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助力甄别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但仍需手工修正

血液分析仪助力甄别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但仍需手工修正

前言

抗凝剂EDTA诱导血小板中的特殊蛋白使血小板发生凝集,并且使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出现假性减少的现象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该现象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已发表大量与其相关的文献和病例报道。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鉴别EDTA-PTCP不仅会增加患者额外地检查,甚至会导致临床误诊、误治。实验室是通过对血小板计数偏低的标本进行推片镜检及人工计数来发现EDTA-PTCP的,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否则一不小心就会疏忽大意造成漏诊。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SysmexXN系列可以利用独特的荧光染料将血小板进行选择性地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术原理通过PLT-F通道对血小板进行精确地计数,可以有效避免红细胞碎片、网织红细胞的干扰。本月初,我科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成功自动甄别出一例EDTA-PTCP患者。但是,我经过研究发现,不能简单、机械地引用系统修正后的血小板的数据,该数据与患者真实结果尚有差异。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案例经过

4月2日下午,我们照常审核报告,在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自动推好的血涂片人工镜检时,发现一例标本镜下见涂片尾部血小板簇状聚集,还可见血小板粘附于白细胞周围,形成“血小板卫星”现象,未见巨大血小板。见图1。

血液分析仪助力甄别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但仍需手工修正

图1

我随即调出了该患者的原始数据,仪器第一次检测该标本时,血小板计数为34×109/L,见图2,3。

血液分析仪助力甄别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但仍需手工修正

图2

血液分析仪助力甄别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但仍需手工修正

图3

仪器报警“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直方图显示翘尾,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干扰。利用PLT-F通道重新检测该标本,PLT计数报告126×109/L,见图4,5,6。

血液分析仪助力甄别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但仍需手工修正

图4

血液分析仪助力甄别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但仍需手工修正

图5

血液分析仪助力甄别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但仍需手工修正

图6

目前尚不能确定该患者血小板聚集、计数假性降低就是由抗凝剂EDTA引起的,于是我们通知临床使用肝素抗凝管重新采血送检。次日,临床护士用肝素抗凝管重新采集静脉血送检,仪器计数血小板为245×109/L,完全属于正常范围,推片镜检见血小板三五成群、散在分布,无聚集现象。如图7,8。

血液分析仪助力甄别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但仍需手工修正

图7

血液分析仪助力甄别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但仍需手工修正

图8

案例分析

心得体会

肝素抗凝血血小板计数与PLT-F通道血小板修正值虽都在正常范围内,但相差也较大,其原因可能是PLT-F通道计数血小板时特异性染料不能有效地将包裹在聚集团块中央的血小板染上色,导致计数偏低。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仪器PLT-F通道的修正值作为患者最终血小板计数报告给临床,而是应该换用肝素抗凝管重新采血检测或人工计数,以免误报结果。

此外,大血小板、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等对血小板计数造成的干扰可以经过PLT-F通道得以有效、准确地修正。

参考文献

[1]常菁华,王剑彪,等.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实验室解决思路[J].检验医学杂志,2014,29(7):733-737.

血液分析仪助力甄别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但仍需手工修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