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度音樂更名說起,樂壇已是嚴重依賴網際網路的文娛市場

作為PC互聯網時代走過來的用戶,嘴上罵娘,心底還是不由自主懷念起當年的點點滴滴。想想那時候只覺得日子過得混亂躁動,沒成想這些過去的時間已經成了回不去的時代。今天我們面臨的一切正是那個時代重構出來的,經歷了歷史卻感覺跟自己沒啥關係。

我們做了什麼影響了今天的一切?好像什麼都沒做。我們曾經從未細心關注只是憑著感覺走的選擇,卻不經意間用腳投票出了一個個時代流行標誌。現在只能用懷舊的情感,重新用腳投票,體驗當初忽略的細節。

從百度音樂更名說起,樂壇已是嚴重依賴互聯網的文娛市場

從百度音樂更名說起,樂壇已是嚴重依賴互聯網的文娛市場

只是讓人不得不吐槽的是,新版的千千音樂無論是配色還是功能設計還是應用商店介紹,長得跟王磊時期的網易雲音樂一模一樣。甚至千千音樂的圖標設計,也跟網易旗下的易信撞車。

從百度音樂更名說起,樂壇已是嚴重依賴互聯網的文娛市場

千千音樂跟網易易信的圖標設計撞車

是的,王磊是在用自己的名氣,將網易雲音樂的用戶拉到千千音樂上。

關於改名,其實也符合太合音樂的利益。畢竟千千靜聽的品牌形象在用戶心中更好一些,現在太合音樂想提高旗下產品形象,換用依然擁有較高知名度的“千千”品牌,也可以理解。

就連後來成立並賣給阿里的天天動聽,也在蹭千千靜聽的名氣。當時許多用戶還以為天天動聽是南嶺大俠的新項目。兩者的logo都是耳機,英文名一個是TTPlayers、TTPod,中文名字乍一聽都以為是千千靜聽。

但其實當時千千靜聽的作者鄭南嶺,正在開發QC歸屬地、快圖瀏覽兩個新產品。而後快圖快速流行起來,一時成為用戶手機必備APP、刷機玩家的最愛!2015年南嶺大俠又將快圖賣給了獵豹移動。

從這些角度來看,王磊重啟“千千”品牌的舉動是正確的。

千千靜聽也不是沒有槽點,可是樂壇確實失去了十年

2002年,個人電腦剛剛在國內流行起來,那時的電腦還不像今天這樣有著用不完的內存空間,許多電腦用戶都還在為好用的基礎軟件發愁。當時主流的音樂播放器軟件時WinAMP,可惜這是一款國外軟件,漢化體驗並不如人意。

IT工程師鄭南嶺就是其中的一員,隨後他便自己動手一款音樂播放器軟件,取名為“MP3隨身聽”。

這位南嶺大俠最喜歡聽的歌是公主陳慧嫻的《千千闕歌》,2002年正處在公主曲折的時刻。當時公主的新專輯剛剛發佈發佈就要隱退,而後又傳出再復出消息。再加上當年《千千闕歌》推出時,背後還有一段複雜且兩敗俱傷的爭鬥,作為歌迷的內心是複雜的。

“MP3隨身聽”經過更新後,開始改名為“芊芊靜聽”,最後定名為“千千靜聽”,這兩個名字就來自於陳慧嫻的《千千闕歌》。當年許多人下載到“芊芊靜聽”後,還以為軟件是被熱愛火星文的開發者改動過。

由於千千靜聽使用了虛擬內存技術,可以將大部分運行數據暫存在電腦硬盤上,使其成為佔用內存資源最小的音樂播放器。由此一炮打響,成為市場上最火的音樂播放器。以絕對的優勢碾壓後來的酷狗酷我音樂。

千千靜聽還跟隨了蘋果的Aqua界面設計風格,也一度參照遊戲產品做出許多不規則外形設計,UI設計在當時屬於一流水平。喜歡打遊戲的用戶配上千千靜聽聽音樂,是最帶感的事。特別是一邊打著暴雪的紅警,一邊後臺掛著千千靜聽聽音樂,最有感覺!

當然,千千靜聽也不是沒有槽點,採用虛擬內存技術讓許多用戶擔心會不會帶壞硬盤?

因為虛擬內存技術是把原本存放在內存裡的數據,暫時轉存在電腦硬盤裡,為了保證軟件運用,內存會頻繁從硬盤讀寫數據。於是硬盤壽命就成了用戶擔心的問題,許多電腦配置高的用戶很鄙視使用千千靜聽的用戶,嘲笑對方不會算賬。

同樣被詬病的還有一大把P2P下載軟件,因為這一類軟件會頻繁上傳下載數據,指數級提高存儲硬件的讀寫次數,這被認為會降低硬盤內存壽命。為了避免這一問題,許多用戶為電腦安裝上限速軟件,專門限制上傳速度,防止自己電腦的讀寫次數過高。

小新的大學同學就因為用千千靜聽這一問題,生出了階級矛盾。當時因為專業學習需求,幾個同學一起去電腦城選配電腦,但不同人的預算觀念不一樣,選配的側重點差異很大,於是開始出現鄙視鏈。

等電腦搬回宿舍下軟件的時候,矛盾就爆發了。配置高的同學直接把千千靜音pass了,然後到處宣傳千千靜聽對硬盤不好。

言多必失,最後有兩位大哥就剛起來了。因此吵了幾場架,雖然住在一個宿舍卻三年不說一句話。

相信大家的朋友裡也有幾個這樣的槓精,這樣的故事在當年的大學宿舍裡並不少見。

一轉眼,那麼多年過去了。

誰來拯救華語樂壇?

香港樂壇的巔峰與衰落

千千靜聽展示出的不僅是國內互聯網音樂市場近20年的變遷,同時也連接著香港臺灣內地近30年音樂產業的興衰變遷。

鄭南嶺從《千千闕歌》裡取字為自己的軟件起名千千靜聽的時候,圍繞著《千千闕歌》的戰爭迎來新的劇情。當時公主陳慧嫻隱退再復出與梅姑梅豔芳罹患癌症的消息,也讓許多像南嶺大俠一樣的歌迷懷念起這段陳年舊事。那就是1989年陳慧嫻與梅豔芳的十大勁歌金曲金獎之爭。

其實無論是陳慧嫻版本的《千千闕歌》還是梅豔芳版本的《夕陽之歌》,都是翻唱於日本明星近藤真彥的《夕焼けの歌》。兩個版本發售時間相差一個月,但陳慧嫻版本所在專輯《人生何處不相逢》發售量遠好於梅豔芳的《In Brasil》。

不過近藤真彥曾是梅豔芳的男朋友,梅姑版的《夕陽之歌》名字是直接翻譯自《夕焼けの歌》,歌詞上更像是跟近藤真彥對歌,聽起來更有故事更有感情一些。

按專輯銷量來說,應該是《千千闕歌》拿獎。但最終,十大勁歌金曲金獎給了梅豔芳的《夕陽之歌》。

本來這事沒什麼特別,但隨後媒體帶來的惡性營銷引發了粉絲間的惡戰。

有娛樂報紙直接解讀稱,無線高層是想成全梅姑連續五年拿金獎的記錄才頒給《夕陽之歌》的。甚至還謠傳說梅豔芳曾表態未來不再參加評獎來換金獎,為此還動用黑社會勢力威脅陳慧嫻。

不過陳慧嫻對頒獎結果確實也有不滿,隨後公主也宣佈退出歌壇,出走美國留學。加上此前的譚張爭霸,導致1987年譚詠麟退出歌壇,香港樂壇惡性炒作的負面也暴露無疑,各種金獎也開始祛魅。

同時期的歷史事件後,香港天王天后開始紛紛加入退出歌壇行列。張國榮、陳慧嫻、陳百強、梅豔芳等紛紛退出歌壇。香港樂壇開始從極盛走向下坡路。

進入新世紀不久,林振強、黃霑、羅文、張國榮、梅豔芳等香港樂壇重要任務相繼離世,香港再也未能培養出響徹兩岸三地甚至全世界的音樂人物。

同時政策的不確定性加上資本市場的觀望心態,使得香港影視市場開始下滑。港片擅長的警匪暴力殭屍情色題材,不符合大陸電視臺的採購政策,由此香港文娛市場遇到了天花板。香港偶像歌手依靠影視劇走紅的道路也越來越窄。

而在臺灣新加坡偶像劇產業的帶動下,臺灣新加坡音樂人則替代了香港樂壇原有的地位,為華語市場帶來了周杰倫、蔡依林、孫燕姿、五月天、梁靜茹、信樂團等新一代天王天后。

隨著大陸電視臺的市場化變革,又出現了《超級女聲》《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這樣的現象級綜藝。等到近幾年互聯網視頻平臺的崛起,《偶像練習生》《熱血街舞團》《中國有嘻哈》則開啟了新一輪的造星之路。

現在短視頻社交平臺已經興起,我們不一樣、C哩C哩、海草舞正在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洗腦,而業界正在思考如何將網紅改造成偶像明星。

互聯網分發平臺讓人們有了更多成名的機會,短視頻、網綜、臺綜、網劇、上星、電影組成了大陸立體多元的娛樂產業。香港樂壇挖掘出來的鄧紫棋、陳偉霆、李治廷,也紛紛北上,參加大陸綜藝影視製作,才能打出名氣。

對比下來,香港樂壇近些年推出的新生代,卻只能在粵語圈流傳。無論是TVB周柏豪、許廷鏗、羅力威,還是英皇泳兒和洪卓立,鮮有人聽說。即便是謝安琪這樣的天后,在大陸影響力也微乎其微。

在娛樂渠道更加豐富多元化的背景下,也創造了更多偶像走紅模式,市場也更加公平。既然香港樂壇養出了自己的實力,未來再次崛起打造新一輪的文化輸出,也指日可待。

結語

市場的走向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香港樂壇曾以華語霸主的強勢姿態向世界輸出文化,隨著新媒介的到來也迅速倒塌解體。

而作為華語樂壇影響力最大的太合音樂集團,也在互聯網文娛市場的緊逼之下,毫無還手之力。

人馬都佈置好了,但現在新歌走紅的方式卻嚴重依賴與短視頻平臺了!

在這中間音樂產業的鏈條算是最短的,也極有可能第一個出成果。只是未來我們將要看到的音樂產業到底是什麼樣?

打call、菊內人、買熱搜、水軍這些新時代的歌迷混戰,會不會像當然香港樂壇惡性炒作那樣,為市場引向新的下坡?

混亂的市場中,各方還在角力新時代。整個產業也在尋找新的機會。

C+路由器,海外華人專屬路由器,可以解除地區限制的路由器。

本文轉自itbea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