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原配朱安:一只绝望的蜗牛,守寡一生

鲁迅的原配朱安:一只绝望的蜗牛,守寡一生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朱安】

爱情有多美,就有多凄惨。

一见倾心没有错,爱情得不到回应你还要爱着也没错,就连苏格拉底也说过,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可是当你执念成魔,在荒芜的岁月里守望了一生还是孤苦终老的时候,

你还会觉得自己没有错吗?

朱安,鲁迅的原配夫人,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进了落魄的周家。

她喜欢鲁迅,守望了大先生40多年。

她撼动了岁月,撼动了无数人,

可是却始终无法撼动鲁迅的心。

她这只绝望无助的蜗牛,对鲁迅再好,也没有爬到墙顶,也没有看见过一丝丝阳光。

鲁迅的原配朱安:一只绝望的蜗牛,守寡一生

清末1878年,光绪四年,朱安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小商贩之家。

父母给她取名安,希望她一生安稳。

她的家境良好,祖上做过官,他们把朱安按照旧式的传统女子来培养:脾气温和,懂礼仪,不识字,缠足。

这是她一生凄风苦雨的悲剧根源。

1899年,因为父母之命,朱安被许配给封建官僚家庭出生的鲁迅。

鲁迅的母亲很喜欢朱安的和顺,在新派学堂念书的鲁迅其实是不乐意的,可是此时周家家道中落,孝顺母亲的他对这安排还是没有过多的抗议。

1906年,在日本的鲁迅被母亲骗回绍兴完婚

要是朱安嫁给绍兴一个普通的男子,哪怕是村夫莽汉,应该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小幸福的

可是她嫁的是鲁迅,一个留洋海外,剪掉辫子,穿着西服的有为青年。

西服和小脚是如此的不匹配,

怎么分析怎么看都只能注定是场悲剧。

鲁迅的原配朱安:一只绝望的蜗牛,守寡一生

1906年,农历六月初六,日子吉利,周家张灯结彩,为鲁迅和朱安举行了婚礼。

朱安听说自己的先生不喜欢小脚,为了讨他的欢心,特意穿上一双大鞋,里面塞满棉花

可惜到了周家大门前,下轿的时候,大鞋子就掉了,里面裹的小脚露了出来。

新婚的鞋子掉了,大凶,

很多人说,这就预示了她一生注定的悲剧。

鲁迅是被母亲骗回来完婚的,他带着不满掀开了新娘子的盖头,看见了一个面色苍白,大嘴,宽额头,尖下颏的女人,怎么看都怎么不舒服。

鲁迅对这场婚姻从失望变得绝望,新婚之夜就去了书房睡觉,三天之后,又返回了日本

朱安泪流满面,却也无可奈何。

从新婚之夜到终老,朱安守望了40多年,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爱情,唯一认可她的是鲁迅的母亲。

“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鲁迅也多次对友人说,他要赡养母亲给的礼物朱安,可是却没有爱情。

鲁迅的原配朱安:一只绝望的蜗牛,守寡一生

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来,在杭州一所学校任教,偶尔回家也是看看母亲,和朱安还是很少有交流。

“大先生终年不同我说话,

怎么会生儿子呢?”

朱安想有孩子,鲁迅的母亲也很想抱孙子,可是两个零交流的人怎么会有孩子了。

温和的朱安请人写了一封信,劝鲁迅纳妾,好延续周家的香火。

鲁迅在信上写了两个字:颇谬。

朱安的爱是无望而卑微的,不管她如何讨好鲁迅,都得不到任何的回应。

鲁迅是不想纳妾吗?当然不是,只是还没有遇见合适的女子罢了。

这个女子还是出现了,她就是许广平。

鲁迅的原配朱安:一只绝望的蜗牛,守寡一生

1919年,鲁迅领着朱安和母亲住进了北京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的一处院子。

一家人算是团聚了,可是朱安和鲁迅相对无言的状况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不吵嘴,不打架,没有感情,各过各的,不像夫妻”。

他们的婚姻是怪异的,鲁迅的母亲也觉得不正常。

1923年,鲁迅和弟弟周作人反目,搬出八道湾,询问朱安要不要回娘家。

朱安说要跟着搬走,此时的朱安已经45岁,青丝泛起了白发的年龄,她还能去哪里了?

她爱着大先生,甘愿做他形式上的妻子。

可是许广平出现了,把她最后的念想都撕碎了。

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生的端庄秀丽,有文化,最开始是给鲁迅写信请教一些问题。

可是一来二去中,他们相恋了。

朱安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先生领着一个孩子回来了,不久之后,鲁迅与许广平真的生下一个儿子叫周海婴,还寄了照片回来。

朱安凉透了心,她觉得自己是一只小蜗牛,以为自己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可是现在她没有力气再爬了。

这只绝望的小蜗牛待鲁迅再好,也是无用的

鲁迅的原配朱安:一只绝望的蜗牛,守寡一生

“大先生不很理我,但我也不会离开周家,我活着是周家的人,死了是周家的鬼,后半生我就是侍奉我的婆母(鲁瑞)”。

据说,朱安也有过一两次抱怨,可是这抱怨怎么看,怎么都还是满满的深情。

她喜欢大先生,有过小抱怨之后,她接受了许广平母子的存在。

在鲁迅去世后,她还托人写信说想念鲁迅和许广平的孩子周海婴,这份感情是真挚的。

“周先生对我不坏,彼此间没有争吵。”

朱安觉得鲁迅待她是不薄的,她也习惯了枯井般无声的婚姻,不过这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1936年,鲁迅去世, 七年之后 ,鲁迅的母亲也去世了,朱安最后的一丝依靠也没了。

朱安的内心凄苦,生活也陷入困顿中,生病都只能借钱看病。

在周作人的支持下,她打算卖掉鲁迅的藏书度日,很多人跑来说不能卖掉鲁迅的文物。

朱安很不满地抱怨道:你们总说要好好保存鲁迅的遗物,我也是鲁迅的遗物呀,为什么不好好保存我?!

当然在抱怨过后,她选择将这些文物都送给大先生的儿子处理,同时也谢绝了社会上很多人的资助。

鲁迅的原配朱安:一只绝望的蜗牛,守寡一生

1947年6月29日,朱安孤独地去世了,她守了鲁迅一生,她的遗言是能葬在大先生身边

她觉得自己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

她的愿望再一次落空了,许广平把她葬在了婆婆鲁瑞的墓旁,坟墓上插了一支她最喜欢的水烟袋。

生前她是鲁迅母亲的太太,死后亦如此。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有一种等待注定是绝望的,朱安守望了40多年,却还是没能让鲁迅多看她几眼。

她叫朱安,却在婚姻中一生未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