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7月2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西江日报、肇庆电视台、肇庆市政务新媒体中心等多家省、市媒体齐聚四会贞山街道白龙扶利村。究竟怎么回事?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近年来,四会市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省全域推进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示范县为契机,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方面打造了极具四会特色的范本,四会市新农村的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今天,多家媒体聚焦

四会市贞山街道白龙扶利村

开展集中采访报道。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下面跟随一众媒体

一睹扶利村的新农村风貌吧!

了 解 更 多

张氏大宅

张氏大宅始建于公元1798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建筑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由主屋和炮楼组成,主屋三间三进。近年来,扶利村将张氏大宅综合利用改造成我市“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展馆,以供八方游客前来参观,古法造纸、张氏的家风家训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宣传。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张氏大宅正门

整个张氏大宅主要包括4个功能室——造纸展览馆、村史馆、农耕馆、微书屋。同时,张氏大宅也是扶利村的文化宣传阵地,有非物质文化遗传粤语说书艺术传承四会工作室、四会市诗词学会、青少年书法美术教育培训基地等工作室进驻开展活动。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造纸博物馆过道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古典国粹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造纸展览馆里面的四会市诗词学会扶利村工作室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村史馆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微书屋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张氏大宅内的青少年书法美术教育培训基地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四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严涛现场挥毫

非遗传承造纸工场

非遗传承古法造纸工场是扶利村开发旅游业的一个重点项目。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扶利村古法造纸术现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扶利村的张熀元老人便是这门技术的非遗传承人,当地村民都亲切地称呼其“八叔”。八叔是当地公认造纸手艺高超的纸匠,年过80高龄仍经营自办古法造纸工场。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张熀元

我从9岁就开始造纸,到如今已经70多个年头了,我和我的祖祖辈辈都是以造纸为生,对这项技艺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我都希望把古法造纸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农家特色小吃巷道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自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白龙村委积极鼓励村民利用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发展产业,带头创业致富,除了经营造纸工场以外,部分村民兴办起农家特色小吃店,继而形成了这条特色小吃小巷。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当地的农家特色小吃有裹蒸棕、花生包、薄撑糍、濑粉仔、鹅汤圆仔糍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品尝当地的地道美食。

特产土货店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在洪叔土货店,一串串鲜艳的红豆手链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海红豆树,邓村又被称为海红豆树的“老家”,在扶利村北的小山坡上,伫立着几十棵高大苍翠的海红豆树。200年以上树龄的有6株,其中一株海红豆树高12米,树围5.8米,树冠投影面积840平方米,据说为明末时村民所种,距今已逾450年,堪称全省海红豆古树之冠。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村民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邓村的历史文化,也可领悟到历史传承的价值和意义,对邓村的文化产生认同感,从而增强了邓村村民的文化自信。

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四会这条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四会对扶利村的古建筑的保护,包括对古法造纸的传承,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条古村布局得当,错落有致,古韵犹存,乡风淳朴,走一走就感觉到心旷神怡。从这条村的规划,体现出了四会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花了很大的力气,非常有想法,也做得非常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