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翻身、坐、爬、走,越早越好?宝宝早期教育的几个误区

老话说“三翻、六坐、八爬、十二走”,指的是婴儿在一定的月份大部分宝宝能够完成的一些肢体动作,代表着婴儿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

宝宝学翻身、坐、爬、走,越早越好?宝宝早期教育的几个误区

现在网上有说宝宝越早会翻身、坐、爬行、走,预示着宝宝越聪明,这样一来一些妈妈特别是新手看到别人家的宝宝都会翻身了或者会爬了,而自家同月份的宝宝还不会,就特别纠结于是不是自家的宝宝出了什么问题或者特别笨啊。

记得我儿子小时候4个月才学会翻身,孩子也很聪明。因此,家长最好不要拿其他宝宝和自家宝宝比,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存在着个体差异,比如早产、出生体重高低、后天的营养补充等等,都影响着孩子的动作发育。

宝宝学翻身、坐、爬、走,越早越好?宝宝早期教育的几个误区

一、婴儿的动作发展不必刻意而为:

其实,婴儿的翻身、坐立、爬行等一些肢体的发展在他们的骨骼发育到一定程度,骨骼的硬度足够支撑这些动作,大多数的宝宝到了一定时期就自然而然学会翻身、爬行、站立、行走等动作,记得我儿子小时候刚满周岁的时候还需要牵着大人的手才敢走,过完周岁不到一周,他自己突然间就松开大人的手能够独立行走了。因此纠结的家长没有必要刻意强迫宝宝去做一些超月龄的动作,只要宝宝能做这个动作,说明他的身体可以支撑可以做。

宝宝学翻身、坐、爬、走,越早越好?宝宝早期教育的几个误区

如果他的身体、骨骼还没有发育到足以做这个动作的能力,硬去做的话反而容易导致骨骼承受不住压力而变形,对婴儿的骨骼发育造成危害。比如一些幼儿的O型腿、X型腿有可能就是过早训练走路或婴儿太胖又过早走路导致腿部骨骼变形造成的。

二、爬行对婴儿健康发育的促进作用: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婴儿越早会翻身、坐、爬、走,就是越聪明,但婴儿的爬行对婴儿的肢体协调和智力发育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爬行时婴儿四肢并用,左右肢体交替轮流运动,可以刺激婴儿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促进大脑的健康发育,而且爬行时大小脑同时运动,可促进大小脑之间的神经相互联系,小脑的发育可促进婴儿的平衡感和身体的协调能力,爬行还可促进婴儿的粗细动作发展技巧。

宝宝学翻身、坐、爬、走,越早越好?宝宝早期教育的几个误区

除此之外,爬行还可扩大婴儿的视听范围,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而且爬行对于婴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出现这些情况家长要注意:

宝宝学翻身、坐、爬、走,越早越好?宝宝早期教育的几个误区

各位宝妈,你是否也纠结过宝宝在肢体发育方面的时间呢?可在讨论区和我们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