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因太廉洁,招总督记恨不肯引荐,皇帝得知大怒:朕亲自举荐你

封建历史上多有朋党蛇鼠一窝,贪赃枉法,很多朝代也是因此而没落的,不过在清朝的康熙年间,整个朝廷却清明廉洁蔚然成风,这与康熙亲自举荐一位清官是分不开的。

官员因太廉洁,招总督记恨不肯引荐,皇帝得知大怒:朕亲自举荐你

这位清官是张伯行。张伯行年少的时候就爱好读书,参加考试也顺利的考取了功名。和贫寒书生不同,张伯行出身富贵,家中富甲一方,因此他为人清高,不屑于利用旁门左道博取前途。直到了48岁的时候,为了治理水患,张伯行用自己的钱财来雇佣人手治理河堤,这事传开之后他才被派往济宁做道台。

官员因太廉洁,招总督记恨不肯引荐,皇帝得知大怒:朕亲自举荐你

上任之后,遇到了饥荒,张伯行自掏腰包,运来了大量的钱财粮食,又亲自到灾民中为他们缝制冬衣,大大安抚了灾民,在百姓之中留下了很好的名声。除了用自己的钱财赈灾,康熙开仓放粮的时候张伯行第一个执行,丝毫不管其他官员的犹豫,也不和其他官员一样从中克扣。家境富裕却有济人之心的张伯行和那些贪污的官员对待百姓可以说有天壤之别。

不仅对百姓爱护有加,对于官场上的同僚,张伯行丝毫不虚与委蛇,对于向上司进献银两求得庇护的事他从不屑去做,打破了官场秘而不宣的规则,因此他在江苏按察使的位子上徘徊多年,无法升迁。

官员因太廉洁,招总督记恨不肯引荐,皇帝得知大怒:朕亲自举荐你

康熙巡查江苏的时候,在百姓中听到了张伯行的名声,都说他清正廉洁爱子如子。于是康熙让江苏官员举荐贤良,然而总督巡抚记恨张伯行不肯送礼,对这位清官提都不提。康熙大怒,直接责备在场的官员,并对张伯行说:“朕要亲自举荐你”。

受到康熙重视的张伯行终于在57岁的时候升为福建巡抚,在任期间他修建书院,破除迷信瘟神,教化百姓程朱理学,为福建做了不少好事,奉行着康熙对他的殷切希望,廉洁清明造福百姓。

官员因太廉洁,招总督记恨不肯引荐,皇帝得知大怒:朕亲自举荐你

其后康熙又将张伯行调回江苏任巡抚,调任后,张伯行发觉当地布政司亏空库银,想联合自己的上司噶礼弹劾贪污的官员,噶礼和贪污的官员却是一丘之貉,不肯弹劾,两人嫌隙渐生。直到康熙五十年年,乡试舞弊大案闹得声势浩大,张伯行上奏情况,将噶礼也一并弹劾,噶礼不甘示弱,也四处搜寻凑齐了七条罪状来弹劾张伯行。

官员因太廉洁,招总督记恨不肯引荐,皇帝得知大怒:朕亲自举荐你

两人的互相弹劾始终没有查出什么,最后康熙决定,保全清官,相信张伯行。能够被皇帝亲自举荐,又在官员弹劾中将其保全,如此的信任,这与张伯行一生为官清廉,在百姓中有大好的口碑是分不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