有一座中正神社,专为蒋介石而建,碑上写道:“大恩无以报,特立斯社于此,以表诚挚感谢,永世不忘。”

蒋介石的这个讲话一发表,阎锡山当时的反应是“妇人之仁”,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看到文告时的第一反应则是“宽容”。

就在8月15日当天,蒋介石命令日本中国派遣军最高指挥官司冈村宁次所部日军:“军事行动停止后,日军可暂保有其武器及装备,保持现有态势,并维持所在地之秩序与交通,听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同日,蒋介石再次命令冈村宁次,要日军维持占领区秩序,并据守城市,抵抗共产党武装的进攻地。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何对战败国日本“以德报怨”?

蒋委员长“不念旧恶”、“与人为善”政策执行得相当到位,国民政府对投降的日军,一是不称俘虏而称“徒手官兵”;二是到遣返为止不解除军队的组织,保持部队的指挥体制。将冈村宁次改称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长官”。被纳入国民政府军的补给本制,与国军官兵享受同等补给,拿同等薪水。

作为回报,冈村命令关内日军全部向国民党军队投降缴械,决不向共产党缴枪。在东北与华北,他以遣返集中为由,阻滞八路军的接收,还密切配合国民党抢占军事要地的行动。

到1945年底,日军以维护交通为借口,让华北相当数量的日军保留了武装,其中有山西的第一军、山东的第四十三军等。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何对战败国日本“以德报怨”?

冈村宁次还为蒋介石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 向国民党军队提供大量的共产党和苏军情报。

第二,给国民党留下大量军官和技术人员。

第三,参与国民党军队的整军。

作为“第一号战犯”的冈村宁次,理应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可他在蒋介石庇护下,却过着有豪宅、专车、厨子、私人医生的奢华生活。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何对战败国日本“以德报怨”?

1948 年8月23日,冈村宁次终于开庭公审,可冈村宁次拒不认罪,更令旁听者愤慨和不能容忍的是,辩护律师江一平还为冈村宁次歌功颂德,建议免罪(1961年冈村宁次访问台北时还专门拜谢了江一平),不久冈村宁次要求保外就医,得到老蒋恩准。

最终,血债累累的大战犯冈村宁次被判无罪,估计连冈村宁次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蒋转逃台湾后,还跟冈村宁次有过数次互动,1961年冈村宁次还专门赴台湾感谢他的“大恩人”。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何对战败国日本“以德报怨”?

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安倍晋三的外公)说蒋介石对日本有“四大恩情”:一是让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留在中国的数百万日本军民平安返日;二是坚决反对出兵占领日本,使日本避免了被分割的命运;三是尊重日本主权与独立,不主张废除日本的天皇制;四是放弃对日战争赔偿。

不知天下的交战国中的战胜国,还有比这更大的“以德报怨”吗?日本政府回报中国人民的是:至今拒绝承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拒绝承认冈村宁次发动过侵华战争。拒不向中国人民认罪。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